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伴性遗传8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330680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节 伴性遗传8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3节 伴性遗传8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节 伴性遗传8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3节 伴性遗传8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3节 伴性遗传8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节 伴性遗传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节 伴性遗传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乌丹二中 朱富德一、教材分析伴性遗传这一节,是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了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三个教学知识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二、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 (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2)培养探究问题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

2、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三、教学重难点1、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2、遗传图谱的解题方法及思路。设法解决:(1)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学生感兴趣的红绿色盲伴性遗传特点引入,指导学生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根据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了解家族遗传,学绘遗传图谱,用直观、简洁方式表达。掌握解遗传图谱类型题的解题规律:4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探究、讨论相结合模式,利用资料分析和遗传图解,通过质疑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 提出依据释疑 结论 表达、交流的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的方法对知识进行巩固.。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伴性遗传之

3、前,已学过减数分裂和性别决定的知识,已经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活动及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教学设计过程学习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内容一、导入新课二、对道尔顿色盲现象的解释三、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一)各种婚配方式分析(二)遗传特点归纳四、进一步探究五、课堂小结1、展示现今网络中色盲患者的一些疑问。引导学生探究色盲的遗传规律,帮助色盲患者正确对待自身的生理缺陷。2、用课件图示出红绿色盲患者眼中的世界。3、指导读书P33: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发现。提出问题1:道尔顿是个化学兼物理学家,可是他却是第一个被发现的

4、色盲症患者,也是他第一个提出色盲的人,由此说明他具有什么精神?及时引导:我们学习也一样,应该向道尔顿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探究 红绿色盲是_染色体上的_性遗传病家族之谜:由课本的资料分析提出系列问题:(1)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红绿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2)代中的1号是红绿色盲患者,他将自己的红绿色盲基因传给了代中的几号?(3)代1号是否将自己的红绿色盲基因传给了代2号?这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4)为什么红绿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引导学生讨论X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分布情况。对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肯定和鼓励,为了让学生加深红绿色盲基因位置的印象,教师分析下图

5、: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X染色体特有区段Y染色体特有区段色盲基因让学生明了红绿色盲基因只分布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因为缺少与X染色体同源的区段,而没有红绿色盲基因。(5)为什么代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而没有表现出色盲症?(6)从图中看出,只有男性才表现为红绿色盲,对吗?有没有其他的情况?提问:1、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可能存在基因型与表现型情况。教师和同学一起规范正确书写要求。强调:书写时应注意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写法,先写性染色体,后将基因写在性染色体的右上角。2、展示我国男性女性色盲患者的概论图。从表21来说明为什么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3、分析下列家系图,写出遗传图解,说

6、明色盲遗传的特点。4、强调遗传图解由亲代(P)、配子、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五部分组成。纠正学生书写不规范的不良习惯。根据以上,总结遗传规律。研究性作业:其他伴性遗传如血友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思考下面问题:1、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什么特点?或位于Y染色体上又有什么特点?2、如何判断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及联系,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积极思考讨论当前红绿色盲患者的两个问题:色盲能考驾照吗?色盲能结婚吗?色盲能生出正常的孩子吗? 学生回答,相互之间讨论学生看课本的资料分析首先了解一个遗传系谱图的基本构成。观察这个系谱图,然后同桌为一组讨论提出的系列问题。回答相关的问题。

7、(1)(回答:男性。与性别有关。)(2)(答案:3号和5号。)(3)(答案:没有。因为代1号传给代2号的是Y染色体,如果红绿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代2号肯定是色盲患者。所以色盲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4)因为X、Y染色体在形态上有差别,红绿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的原因,所以写色觉基因时,一定先写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如XbY.由学生总结,教师补充:伴性遗传的概念(5)(答案:因为代3号和5号只有一条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而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被显性的正常基因所掩盖。)学生积极思考,动手书写,规范正确书写要求2、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需要两个b才能色盲

8、,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一个b就能患色盲。3、交叉遗传,隔代遗传。规范书写要求,通过遗传图解书写1、男性的X性染色体只能来自母亲,女性的XX来自父亲和母亲各一条。男性X性染色体上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女儿2、通过女患和男患父母和子女比较,学生发现“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这个特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奠下基础。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由道尔顿发现色盲这个科学小故事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从现实中寻找与伴性遗传有关的红绿色盲问题进行调查、讨论和学习,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在人群中男女发病率不同”,及红绿色盲者和

9、健康者看到的不同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到观察、探究、分析的积极心理活动状态,使教学中红绿色盲探究活动更能顺利开展。探究、讨论模式结合:从体检报告中分析遗传现象 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 提出依据释疑 结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通过问题推进的办法提高学生质疑、假设、探究的能力。这样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处于积极又激情学习的状态。鼓励学生热烈积极讨论,大胆假设大胆回答。并由此推理得出结论。设置这几个问题,可以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红绿色盲是什么样的伴性遗传,以及相应的一些内容知识。这样学生容易理解红绿色盲为何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合作学习:主要由学生进行练习,要求学生掌

10、握正确书写方式。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马上测查学生的听课效率。课堂讨论:学生对遗传特点不一定能答全,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集思广益,从而获得完整的红绿色盲遗传特点的知识。这样学生大有兴趣,积极思考。很快就可以给出答案,并且归纳色盲的遗传特点。这样这课时已结束,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却可以持续,引导学生注意其他伴性遗传现象,回顾与升华所学知识,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兴趣,为下节课学习埋下伏笔。加强学生记忆。六、巩固练习1一男孩是红绿色盲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来源是( B )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2、女性色盲,她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D )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 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 板书设计:第3节 伴性遗传一、伴性遗传1、概念二、红绿色盲遗传1、 遗传性质2、 基因型分析3、 遗传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