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1说课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327877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云识天1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看云识天1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看云识天1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看云识天1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看云识天1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看云识天1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云识天1说课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我所说的篇目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看云识天气。一、设计指导思想 “整体感知,设疑导学、师生共议、鼓励创新”是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即通过教学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趣,采取“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各抒己见,由教师相机点拨,在“读读议议”中撞击出阅读心得的火花。注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学法指导,提倡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通过科学的推理,培养听障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看、听、说、写的能力。二、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作者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由于运用了恰当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课文思路清晰,层次清楚,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分类说明。文章语言优美,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把云写的生动形象,这是和作者的观察和本身的文学功底分不开的。所以,学习本文时,应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以致用,以提高听障学生的语文素养。三、学生情况分析。聋生由于听觉障碍,认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普遍较低,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极差。阅读是其获得文字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听觉缺陷及手势语的局限,尽管他们学会了一定数量的词汇,但却不能写出通顺、自然、有条理的语言,这种语言的欠缺又直接影响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语言训练,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子,并学习运用,发展聋生

3、的语言,提高其综合素质。这种听力的缺陷还减少了聋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使他们知识面相对狭窄,而这个时期,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如果没有老师积极引导,他们很难了解到学校以外的事情。因此培养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自觉主动地关注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四、教学目标。根据听障学生的特点,将知识目标定为:1、识记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加深对看云识天气知识的了解。2、复习、巩固比喻的修辞方法,积累运用比喻句。3、了解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以及总分总的说明文的结构。能力目标定为: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过程和方法目标定为

4、: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定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学着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2、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五、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新教材第一、二册不强调文体的学习而是强调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故将看云识天气一文的重难点定为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并积累语言。1、对于云的认知不是重点,但将网络上的丰富的知识、图片等引入课堂却能调动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2、教师制作课件,让学生尽快进入课文,理清结构。3、通过欣赏云图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课前准备的看云小短文比较并

5、体会课文中使用比喻、谚语等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4、最后利用网络上的丰富知识拓展延伸。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觉地探索精神,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主要运用情境教学法、发现法、启发式谈话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七、学法指导。1、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进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2、训练用多种方法自学课文。八、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特点和课文内容,共设计三个课时。课前需要做的准备1、预习生字和生词,将查完字典后还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划出来,课前上交给老师。2、搜索有关天气的谚语、成语和优美的句子,写在摘抄本上。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疏通课文,整体把握。

6、一、用谜语导入:(大屏幕显示)猜一猜:我是谁?爱花的孩子说我像朵花,谗嘴的孩子说我是个棉花糖,说我像啥就像啥,全凭你想象。蓝天是我家,任我随处荡。从这个谜语引出云的特征,然后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既而引出云和天气的关系。二、检查预习情况三、整体感知 。1、因为聋生理解语言的能力较差,所以必须首先疏通文本,扫清文字障碍。教师将同学们预习的时候碰到的拦路虎(词语和句子)投影在大屏幕上,由同学们先互相帮助,解决困难,比较难懂的由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方式,比如词语造句、选词填空或者将这个词语放在一个句子中,请同学们根据语境来猜测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等等来帮助聋生正确的理解语义。)

7、例如:严严实实:严密,没有空隙或漏洞的。 (这个词只看字典上的解释,容易使学生理解偏差,学生可能造句:他的推理很严严实实,无懈可击。针对这种情况,就必须举几个恰当的例子来体现它适合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例如:箱子盖得严严实实。被子盖得严严实实。天冷了,他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藏得严严实实,谁也找不到。)峰峦:山峰和山峦。峰峦叠嶂、峰峦起伏 (学这个词主要是为了掌握后面的两个成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2、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0分钟。还要用5分钟的时间让他们消化,整理。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云和天气的关系。3、让学生转换角色,简单讲讲如果让你来继续写作文,接下来你会怎样写?学生

8、会谈出一些想法,有的抓住了重点,有的却没有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这样就暴露了认知上的差距。找到了问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4、快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们就刚才的问题谈谈作者是怎样分析的,帮助学生发现: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没有中心句的找关键词概括),可以很快的理清层次结构,把握课文的大意。并让让学生自己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老师总结:这种结构方式:总分总学法指导:根据找到的关键句(段落中心句)判断文章的结构。学以致用,课文中其他的地方也有运用这种结构的,请同学们找出,并体会它的好处。(小组讨论交流)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可以试着用这种结构方式。(顺便进行作文指导,一语带过)四、

9、作业:1、用今天学到的词语造句或者写一段话2、作文片断训练:任选一题:我眼中的云、假如我是一片云、要求:仔细观察,细致描绘。看云识天气说课稿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意义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主要反映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云的形态和云的光彩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文章层次清楚,有纲有目,抓住了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而且语言生动形象。2.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要点,了解

10、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2)通过品读课文中优美句段,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3)通过拓展延伸、作业布置,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单元的要求及本文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快速阅读,概括要点,品味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针对本班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4.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针对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本课教学流程制作了精致的课件,形象、生动、直观的课件让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二、说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

11、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点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如谈话导入课文,使学生在较为轻松的谈话过程中进入本课的学习,消除了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谈话、交流,形成了教师、学生与文本三方的和谐对话,而且能使教学的各个环节自然衔接,教学流程自然流畅。在学生思维出现困难时,我适时使用点拨法,让学生茅塞顿开,形成师生的和谐对话。如学生自我介绍云与天气的关系这一环节中,我适时点拨,学生就能更好地抓住各种云的特点,介绍云与天气的关系。在小组合作这一环节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种云,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你自己呢

12、?请学生以自我介绍的方式来介绍云,这样入情入境,学生融入了课文的学习中,也能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学法上,我贯彻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我是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环节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一个成功的导语同样也能为一节好课铺设一段通往成功之门的路。在教学本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到“东边日

13、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因使用谐音双关表情达意而显得新颖别致。那么,大自然的晴雨天气真的像人的感情一样捉摸不定吗?除了天气预报,人们还能根据什么识别天气的变化呢?预习过课文的学生会回答:云、云彩。于是我顺势导入:对,还可以能过云彩。怎样通过云彩预知天气情况?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小品文看云识天气。(板书课题) 学生在小学时就背诵过刘禹锡的这首竹枝词,这一导语以学生熟悉的诗句导入,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创设一种诗的意境引入这篇科普小品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环节2:速读课文 整体感知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阅读要求是

14、“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这也是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请学生速读课文,并思考“云和天气有怎样的关系?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的?”我要求学生圈画出相关句子,理清文章脉络,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云的形态,云的光彩。在这一问题解决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具体思考云的形态和云的光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云的不同形态的名称,及不同光彩的名称。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过程中理清

15、了课文思路,锻炼了学生的速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解决了教学重点。同时,我适时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往往”“常常”这两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体会本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环节3:小组合作 研读赏析这一环节是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环节,我采用了这样四个步骤来完成教学: 首先我请学生细读课文,用不同的标志标示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点和它们带来的天气情况。这样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再次走进文本,理解文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也在这一环节中进一步落实。 接着,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完成对这一问题的检查,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方式介绍一种云或其光彩,要介绍清楚会带来怎样的天气,并尽量使用文中原句;先自行预演,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小组内推荐一名同学进行全班交流。 以自我介绍的方式来介绍云与天气的关系,使学生能入情入境,融入对课文的学习中。我要求学生并尽量使用课文原句,这样能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既考察了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程度,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行预演环节,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为下一环节小组交流打好了基础,避免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全班交流的过程是一个使所有学生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