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32208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 -新课标下教学感想 襄樊市四十七中 刘国祥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思维教学”。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合理地组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发展。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是当前数学课改的必要举措。时代要求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个性和差异更要求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轻 而易举即可完成的。这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把他们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通过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点拨思维的技巧,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激起对知识的思维欲望。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2、1. 激发求知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空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愉悦地进入思维空间。如笔者在教学有关日历中数学这一问题时,先展示出准备好的日历,同时对学生说:“老师有特异功能,我不看日历,你们在一个竖列上圈出相邻的三个日期,把它们的和告诉老师,老师就能马上告诉你们这三天分别是几号!”有很多学生不相信,纷纷站起来告诉我某一竖列三个日期的和的结果,我都很快地作答。此时,同学们很惊讶地相互看着,吃惊问我:“老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确定日期的呢?难道你真的有特异功能吗?”此时,我马上反问:

3、“老师真的有特异功能吗?是否可通过数学思维的角度去考虑呢?”学生自然会窃窃私语,进入讨论。通过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非知不可的要求,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 2、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进入思维空间于促使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互相尊重、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不断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促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让他们觉得课堂上不仅仅是老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而是一个自己也能进入的表演空间。 3、点拨指导,使学生善于进入思维空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4、。学生的阅历浅,知识经验不够丰富,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渗透进对学习方法,特别是对思维角度、思维技巧的指导,使学生学得更为主动,更为深刻。如七年级数学“绝对值”这一节的习题中提到a的问题,因为在此之前并未学习字母表示数,所以学生难以理解。对此问题可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把这部分问题挪到下一章去做;二是引导学生对a选取不同的值试一试,从不同结果中去想,去探索,去归纳;或从绝对值的概念出发,利用数轴求有多少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等于a。第一种方法采取了回避困难的态度,这样做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养成,有悖于新教材的宗旨。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了第二种方法,对学生作适当的点拨,使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探索知识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学工作者,应给学生无限的空间,使他们肯进入、能进入、善进入思维空间,让他们畅想的思绪自由飞翔。 2014-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