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建设标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332799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控中心建设标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适应卫生事业开展和公共卫生体系建立的需要,加强和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程工程决策水平与建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安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安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安康教育与安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建立标准。第二条本条明确了本建立标准适用围。本建立标准除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立提供依据外,也为其他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如独立设置的职业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及各种地方性疾病等预防控制机构相关功能用房建立提供了参照依据。第三条本条明确了本建立

2、标准的作用。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立,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适应和满足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效劳的需求,从我国根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开展的关系,坚持科学、合理、适用、节约的建立原那么,在保证根本设施建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根底上,应充分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时应充分考虑节约投资和降低运行能耗的因素,更好地保证和发挥工程的投资效益。第五条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中,应重视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进展改建、扩建的时候,应充分利用已有根底设施,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第六条本条明确了本建立标准与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立强制性标准、规、定额、指

3、标的关系。第二章建立规模与工程构成第七条本条说明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规模确定原那么。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开展不平衡,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容、工作量有所不同,因此建立规模也不尽一样。第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当的根本工作任务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预防与控制、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实验与评价、安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业务培训与保障、技术管理与效劳等。主要职能和工作容、工程见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本职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工程构成根据履行根本职能、完成根本任务的需要确定。第九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用房,根据职能分工、开展工作、满足功能、完成任务的要求,分为根本

4、实验用房和特殊用途实验用房。根本实验用房,指对应职能分工、满足必须开展的根本工作任务所需的实验用房,包括微生物与寄生虫、理化、毒理、消毒与病媒生物、放射等各类根本工程功能实验用房,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日常工作的根底。其建立规模应根据满足根本功能、完成根本疾病预防控制任务,同时兼顾未来开展的原那么确定。特殊用途实验用房,指根据地区卫生开展规划、本单位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需要进展设置的,功能针对性较强、条件要求较高、构造较复杂、投资较大的实验室,如三级生物平安实验室、四级生物平安防护实验室、二嗯英实验室、电子显微镜实验室、SPF级实验动物房、等离子光谱/质谱仪检测室等,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满足开展

5、根本工作的根底上,提升工作水平、解决深层次问题、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所需设置的实验用房。其建立规模应根据辖区卫生事业开展规划,结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确定。业务用房,是指开展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明确的业务工作,除实验用房局部之外所需的工作用房。其建立规模应根据完成根本业务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进展确定。保障用房,是指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常开展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起辅助支持作用的功能用房,包括实验用品库房、一般化学试剂库房、毒害性物品库房剧毒品库、易燃易爆物品库房、腐蚀性物品库房、应急物资贮备库房、冷库、中心供给站、污水处理设施、配电房、泵房、车库、消防设施及其

6、他建筑设施用房等。其建立规模应按完成根本工作任务、保障卫生防病机制正常运转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单元确定。行政用房,包括领导办公室、中心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档案室、工会、消防安保、后勤管理部、保卫部等功能用房。建立规模参照国家关于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立标准确定。第十条随着第三产业的开展,小而全的建立模式逐渐淘汰,充分利用社会化公共效劳资源已成为趋势。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第十一条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面积指标是编制组根据全国28个省级、132个地市级和456个县区级共616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状情况调查结果和理论测算确定的。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规模按功能需求与人

7、员编制,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后确定。第十二条各类工作用房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是在省、地、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类工作用房根本情况调查结果的根底上,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开展改革委办公厅?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立指导意见?卫办疾控发2004108号中实验用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省级不少于41%,地级不少于40%,县级不少于35%的规定,以及开展各项根本业务工作的需要,结合专家综合分析评估确定。一、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职能分工应建立以下功能实验用房:1 省级:BSL-3/ABSL-3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肠道细菌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别离鉴定实验室,呼吸道病

8、毒实验室,肠道病毒实验室含脊灰实验室,HIV初筛、确认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含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装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安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别离及鉴定实验室,虫媒病毒实验室,毒理室及感染动物房,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化学毒物及毒素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等。2 地级: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血清学实验室,肠道菌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别离鉴定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确认实验室按国家规定设置,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装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安康相关产

9、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别离及鉴定实验室,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常见化学毒物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等。3 县级:血清学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及肠道菌别离鉴定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结核病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食品、化装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安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职业卫生和放射防护检测室,理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等。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应具备以下根本功能:1 省级:开展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菌、病毒、霉菌及其他微生物培养别离鉴定,生物恐惧、中毒事件微生物培养别离鉴定,食品、水、空气、涉水产品、化装品等的微生物检测,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安康相关物

10、品微生物检测,寄生虫病中间宿主的种群鉴定和密度测定,寄生虫病中间宿主和虫媒的抗药性测定,作业场所、公共场所、生活居住环境有毒有害因素的相关实验,食品、化装品、涉水产品的平安性检测,消杀产品和卫生产品卫生质量分析,安康相关物品材料的平安性和卫生质量分析,大型医用设备应用质量检测,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农药中毒事件毒物分析,化学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分析,核恐惧、放射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分析,急性、亚急性、亚慢性与慢性毒性试验,刺激性与过敏性试验、致癌与致畸毒性试验,营养与保健食品功能评价,化装品功能评价,其他安康相关物品有关功能评价等。2 地级:开展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常见细菌、病毒、霉菌培养

11、别离鉴定,生物恐惧、中毒事件微生物培养初步别离鉴定,食品、水、空气、涉水产品、化装品等的卫生质量检测,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安康相关物品微生物检测,寄生虫病病原学检测,寄生虫病中间宿主的种群鉴定和密度测定,寄生虫病中间宿主和虫媒的抗药性测定,作业场所、公共场所、生活居住环境有毒有害因素的相关实验,饮用水和水源水质分析,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农药中毒事件毒物及化学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初步分析等。3 县级:开展免疫学、生物化学实验,细菌培养别离鉴定,常见中毒事件微生物培养初步别离,食品、水、空气、涉水产品、化装品等的微生物检测,寄生虫病病原学检测,寄生虫病中间宿主的种群鉴定和密度测定,作业场所、公共场所、生

12、活居住环境有毒有害因素的相关实验,饮用水和水源水质分析,常见毒物和化学污染因素的初步分析等。第十三条特殊用途实验用房,不限于附录A所列工程,应根据地区卫生事业开展规划,结合本单位技术水平和实际需要另行设置。本条明确了特殊用途实验用房建筑面积计算的依据,具体建筑面积应根据专业特点、实验要求、建筑形式等实际情况确定。第十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训和教学用房的建立规模,根据卫生部?颁发试行卫生防疫站工作制度等六个文件的通知?83卫防字第61号附件四?各级?中“凡承当教学实习任务的卫生防疫站可按编制每人增加1M23M2的建筑面积的规定,并换算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为3%8%根底上,和卫生部与开展改革委针对中西

13、部地区国债建立工程共同制定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指导意见?中“承当教学实习任务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筑面积可在上表6规定的标准上增加5%10%的建筑面积,结合教育部门班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现状确定的。第四章建立用地第十五条本条规定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用地原那么。第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立,宜建筑密度小、朝向好、间距较大、自然通风顺畅、绿化率高,以便实验室废气的处理排放、稀释与扩散,同时便于合理安排具有不同区域特性要求的人流、物流以及满足实验室其他有关特性的要求,防止或减少穿插污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立用地,包括根本实验、业务、保障、行政、特殊实验、教学培训用

14、房以及配套设施和场地的用地。第十七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绿化用地原那么。第五章规划布局第十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选址,应在执行国家有关政策与节约投资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便于效劳社会,防止对外界产生不平安影响以及防止外界不良干扰等要求。第十九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宜一次规划,根据财力可能一次或分期建立。由于实验用房专业性强,功能特殊,同时具备一定的生物如病毒、细菌、化学如各种有毒物品、物理如放射物平安性,对建筑构造、通风、空气调节、水电、人流、物流等有特定要求,因此,实验用房不宜与其他功能用房混建。对于毒理包括动物房、理化、微生物等不同类别的实验建筑,由于实验容与平安特点不同,如:毒理包括动物房实验室具有

15、恶臭气体散发,微生物实验室具有生物平安隐患,理化实验室具有化学有害物产生等,需防止相互穿插污染或干扰;同时,由于不同类别的实验建筑对室空气环境的工艺性要求不同,如:动物房通常需要进展全面净化,理化实验室普遍需要有效通风等,需设置具有相应特点的工程管网,微生物实验室中许多用房需要设置负压或进展净化。因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宜采取分散布局形式,不同类别的实验建筑宜独立设置,如分别设置毒理楼、理化楼、微生物楼等。在总平面布局时,由于实验室常有不良气体排出,因此实验用房宜设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并根据各类实验用房排放的气体特性以及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大小,从上风向向下风向,宜按照毒理、理化、微生物依次排列,以降低对其他建筑物空气的污染。本条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各类功能建筑的分区以及各分区之间的联系与分隔提出了原那么性要求。第六章建筑标准第二十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筑设计,在满足工艺性和功能性特点的要求下,按照科学合理、平安卫生、经济适用的原那么,尽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第二十一条在疾病预防控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