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解析几何高考复习知识点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327857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7.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解析几何高考复习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平面解析几何高考复习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平面解析几何高考复习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平面解析几何高考复习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平面解析几何高考复习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解析几何高考复习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解析几何高考复习知识点(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面解析几何高考复习知识点一、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那么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与轴重合或平行时,规定倾斜角为0;(2)倾斜角的范围。2、直线的斜率(1)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叫这条直线的斜率,即tan(90);倾斜角为90的直线没有斜率;(2) 斜率公式: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为;(3)直线的方向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斜率有何关系?(4)应用:证明三点共线:。例题:例1已知直线的倾斜角的变化范围为,求该直线斜率的变化范围;思路

2、点拨:已知角的范围,通过正切函数的图像,可以求得斜率的范围,反之,已知斜率的范围,通过正切函数的图像,可以求得角的范围解析:,总结升华:在知道斜率的取值范围求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或知道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求斜率的取值范围时,可利用在和上是增函数分别求解.当时,;当时,;当时,;当不存在时,.反之,亦成立.类型二:斜率定义例2已知ABC为正三角形,顶点A在x轴上,A在边BC的右侧,BAC的平分线在x轴上,求边AB与AC所在直线的斜率.思路点拨:本题关键点是求出边AB与AC所在直线的倾斜角,利用斜率的定义求出斜率.解析:如右图,由题意知BAO=OAC=30直线AB的倾斜角为180-30=150,直线AC

3、的倾斜角为30,kAB=tan150= kAC=tan30=总结升华: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清楚倾斜角的定义中含有的三个条件直线向上方向轴正向小于的角,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求出倾斜角.类型三:斜率公式的应用例3求经过点,直线的斜率并判断倾斜角为锐角还是钝角思路点拨:已知两点坐标求斜率,直接利用斜率公式即可.解析:且,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即即当时,为锐角,当时,为钝角例4、过两点,的直线的倾斜角为,求的值【答案】由题意得:直线的斜率,故由斜率公式,解得或经检验不适合,舍去.故例5已知三点A(a,2)、B(3,7)、C(-2,-9a)在一条直线上,求实数a的值思路点拨:如果过点AB,BC的斜率相等,那

4、么A,B,C三点共线.解析: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kAB=kAC即二、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1、点斜式:已知直线过点斜率为,则直线方程为,它不包括垂直于轴的直线。2、斜截式:已知直线在轴上的截距为和斜率,则直线方程为,它不包括垂直于轴的直线。 3、两点式:已知直线经过、两点,则直线方程为,它不包括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4、截距式:已知直线在轴和轴上的截距为,则直线方程为,它不包括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和过原点的直线。5、一般式:任何直线均可写成(A,B不同时为0)的形式。提醒:(1)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都有局限性.(如点斜式不适用于斜率不存在的直线,还有截距式呢?);(2)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可正、

5、可负、也可为0.直线两截距相等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直线两截距互为相反数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直线两截距绝对值相等直线的斜率为或直线过原点。如过点,且纵横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共有_条(答:3)注:设直线方程的一些常用技巧:(1) 知直线纵截距,常设其方程为;(2) 知直线横截距,常设其方程为(它不适用于斜率为0的直线);(3) 知直线过点,当斜率存在时,常设其方程为,当斜率不存在时,则其方程为;(4) 与直线平行的直线可表示为;(5) 与直线垂直的直线可表示为.提醒:求直线方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恰当选择方程的形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三、两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1、距离公式(1)平

6、面上的两点间的距离。特别地,原点O(0,0)与任意一点的P(x,y)的距离(2)点到直线的距离;(3)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2、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斜率)且(在轴上截距);(2)相交;(3)重合且;(4)垂直提醒:(1)、仅是两直线平行、相交、重合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为什么?(2)在解析几何中,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有可能这两条直线重合,而在立体几何中提到的两条直线都是指不重合的两条直线;3、两直线夹角公式(1)到的角是指直线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转到和直线重合所转的角,且tan=();(2)与的夹角是指不大于直角的角且tan=()。提醒:解析几何中角的问题常用到角公式或向量知识求

7、解。如已知点M是直线与轴的交点,把直线绕点M逆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的直线方程是_(答:)例题:例1、两条直线,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的值(1) 与相交; (2)与平行; (3)与重合;(4)与垂直; (5)与夹角为解:由得,解得,由得(1)当且时,与相交;(2)当时,;(3)当时,与重合;(4)当,即,时,;(5),由条件有将,代入上式并化简得,;,当或-5或3时与夹角为例2当为何值时,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解:由题意,直线(1)若,即,此时直线,显然垂直;(2)若,即时,直线与直线不垂直;(3)若,且,则直线、斜率、存在,当时,即,.综上可知,当或时,直线例3已知直线经过点,且被两平行直线和截

8、得的线段之长为5,求直线的方程解法一: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的方程为,此时与、的交点分别为和,截得的线段的长,符合题意,若直线的斜率存在,则设直线的方程为解方程组得,解方程组得由,得解之,得,即欲求的直线方程为综上可知,所求的方程为或解法二:由题意,直线、之间的距离为,且直线被平等直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5(如上图),设直线与直线的夹角为,则,故由直线的倾斜角为135,知直线的倾斜角为0或90,又由直线过点,故直线的方程为或解法三:设直线与、分别相交、,则:,两式相减,得又联立、,可得或由上可知,直线的倾斜角分别为0或90故所求直线方程为或例4已知直线和两点、(1)在上求一点,使最小;(2

9、)在上求一点,使最大解:(1)如图,设关于的对称点为则,的的是,与的交点是,故所求的点为(2)如下图,是方程,即代入的方程,得直线与的交点,故所求的点为四、对称问题代入法(中心对称和轴对称)1、 中心对称(1)点关于点对称点P()关于()对称的点为();(2)线关于点对称:(转化为点点对称)在已知直线上任意去两点,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它们关于已知点对称的两点坐标,再有两点式求出直线方程,或者求出一个点,再利用两直线平行(注:线关于点对称的另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由点斜式求出直线方程。特别的,直线x=a关于点P()的对称直线为;直线y=b关于点P()的对称直线为2、 轴对称(1)点关于直线的

10、对称问题:(1)点()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2)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3)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4)点()关于对称的点为();(5)点()关于对称的点为()。(6)设点P()关于直线y=kx+b的对称点则有由此求出特别的,点P()关于直线x=a的对称点为;点P()关于直线y=b的对称点为。(2)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问题:它的一般解题步骤是:1. 在所求曲线上选一点;2. 求出这点关于中心或轴的对称点与之间的关系;3. 利用求出曲线。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问题是对称问题中的较难的习题,但它的解法很多,现以一道典型习题为例给出几种常见解法,供大家参考。例题:试求直线关于直线对称的

11、直线的方程。解法1:(动点转移法)在上任取点,设点P关于的对称点为,则又点P在上运动,所以,所以。即。所以直线的方程是。解法2:(到角公式法)解方程组所以直线的交点为A(1,0) 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即,由题意知,到与到的角相等,则.所以直线的方程是。解法3:(取特殊点法)解方程组所以直线的交点为A(1,0) 在上取点P(2,1),设点P关于的对称点的坐标为,则而点A,Q在直线上,由两点式可求直线的方程是。解法4:(两点对称法)对解法3,在上取点P(2,1),设点P关于的对称点的坐标为,在上取点M(0,1),设点P关于的对称点的坐标为而N,Q在直线上,由两点式可求直线的方程是。解法5:(角平分

12、线法)解方程组所以直线的交点为A(1,0) 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即.由题意知,为的角平分线,在上取点P(0,-3),则点P到的距离相等,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有:时为直线,故。所以直线的方程是例题:例1 :已知点A(2,3),求关于点P(1,1)的对称点B()。分析:利用点关于点对称的几何特性,直接应用中点坐标公式求解。解:设点A(2,3)关于点P(1,1)的对称点为B(),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解得所以点A关于点P(1,1)的对称点为B(4,1)。评注: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解完之后,要返回去验证,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例2 :求直线关于点P(2,1)对称的直线l的方程。分析:由已知

13、条件可得出所求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可设所求直线方程为。解:由直线l与平行,故设直线l方程为。由已知可得,点P到两条直线距离相等,得解得,或(舍)。则直线l的方程为评注:充分利用直线关于点对称的特性:对称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且点P到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几何图形特性的灵活运用,可为解题寻找一些简捷途径。此题还可在直线上取两个特殊点,并分别求其关于点P(2,1)的对称点,这两个对称点的连线即为所求直线。例3 :求点A(2,2)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坐标。利用点关于直线对称的性质求解。解法1(利用中点转移法):设点A(2,2)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A(),则直线AA与已知直线垂直,故可设直线AA方程为,把A(

14、2,2)坐标代入,可求得。直线AA方程为。由方程组解得AA中点M。由中点坐标公式得,解得所求的对称点坐标为(1,4)。评注:解题时,有时可先通过求中间量,再利用中间量求解结果。分析:设B(a,b)是A(2,2)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则直线AB与l垂直,线段AB中点在直线上。解法2(相关点法):设B(a,b)是A(2,2)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根据直线AB与l垂直,线段AB中点在直线上,则有解得所求对称点的坐标为(1,4)。评注:中点在上;所求点与已知点的连线与垂直。例4 :求直线关于直线对称的直线l的方程。分析:设所求直线l上任一点为P(),利用“相关点法”求其对称点坐标,并将其对称点坐标代入直线方程进行求解。解:设所求直线l上任意一点P()()关于的对称点为Q(),则解得又因为点Q在上运动,则0。,解得。即直线l的方程为。评注:直线关于直线对称实质是点关于线的对称。此题还可在直线上任取一点(非两直线交点)并求其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则该对称点与两直线交点的连线便是所求对称直线。五、圆的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2、圆的一般方程:特别提醒:只有当时,方程才表示圆,圆心为,半径为的圆。常见圆的方程圆心在原点:;过原点:;圆心在轴上:;圆心在轴上:;圆心在轴上且过原点:;圆心在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