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案13(3课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335519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赋》教案13(3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赤壁赋》教案13(3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赤壁赋》教案13(3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赤壁赋》教案13(3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赤壁赋》教案13(3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赤壁赋》教案13(3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赋》教案13(3课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壁赋教案13(3课时)导读: 赤壁赋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诵读,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感情的变化。2、通过研习探讨,把握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2、通过预习交流,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如“属”、“如”等实词,“之”、“然”、等虚词,同时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教学重点与难点1、如何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看法。2、个性化鉴赏:景、情、理的融合,语言特点等。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生课前预习1、阅览相关材料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二、作者和解题: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教师明确: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

2、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 檐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 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三、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 缓急和节奏的变化。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四、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1、正音读一识文字一通义训一察语气一明文法一断句读一辨辞 采一别文体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词类活用一一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一一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宾语前置:何为其

3、然也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师点拨:第一节一一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节一一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节一一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一一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一一忘情尘世的洒脱、落实教学目标。六、第四环节: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 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第二课时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 例,有哪些?学生

4、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2、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与前面同学们搜集的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一一柔和之美一一欣赏风月(实)历史中的“水月”一一苍凉之意一一凭吊古人(虚)哲理中的“水月”一一人生须臾一一体悟人生(虚)3、学生分析苏轼描写月亮的变化发展过程。讨论明确: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 明月高在景中呈宁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

5、情万丈, 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 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 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 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二、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 他们有怎样的看法? 从中看出他们对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将原先的四组分为两组,分别从客和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1、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作一一作为道者的苏轼一一达观一一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一一作为儒者的苏轼一一悲观一一人生短暂,生命渺小明确: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2、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

6、。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3、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 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学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结合相关分析,得出:陶渊明一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一是带性使气的(参考) 李白一一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一一是深感痛苦的(参考)苏轼一一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一一是洒脱旷达的(参考) 三、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 及 时行乐的人生态度。)说明:通过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培养对他人 关注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文字唤起对人生

7、的感悟。四、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出现的精彩总结:(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 兼具诗的情韵和 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 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 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 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 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 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说明:还学生自主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五、布

8、置作业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 解。写一篇评论文章第三课时一提问背诵二分析课文的内容结构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 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 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 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 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全文共五段。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 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 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

9、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 调。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 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 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 议论。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 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 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 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 禁悲从中来。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

10、豁达开 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 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 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 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 也 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 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 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 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三鉴赏诗歌的要点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

11、故事。这就创造 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 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 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 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 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 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 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

12、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釐妇。”将抽象而不 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四个性鉴赏就文章的构思,表达方式或语言特点作个性化鉴赏。提示:1、构思精湛、缜密,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 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 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作者写江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 者笔下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成了一 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3、名家点评示例: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 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 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引自评注古文辞类纂)苏轼 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 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