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击沉桩法打桩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33428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4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锤击沉桩法打桩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锤击沉桩法打桩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锤击沉桩法打桩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锤击沉桩法打桩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锤击沉桩法打桩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锤击沉桩法打桩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锤击沉桩法打桩施工组织设计(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施工技术方案一 概 述1、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东南大学青年教师公寓工程桩施工1.2. 工程地址:东南大学沙塘园3舍1.3. 建设单位:1.4. 设计单位:1.5. 施工单位:521股份有限公司1.6. 工程内容:12米管桩284根2、编制依据与采用的规范及标准2.1.编制依据:2.1.1.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地勘报告。2.1.2.我公司在江苏地区大中型桩基工程的施工经验。2.2.本工程采用的规范及标准:2.2.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2.2.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2.3 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

2、02-2002; 2.2.4.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2.5. 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2.2.6. 先张法预应力砼管桩 GB13476-1999; 2.2.7.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03SG409。3、设计参数及工程量工程项目桩类型桩长(m)数量(根)工程量(m)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500(100)AB-C60-12,12122843408合 计设计参数与工程量表二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2.1.施工管理网络图测量组质量员施测桩位布设控制网点与监护技术资料管理桩身垂直度与标高观测桩材外观质量检查桩位复查 施工员施工机组沉桩作业施工原始记录

3、填写项目工程师项目经理桩机日常保养及检修动力电源布设及照明 安全员安全文明组安全施工电源安全使用检查物资供应组材料员文明施工达标材料供应与保管材料合格证书验收2.2.管理人员主要职责序号姓名岗 位主 要 职 责1项目经理全面领导工程施工并对履行合同负全责,是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效益的第一责任人。其职责为:负责项目经理部的全面工作,沟通部门之间以及与业主、总包的关系。2项目工程师协助项目经理工作,主要负责施工生产、施工安全及人员、机械、材料等组织管理工作。全面负责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编制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图纸,协调项目经理部与业主、监理的工作关系。3质量员负责工程质量预控、检测、隐蔽工

4、程验收、技术复核、质量评定和技术资料收集工作。4施工员负责整个打桩施工作业及现场协调管理5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动态管理,如安全教育,安全隐患检查与防范,劳保用品的使用等,以及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6材料员负责整个工程的材料供应及进出场报验三 施工方法3.1.施工总平面图3.2.施工工艺与施工原则本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采用锤击沉桩法施工。施工原则: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及设计图纸组织施工。3.3.施工配备3.3.1.施工机械配备 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用于施工部位备注1轨道式柴油打桩机DD6.31

5、台中国201172打桩2全站仪SET2101台中国2012测放控制3经纬仪J23台中国2012侧放4经纬仪T66台中国2011测垂5水准仪DS33台中国2011控制6钢卷尺JGW-5083把中国2010放线3.3.2.施工劳动力配备压桩机劳动力计划表序 号工 种单 位数 量备注1队 长人12测量员人13起重指挥人2一班制4桩机司机人2一班制5小 工人4合 计人10附表二:劳动力计划表单位:人工种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进场并调试机器打桩整理现场并出场队长111测量员11起重指挥22桩机司机222小工244合计81073.3.3.施工材料配备材料用量计划表序 号名 称规格型号单 位数 量备注

6、1柴油90吨22电缆线40mm2m600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500(100)AB-C60-12,12根1423.3.4.施工场地准备3.3.4.1.施工场地待拆迁完成,并用灰土回填至相应高程。施工场地已经平整,其场地坡度应在 10%以内,并具有与选用的桩机机型相适应的地耐力,以确保在管桩施工时地面不致沉陷过大或桩机倾斜超限,影响预应力管桩的成桩质量。3.3.4.2.施工场地下的旧建筑物基础、旧建筑物的砼地坪,在预应力管桩施工前,予以彻底清除。场地上不存在尚在使用的水、电、气管线。3.3.4.3.铺设施工便道,以保证运桩车辆通行,施工道路宽6米,厚0.5米,铺垫建筑垃圾。3.3.4.4.总用

7、电量为400KW,采用自备配电箱和输电电缆,将业主提供的电源接送至施工机组。3.3.4.5.施工用水:将业主提供的水源接至用水点。3.3.4.6.场地的边界与周边建(构)筑物的距离,距离6米,满足最小工作半径,且对周围设置了隔音墙。3.3.4.7.对施工场地的地貌,进行复测,作好记录。3.4.施工工艺3.4.1.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工艺流程图场地平整、地基加固、测设桩位桩位复核管桩预制、运输桩机、桩锤进场管桩进场、堆放铺设路基枕木起重机喂桩桩机、桩锤拼装桩架就位、调整第一节桩身插入,垂直度调整第一节桩打入第二桩身插入,垂直度调整桩身接头焊接焊缝质量验收打桩记录、整理第二节桩打入报监理工程师最后一

8、节桩就位送桩寻找原因、研究对策标高、贯入度校核桩架移动、施工下一根桩实施变更方案桩架移动、施工下一个桩位3.4.2.打桩标段划分及顺序鉴于场地原因,划分为两个桩段,按照纵向轴线25和26左右划分,打桩顺序由中心向外施打。3.4.3.测量放线3.4.3.1.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网点和总平面布置图,在现场建立基准点和分基准点,并设置明显可靠的保护标志。3.4.3.2.测出桩位轴线及桩位点,并在各轴线的延长线上、距边桩20m以外埋设控制桩。以利施工过程中和验收时核对轴线与桩位。3.4.3.3.对放好的桩位进行复测,确认无误后报送总包和监理复核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正式压桩。桩位中心点放样偏差不得大于

9、10mm。测量基线要定期复核,及时修正并保存记录。3.4.3.4.桩位定位前应检查各轴线交点的距离是否与桩位图相符,然后用直角坐标或极坐标法测放样桩,样桩用木桩或钢筋标记,并涂以红油漆以便查找。3.4.3.5.桩机就位后应对样桩再次进行校核,确认无误后再对中、压桩。3.4.3.6.桩基轴线的允许偏差为:单排桩:100mm,群桩:200mm。3.4.3.7.为控制送桩标高精度,应在施工区60m以外设置2个以上水准控制点。3.4.4.桩材外观检查3.4.4.1对进场的预制桩应及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并做好验收交接记录,对不符合验收标准的桩不予接收,并及时报验进场的管桩数量及产品合格证。管桩生产企业须

10、具有准予其生产预应力管桩的批准文件。管桩砼的强度、钢筋力学性能、管桩的出厂合格证及管桩结构性能检测报告须合格。3.4.4.2.预应力管桩在现场须进行全数检查:a. 检查管桩的外观,有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b. 对管桩尺寸进行检查:桩径(5mm)、管壁厚度(5mm)、桩尖中心线(2mm)、 顶面平整度(10mm)、桩体弯曲(1/1000L)。3.4.4.3.检查桩身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设计强度100,并且要达到龄期,否则不得使用。3.4.4.4.桩材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陷,堆放层数不得超过四层。3.4.5.吊桩定位起吊预制桩,先栓好吊装用的钢丝绳及索具,然后应

11、用索具捆绑在桩约 0.2 桩长 处。启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恢复门架在桩顶 扣好桩帽。桩帽与桩顶之间应有相适当的衬垫,采用木板,其厚度为不小于150毫米。3.4.6.打桩作业3.4.6.1当桩尖插入桩位,桩垂直度的偏差不得超过 0.5%。3.4.6.2.开始打桩时采用重锤轻击。3.4.6.3.打桩应连续进行,同一根桩的中间间歇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3.4.6.4.吊桩前必须检查好每一根桩的外观及质量状况,有问题的桩做记录,坚决不采用; 沉桩施工时,由专人做好每沉下 1m 的锤击数的施工记录;当下沉至设计标高时,记录最后三阵的贯入度。3.4.6.5.送桩工具的

12、中必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方能送桩,送至桩顶标高。3.4.7.接桩3.4.7.1.当管桩接长时,其未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 0.51.0m。下节桩的桩头 处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 2mm, 桩节弯路矢高不得大于桩长的 0.1%,且不得大于 20mm。3.4.7.2.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3.4.7.3.焊接接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 的有关规定外,尚 应符合下列规定: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周围上对称点焊 46 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 焊宜由两个焊工对称进行

13、。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内外层焊缝接头位置应错开,焊缝应饱满连续。3.4.7.4.焊好后的桩接头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小于 8 分钟,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即打, 以免焊缝接口变脆而被打裂。3.4.8.送桩送桩工具的中必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方能送桩,送至桩顶标高。3.4.8.1.送桩器的外型尺寸要与工程桩的外形尺寸相一致,并且要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端面要平整,最好具备防滑性能。送桩时,送桩器的轴线应与桩身轴线相吻合,送桩器上还要用油漆标出送桩深度,以便准确地将桩送至设计标高。3.4.8.2.当桩下沉接近设计标高时,不可过早停压,否则会发生滞桩或难以送到标高等问题。3.4.9.打桩完成及检测要求3.4.9.1.桩打好后桩头高出地面的部分应小心保护,严禁施工机构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 锚点;送桩遗留的孔洞,应立即用沙袋回填做好覆盖。3.4.9.2.截桩头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扳拉截桩。必须采用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