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过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32265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类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类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过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过 程。当初人们确认地球的形状为圆球形,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进步,有 人比喻为第一级近似。到 18 世纪末,人们普遍认识到地球为极轴方 向扁缩的椭球,这是第二级近似。为了数学上计算方便,来代表地球 的形状。所谓旋转椭球体是将一个椭圆以它的短轴为轴旋转而成的球 体。地球因自转而变扁,这符合逻辑和事实,但地球不是流体,所以 旋转椭球体的光滑表面并不完全和地球真实形状一致。地球表面有大 陆和海洋,地势有高有低,其形状是非常不规则的。后来通过重力测 量采用“大地水准体”(Geoid )这个概念来代表地球的形状,这是 第三级近似。大地水准体是指由平均海

2、面所封闭的球体形状。海面上的重力位 各处都是相等的,即海面在重力作用下是一个等位面,把这个等位面 延伸通过大陆,就形成一个封闭曲面,这个曲面叫大地水准面。由于 地球表面有 71为海洋所占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大地水准面 代表了地球的形状,而且这个面是一个实际存在的面。但它仍然是介 于旋转椭球体和地球真实形状之间的一个中间形态。近年来,由于人造卫星等空间技术的发展,大大地推动了关于地 球形状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数据。概括说来,有以下几个方 面的认识:(1) 大地水准面不是一个稳定的旋转椭球面,而是有地方隆起, 有地方凹陷,相差可达 100m 以上;(2) 地球赤道横截面不是正圆形,而是近

3、似椭圆形,长轴指向西 经 20 和东经 160方向,长短轴之差为 430m;(3) 赤道面不是地球的对称面,从包含南北极的垂直于赤道平面 的纵剖面来看,其形状与标准椭球体相比较,位于南极的南极大陆比 基准面凹进24m;而位于北极的没有大陆的北冰洋却高出基准面14 m。同时,从赤道到南纬60之间高出基准面,而从赤道到北纬45 之间低于基准面。用夸大了的比例尺来看,这一形状是一个近似“梨” 的形状。这一认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地球认识的一个新阶段。这种认 识说明地球的形状及反映这种形状的内部物质状态还未达到稳定平 衡状态。当然,今后卫星测量还必须结合大地测量、重力测量和天文 测量等综合手段,才能获得进一步精确的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