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助学贷款地经济分析资料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329499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助学贷款地经济分析资料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学生助学贷款地经济分析资料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学生助学贷款地经济分析资料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学生助学贷款地经济分析资料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学生助学贷款地经济分析资料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助学贷款地经济分析资料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助学贷款地经济分析资料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学年论文题 目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经济分析 姓 名 文娟学 号 1414404041 专业年级 14级投资4班 指导教师 荣2016年 4月 25 日学院学年论文评分表学年论文题目: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经济分析姓 名文娟学 号1414404041系 别经济系专 业投资学评价指标指标涵分值评分选题质量目标要求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表现综合训练根本要求20选题难度选题难易度适宜,表现教学计划对本科教学环节所规定的要求工 作 量论文安排科学、合理,与学校计划安排规定的完成时间吻合综合实际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或实际价值能力水平查阅文献能运用多种手段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有一定的广度30综合运用知 识综合运用知识

2、能力强,能较系统地运用相关理论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案设计研究方案设计科学、合理,能较好表现专业培养目标方法手段研究方法先进,研究手段多样,有创新外文应用外语翻译和英文摘要翻译准确,质量好论文撰写质量与成果论文结构文本结构、格式规,论文要涵盖标题、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正文、参考文献50文题相符论文能紧扣主题,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重点突出写作水平论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结论正确,技术用语准确;行文流畅,语句通顺写作规写作符合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篇 幅篇幅4000字成果质量对相关理论或实际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有新的见解,有一定的创新总 分指导老师评阅意见本文研究了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经济分析

3、,紧扣专业方向、紧扣现实,且该生对所研究的课题进展了较为详细的调研,参考了许多文献,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作者思路清晰,论述过程严谨,分析合理,文章结构合理,容完整,主要观点突出,结果实际应用性强。论文写作规,语句通顺,但写作技巧有待提高。指导教师签名:评阅时间: 年 月 日注:此表与学生学年论文一并交系部教学秘书处存档目录一、引言4二、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现状综述4一政策演进4二实施情况5三出现的问题61贷款发放机制问题6(2) 贷款还款机制问题7三、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经济学分析8一博弈论分析8二福利性分析9三总结12四、优化国家助学贷款的措施12一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制12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4、制度13三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13五、结论14参考文献14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经济分析摘要:随着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展与高等教育的普与,教育与相关费用的快速增长导致助学贷款逐渐被广泛使用。国家实施助学贷款政策从制度上解决了贫困学生上学问题,本文采用博弈论、福利经济学方法进展分析,得出助学贷款政策既增加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家庭的当前福利,又使社会福利水平得以提高。但是从银行的角度上却面临着贷款者的信用风险,因此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制、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制度和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等措施以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关键词:助学贷款;福利经济学;博弈论Abstract:With the extensive expan

5、sion of universities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rapid growth of educational and related expenses leads to a widespread use of student loans. China implements student loan policy has solved the problem of poor students going to school. Analyses of problems in this articl

6、e use methods of the theory of game and welfare economics and draw a conclusion that student loan policy has not only increased the current benefits of needy students and their families, but improved social welfare level. Howev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bank, it is faced with the credit risk

7、of grubs taker. Therefore, to reduce the risk of operating bank must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credit and establish an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etc.Key words:student loan;welfare economics;theory of game一、引言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是相对一般商业性贷款而言的,是指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的由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贴息,用于借款人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法定被监护人在国高等学校就读全日制、专科或研究生所需学

8、杂费和生活费用的贷款,是一项以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为目的的福利性政策。 该制度实施以来,国家助学贷款的获贷率都有所提升。然而,随着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期限的到来,贷后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高违约率问题,一度成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主要难题。基于此,从助学贷款违约因素上看:贷款机制不合理属于政府层面的原因;学生诚心意识不高属于学生自身问题;银行分期还款模式存在缺陷属于银行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这些问题进展剖析,积极探索有效的改良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二、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现状综述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于1999年,大规模推行与2000年。申请总额上限为每生每年6000元,

9、不超过学生总人数的20%。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宁曾在个人信用根底数据库全国联网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国审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达208.8万人,合同金额达1727亿元。助学贷款解决了贫困生上学的燃眉之急,帮助他们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然而在助学贷款制度的迅速开展中,问题也频频出现。根据清华大学学者王守军在我国助学贷款的现状与开展建议中对助学贷款制度的缺陷进展了总结,主要出现了贷款发放不公平、不全面以与贷款归还不与时或不归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王守军学者建议应该从贷款担保机制、个人信用管理方面进展完善。一政策演进1999年9月,我国颁布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国家助学

10、贷款正式开始试行。为了更好地开展国家助学贷款,政府已屡次调整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第一次调整在2002年2月,将国家助学贷款从有担保改为无担保,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用贷款。第二次调整在2000年9月,将贷款办理围从8个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经办银行从工行扩大到工、农、中、间4家国有银行。200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教育部、国税局又联合发出通知,开始了第三次政策调整。为了鼓励各经办银行积极、主动地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本次调整出台了国家助学贷款免征国家助学贷款利息收入营业税等政策,规定个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单列科目反映,单独统计;在信贷资产质量考核上与其他信贷业务分开,实行单独

11、考核,对按照国家规定和操作规程发放和催收国家助学贷款后出现确实实难以收回的呆坏账,可按规定上报核销,不追究经办人员与其主管领导的责任。这些政策旨在降低银行有关贷款风险的顾虑,促进商业银行更多更好地开展助学贷款业务。二实施情况我国助学贷款自2000年9月在全国全面展开,至今已经有15年。截至2013年,全国有6个省市开办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11个省市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19个省市同时开办两种助学贷款业务详情见表1。表1 开办助学贷款省份明细表类别数量名称开办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6、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1、两种模式均开办19、某某、从1999年到2013年,国家助学贷款审批人数和审批

12、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累计998.90万人获得助学贷款,审批金额1032.28亿元。其中537.53万人获得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审批金额535.62亿元;461.37万人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审批金额496.46亿元。各省份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880.17万人办理助学贷款,审批金额850.04亿元;中央部署院校118.74万人办理助学贷款,审批金额182.04亿元详情见图1图1 国家助学贷款历年发放情况图1999-2013年,单位:万人/亿元由此可得,我国助学贷款的贷款人数和贷款金额都在逐年上涨,覆盖的地域也越来越广,解决了大局部贫困学生上学的问题。然而,在国家助学贷款如

13、火如荼的进展时,一些弊端逐步显示出来。三出现的问题大学生贷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利用金融手段加大对高校贫困家庭资助力度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进一步完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新探索。随着我国高校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人数迅速增加,原有的资助政策和措施已难以覆盖和完全解决所有贫困家庭学生的问题。同时因为信用风险的问题影响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以下将从贷款发放机制问题和贷款还款机制问题进展概述。(1) 贷款发放机制问题从学校方面来看,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需求逐年上升,然而许多学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生贷款的重要性。同时在大学生贷款这项工作中,高等学校主要承担为助学贷款进展咨询

14、、指导和与银行协作的任务。目前我国高校的普遍做法:一是在招生咨询时向学生与其家长宣传,二是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寄送宣传材料,三是在高校部向新生进展宣传。从近几年实施的结果来看,经济兴旺省份和一些省会城市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经济欠兴旺地区还存在着围狭窄和深度不够的问题。尤其在贫困山区,大局部学生由于信息闭塞或信息不对称不能完全了解大学生贷款政策,即使掌握一些相关信息,可单凭几篇政策性材料要让学生与其家长承受也比拟困难。这样导致很多优秀的学生因为无法支付高额的学费而放弃继续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学校申贷工作不畅通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高校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申贷工作的重要因素,由于教师很难全面把握每个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某些困难程度较为接近的情况下,往往是那些跟教师关系比拟好的同学申请得到批准的几率较高,而那些家庭确实困难、达到贷款资格的大学生,有可能出于“尊严、“难为情等心理因素不愿意申请贷款。这种现状的产生与高校对学生申请贷款资格的不规审查有密切联系,因此在贷款执行发放过程中产生了偏差。从银行方面来看,银行在落实大学生贷款政策时主要存在“过高、过繁、过低、过偏四种行为。第一,要求标准过高。在界定助学贷款的目标群体时采用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过低,从而抬高了准入“门槛。如在经济欠兴旺地区的省把目标定在家庭人均月收入150元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