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算算”的整理与复习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327775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讲算算”的整理与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讲讲算算”的整理与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讲讲算算”的整理与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讲讲算算”的整理与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讲讲算算”的整理与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讲算算”的整理与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讲算算”的整理与复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讲算算”的整理与复习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 杨小艳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讲讲算算”。设计说明:针对讲讲算算(一)(二)(三)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讲讲算算的整理与复习。因为讲讲算算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我在本节课设计时,以闯关找智慧树的形式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能根据情境编加减法故事,学生会根据条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说清楚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计算,并学会整理和归纳知识,加法和减法计算的条件是什么。讲讲算算让学生体会到了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各种含义,讲讲算算是应用题的基础,在复习的同时,学生也巩固

2、了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教学目标:1.会根据情境,编加法、减法故事,列出算式并正确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2.能看清条件和问题,并想方法解决。3. 进一步认识加减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含义4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课程的人文价值。教学重点:1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各种含义。2能讲清图意,读懂文字,并根据条件,列式解答。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条件列算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贴纸 练习纸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录音)【大家好,我是智慧之星,欢迎来到生命岛,传说生命岛上有棵智慧树能让人变的更聪明,我们一起去找到它,好吗?但是我们要闯过三关,这三关

3、是“动物王国”,“果园”,“海底世界”,我们开始挑战吧!】二、复习与整理(一)、加法复习(动物王国)1.小鸟图说一说(原来有7只鸟,又飞来4只鸟,现在一共有几只鸟?)列算式?为什么做加法?11,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把这个算式补充完整。说说讲讲算算有哪几步?总结:讲讲算算四部曲:讲一讲、想一想、算一算、答一答揭示课题讲讲算算的整理与复习2.长颈鹿看图(6只小长颈鹿、3只大长颈鹿)编故事想一想并列算式解答。3.天鹅(原来有7只黑天鹅,飞来了6只黑天鹅,又飞来了2只白天鹅,现在一共有几只天鹅?)同桌说悄悄话请小搭档起来汇报4.总结 添加进来用加法,两者合并也用它,要求总数是多少,就用加法算出。(二)

4、、减法复习(果园)1.桔子 看情节,说故事(原来有12袋桔子,搬走了5袋桔子,还剩下几袋桔子?) 想一想解决方法 你是怎么计算的?2.梨 看图,收集数学信息(一袋装10个梨,已经装了6个) 根据问题(还差几个就可以装一袋了?)想办法解决 说说你的想法并列出算式。3.苹果说情节,提问题(原来有12个苹果,吃掉了2个,又吃掉了4个,现在还剩下几个苹果?)列出算式并正确计算4.总结:要求剩余用减法,要求部分也靠它。两者相差是多少,减法帮你算出它。三、应用拓展(海底世界)1.先读懂题目,再列式计算。有9条鱼,游过来6条鱼,又游走了3条鱼, 现在还有几条鱼?你要提醒大家什么?列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列?

5、2. 先读懂题目,再列式计算 有8只螃蟹,爬走了3只螃蟹,又爬走了2只螃蟹,一共爬走了几只螃蟹?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演一演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再次巩固 (原来有6只 水母,游来了5只水母,又游来了3只水母,一共游来了几只水母?)四、课堂总结1.反馈男女生比赛结果2.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五、独立练习用所学本领完成练习,并反馈第一关: 看图列算式。1. 2. = = 第二关:读懂题意,列算式解答。1.一共有14朵花,黄色的有8朵,红色的有几朵? 算式:= 答:红色的有 朵。2. 小胖吃掉了6个 ,还剩下5个 ,原来一共有几个 ?算式:= 答:原来一共有 个 。第三关:口头提问题,并列算式解答。车上

6、有12个人,上来了3个男孩,又上来了4个女孩, ?算式:每做对一题得一颗智慧之星哦! 附实践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和同行、专家的点评,我觉得这节课我的成功之处有:一是情境创设有趣。现在教学的例题不再是以往不可捉摸的、抽象、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应用题或文字题,已变成了各种形象生动、鲜活直观的生活情境。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所以我采用了在生命岛上找智慧树这个故事引入,通过闯“动物王国”,“果园”,“海底世界”这三关的形式进行教学,既完成了每个知识点的整理与复习,又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这使原本抽象的数学就变得生动有趣。这节课每

7、一个环节,我都设计了一首儿歌,帮助学生掌握。二是知识条理化。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我上的“讲讲算算的整理与复习”就是对“讲讲算算一”、 “讲讲算算二”、 “讲讲算算三”这三个知识点的整理与复习,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要讲清图意,会根据图意和条件列算式,所以把讲讲算算归纳为四步“讲一讲、想一想、算一算、答一答”,学生基本上都能按照这个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对于加减法的复习我也采用了比较形象的情境图的形式让学生体会“求总数用加法,求部分用减法”,学生基本上都能看情景图编故事,列算式,学生也都能用生活

8、化的语言去总结什么情况用加法计算,什么情况用减法计算。三是例题优化,逐步提升。复习范例应做到数量少、容量大、覆盖面广、启迪性强,最后要关注本质。我的整个习题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这样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给每个学生一个自我提升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所以我把加法的复习整理成“添加、合并、连加”,减法的复习整理成“求剩余、求部分、连减”,虽然例题不多,但容量很大,包含了加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通过“原来有7只鸟,又飞来4只鸟,现在一共有几只鸟?”和“搬桔子”,“装梨”等的练习,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最后一个环节“海底世界”中的例题(

9、原来有8只螃蟹,爬走了3只螃蟹,又爬走了2只螃蟹,一共爬走了几只螃蟹?),让学生深刻感悟到看清条件和问题的重要性,最后让学生演一演的方式,亲身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我觉得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一是学生通过练习后,形成条件反射,只要是飞走,游走就做减法,所以导致最后一个例题,很多人都出现了错误。应该让孩子学会逆向思维,要求什么,就想。二是例题类型重复。原来有8只螃蟹,爬走了3只螃蟹,又爬走了2只螃蟹,一共爬走了几只螃蟹?学生出现错误的情况下,如果出一个求“现在还剩下几只水母?”的例子会更好,能和螃蟹这题形成呼应,突出了读懂问题的重要性。总之,这节课从准备到教学,再到最后的反思,让我收获很多,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更好的运用到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去。(杨小艳)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