2022-2023年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库带答案第95期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33705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年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库带答案第95期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2-2023年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库带答案第95期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2-2023年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库带答案第95期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2-2023年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库带答案第95期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2-2023年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库带答案第95期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年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库带答案第95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年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库带答案第95期(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年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库带答案1. 判断题 学习并掌握职业道德知识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首要环节和初始阶段。( )A正确B错误考点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解析 职业道德知识指人们对于客观存在的职业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它包括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和职业道德行为判断能力的提高。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首要环节和最初阶段。2. 单选题 提出“性恶论”,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的我国古代思想家是( )。A 韩非子B 荀子C 申不害D 鬼谷子考点 第二节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解析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就是通过

2、教育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职能。3. 单选题 自我价值理论认为,( )是人类最高的需求。A 自我实现的需要B 自我接受的需要C 尊重的需要D 学习的需要考点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解析 自我价值理论认为,自我接受的需要是人类最高的需求,只有个体感觉到自己有价值,他才能接受自我,自我价值是个体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4. 多选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A 信息技术教育B 研究性学习C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D 劳动与技术教育考点 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五条规定,从

3、小学至高中设置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5. 单选题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 )。A 京师大学堂B 清华学堂C 京师同文馆D 南洋公学考点 第一节班级解析 中国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班级组织形式,最早始于1862年清政府举办的京师同文馆。因此,本题选择C。6. 单选题 根据费登伯格的观点: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属于( )。A 职业倦怠B 职业压力C 职业发展D 职业瓶颈期考点 第四节教师的心理健康解析 费登伯格从临床的观点出发,认为职业倦怠是指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

4、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7. 判断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严格要求。( )A正确B错误考点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解析 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以激发其学习动机。8. 判断题 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知识+反思=成长。( )A正确B错误考点 第一节教师解析 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9. 单选题 2006 年,第十届人大二十二次会议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

5、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A 有道德、有思想、有体魄、有纪律B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C 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有体魄D 有理想、有思想、有纪律、有文化考点 第一节教育目的解析 2006 年,第十届人大二十二次会议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10. 单选题 品德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

6、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 新观点B 认知结构C 价值体系D 策略系统考点 第一节品德解析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因此,本题选择C。11.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废除旧学制,推行新学制是在( )。A 1948年B 1949年C 1951年D 1958年考点 第二节教育制度解析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 年10 月1 日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12. 填空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师_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

7、据。考点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析 略13. 单选题 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考点 第二节德育解析 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因此,本题选择D。14. 单选题 下列没有体现“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A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B 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生产C 教育是一种消费事业D 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社会发展考点 第二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解析 仅仅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消费事业,看不到教育的潜在的生产性作用,是缺乏战略眼光的表现。15.

8、 单选题 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倾向是( )。A 服从B 从众C 社会惰化D 社会促进考点 第三节群体心理解析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倾向。因此,本题选择B。16. 判断题 班级结构分为班级的正式结构与班级的非正式结构。( )A正确B错误考点 第一节班级解析 正式结构是组织赋以任务而产生的一种有组织的群体,其成员的位置、行为和权利、义务都有规定,这些规定的总和就构成了按等级权限划分的群体结构;班级非正式结构主要是建立在班级人际关系的基础上,是班级成员在日常过程中为了满足各自不同的需要而自然形成的,它

9、的前提是群体内全员相互选择。17. 单选题 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 中等程度有利B 不利C 关系不大D 最有利考点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解析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随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一些。一般情况下,动机的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18. 单选题 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是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这

10、是( )。A 同化B 顺应C 平衡D 图式考点 第一节认知过程解析 图式是指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是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如初生婴儿具有吸吮、哭叫及视、听、抓握等行为,这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是婴儿能够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本题选择D。19. 单选题 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之后,习惯于“三七二十一”这一记忆顺序,如果问他们“几乘以三等于二十一?”很多人都反应不过来。这是一种( )现象的消极作用的表现。A 发散思维B 启发C 辐合思维D 定势考点 第一节认知过程解析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人们习惯于“三七二十

11、一”这种顺向思考,而在逆向思考时思维会受限,体现了这种心理准备状态对人解决问题的消极影响。因此,本题选择D。20. 简答题 简述循序渐进原则及贯彻要求。考点 第三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方面的知识。21. 判断题 消退法是指对所有的行为不给予注意、不给予强化,使之逐渐削弱以致消失的方法。A正确B错误考点 第三节学生心理辅导解析 消退法是指对不适合的行为不给予注意、不给予强化,使之逐渐削弱以致消失的方法。例如,有的孩子力图通过哭闹的方式引起大人的注意,但如果大人不予以注意,孩子哭的没有意思了,自然就停止哭闹。故该说法错误。22. 单选题 在下列著作中,提出了学习的过程是“博

12、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是( )。A 学记B 论语C 大学D 中庸考点 第二节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解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中庸。23. 单选题 “出淤泥而不染”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B 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C 人对环境的作用是能动的D 环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考点 第一节教育与人的发展解析 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个体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实践过程。24. 单选题 “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教育负责把不同的学生送到不同的工作岗位。”这是( )的观点。A 劳动力市场理论B 人力资本论C 筛

13、选假设理论D 教育万能论考点 第二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解析 筛选假设理论是20 世纪70 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教育负责把不同的学生送到不同的工作岗位。25. 单选题 ( )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A 沉思型B 冲动型C 辐合型D 发散型考点 第二节个性心理特征解析 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这种类型的学生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很快,但错误率高,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

14、占优势。沉思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在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给出答案。这种类型的学生解答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慢,但错误率很低,在解决高层次问题时占优势。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和精确性。因此,本题选择B。26. 多选题 下列属于非标准化的心理评估方法的是( )。A 心理测验B 评估性会谈C 观察法D 自述法考点 第一节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解析 心理评估是指依据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既可以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可以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如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等。27. 单选题 课堂管理本身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促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这是课堂管理的( )。A 组织功能B 维持功能C 促进功能D 发展功能考点 第三节课堂管理解析 课堂管理的发展功能是指课堂管理本身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促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帮助学生获得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逐步走向成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28. 多选题 根据中小学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