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的基本笔画-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320797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楷书的基本笔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楷书的基本笔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楷书的基本笔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楷书的基本笔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楷书的基本笔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楷书的基本笔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楷书的基本笔画-教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硬笔书法社团教案楷书的基本笔画设计:图图楷书,又叫正楷、正书。楷书点画规整,构造端正,堪称书体中的楷模。由于楷书规范、易认、实用,因此被称为中国中文的原则书体。学习书法须从楷书学起,以楷书为基本,然后学习其他书体。笔画是构成中文的最小单位。写楷书的时候,由起笔到收笔这一动作在纸上所形成的点或线,就叫“一笔”或“一画”,通称“笔画”。中文重要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八种基本笔画,在这八种基本笔画的基本上又演变出多种复合笔画(复杂笔画、组合笔画)。要写好楷书字,必须从笔画开始,掌握笔画的形态和写法。如果把一种字当作是一部组合巧妙的“机器”的话,那么笔画则是构成机器的“零件”,“零件”与否

2、精美,将直接关系到“机器”与否能正常运转。学习制作精美的“零件”不能单个独立地进行,而是要明确它在“机器”中的位置及其特定的形态。也就是说,学习基本笔画时,只有把它和有关字形结合起来才有实效。这样既可以熟透整个字的构造,又可以从中掌握笔画的写法,同步又能达到减少枯燥、激发爱好、增强信心的目的。一、点点画是中文里多种笔画的本源。横、竖、撇、捺等笔画都是点的延伸。写任何笔画的开始,均有“落笔成点”之说。同步点在字的搭配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点可觉得斜点、左侧点、撇点、挑点、左右点、相向点,相背点、上下点、两对点、合三点等十几种。1、斜点形态特点:斜点比较短小,它像飞溅的一滴水珠,也像掰开的一瓣大

3、蒜,还像切一部分的西瓜子。它的上端尖细,下端圆粗。也有人将其概括为:头尖、身肥、尾圆、背弯、腹平。斜点是倾斜的,与法中称点为“侧”,意即写点时应侧势斜落点。书写技法:空中落笔,从左上方向右下方,由轻到重,顿笔而成。注意书写时要有行笔过程,不可太过于忽然。要一次写成,不能重描。败笔分析:在书写中往往会浮现下列败笔:火柴棍:线条平直无粗细变化,平均用力运笔无轻重变化所致。弯弓:线条弯曲如弓状,动笔方向不对所致;钓鱼钩:其开关如钓鱼钩,末端带笔向上所致:逗号:其形状似标点符号中的逗号,用笔力度不当所致辞(先重后轻)例字分析:(例字的笔画均用田字格来定位,下同):“文”:第一笔点写在横中线的上方竖中线

4、的中间,在斜点的左下方起笔写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并且右边稍高一点儿,要使斜点的中心对准长横的中点。在斜点收笔的下方起笔写撇,撇的弯度稍大。最后在长横的(左端)稍下处写捺,要写得舒展些,并且使撇与捺的交点与长横的中点在同一条垂直线上。2、斜长点形态特点:斜长点的形态同斜点差不多,只是要比斜点长些。可以看作是斜点的延长,它的形态为:上尖下圆,上细下粗,倾斜。斜长点亦可称为“反捺”或“捺点”。书写技法:写法与斜点大体相似,只是在起笔后行笔的时间、距离要稍长些。同步其书写速度自然也要比斜点慢某些。败笔分析:基本同斜点。例字分析:“不”:先写长横,在长横的中点稍偏右处起笔写撇,收笔在左下格内:在对准长横

5、中点下方的撇上起笔写竖(贴近竖中线的左边一点),竖可稍穿透撇。最后在撇与竖交点的右下方写斜长点。竖的末端要比撇、斜长点的末端稍低一点。3、左侧点形态特点::左侧点的形态与斜点有些相似,笔画较短小,头尖尾圆身肥。它与斜点的倾斜方向正好相反,它是向左下倾斜,并且倾斜角度较大,一般为70度左右。左侧点在印刷楷体中是略向右弯,而在庞体中除了向右弯外,尚有一种形态,即斜点的反方向形态,向左弯,且弯度稍大。书写技法:空中落笔,从右上方向左下方,由轻到重,向左(或向右)弧形运笔,稍顿后即收笔。败笔分析:撇点:运笔先重后轻所致。弯弓:弧度太大,运笔方向不对;火柴棍:运笔没有弯度所致。例字分析:“小”其左为左侧

6、点。在竖中线上起笔写竖钩,不可太长。在竖钩的中点稍偏上的左、右两侧写左、右点,两点之间的距离要合适(不可离得太近),并且要使之对称、呼应。4、撇点形态特点:撇点较短小,像某些动物(如老虎)的牙齿。它上部较粗,末端尖细,向左微弯,全心倾斜角度为4度左右。书写技法:以写斜点状落笔并稍顿,然后转而向左下方行笔,由重到轻,由慢到快撇出。败笔举例:收笔未出锋;起笔太过形成拐角状;落笔方向不对形成直接右上左下方向。5、左右点形态特点:左右点是点的组合、左边为左侧点,右边为斜点,两点的上下两端基本上齐平,并且左右对称、呼应。书写技法:左边为左侧点,就是下笔后向左下方轻轻一按;右边为斜点(技法同上面的斜点)。

7、规定左右对称、呼应。例字分析:“小”同上、相向点形态特点::相向点也是点的组合、它由左边的仰点和右边的撇点组合而成。左右排列,上下大体齐平、并且左右对称、呼应。书写技法:左边为仰点、下笔后向右上方挑;右边为撇点技法同上面的撇点,左右对称,呼应。例字分析:“平”相向点在其上部。先在上半格的上方写短横,然后在短横的上面写相向点,相向点的左右宽度比上横略宽一点。第四笔为长横,写在横中线上,上下两横的间距不可过大,最后一笔“竖”在第一笔“横”的中点处起笔,写在竖中线上,使竖画穿过长横的中点。“火”:先写仰点,然后在仰点的右上方起笔写“竖撇”,其弧度(弯度)较大些。第三笔撇点,在“竖撇”起笔的右下方起笔

8、,与左边的“仰点”对称、呼应。第四笔捺,在“竖撇”的中点处下笔,收笔处和左边的撇尖基本上齐平。7、相背点形态特点:相背点由撇点和斜点构成。它的整体呈上合下开状,与相向点的上开下合正好相反。相背点一般出目前字的下部,两点既可以写成上下基本齐平,也可以写成左点略高于右点,两点之间平衡、对称。书写技法:左撇点,右边是斜点(技法同上面的撇点、斜点)注意两点之间平衡、对称。二、横在八种基本笔画中,横画应用最多。横在一种字中起横梁作用,是保持字水平稳定的重要笔画。由于视觉和审美需要,横画一般呈左低右高状,因此我们平常所说的“横平”只是视觉上的平,而决非真正的水平。相反,如果把横画写成水平,反给人向右下倾斜

9、之感。横画一般可分为长横、短横、斜横等几种。、长横形态特点:长横比较长,它的起笔和收笔部分稍粗,行笔部分稍细;长横呈左低右高状,与水平线的夹角约为3-度。书写技法:下笔稍重,然后略提笔顺势向右轻快运笔,取势左低右高,行笔至末端再向右下方顿笔作收。力度:重轻-重,速度:慢快慢。败笔分析:火柴棍:运笔粗细无变化,由于运笔平拖,起、收笔未顿所致。波浪;其状似波浪起伏,起、收笔过于夸张所致。例字分析:“二”第一笔是短横,写完短横之后,在其下面写长横,使上下的两横中点在同一垂直线上,且两横基本平行。2、短横形态特点:短横较短,其形态与长横有两点不同:一是短,二是收笔无顿笔。书写技法:下笔轻按,然后向右行

10、笔,至末端停笔作收。收笔时不顿笔,动笔略快。例字分析:“三”:第一、二画均为短横,要写的上长而下略短,最后一笔为长横,要比上面的短横长(约为其两倍),三横之间的距离要均匀。3、斜横斜横除了斜度稍大(30度左右),其他特点与长横相似。例字:“七”三、竖竖在一种字中起支柱作用,因此要写的正直不歪,尽量作到垂直,挺拔有力。王羲之说:“竖如森林之乔木”,指竖画要写出劲健有力,这样字才干不失重心而平稳。竖可分为悬针竖、垂露竖和短中竖三种。1、 悬针竖形态特点:悬针竖像一根悬垂的钢针。它比较长,起笔部分较粗,收笔出锋,中间行笔部分粗细较均匀。它是垂直的,和水平线成9度角。书写技法:起笔向右下顿笔,然后转而

11、向下运笔,中间行笔稍缓慢,待到末端收笔出锋时要直下略快,轻快的提笔出锋,空中收笔。力度:重-轻。速度:慢-快。败笔分析: 火柴棍:起笔未顿笔,收笔未出锋所致。 拐杖:起笔过大所致。 鼠尾:向下运笔时速度过快,力度太轻所致。例字分析:“中”:第一笔为短竖,要写得向右斜一点儿,第二笔横折写在中线以上,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整个“口”要写得扁一昆,然后在扁口的上方竖中线上起笔写悬针竖,要使悬针竖从扁口的上下两横中点穿过,并使竖被口分割后上短下长。“丰”:从上到下依次写完三横之后写竖,第一、二笔为短横,第三笔则是长横,三横之间的距离要均匀,要使竖从三横的中点穿过,竖被三横分割后也是上短下长。2、 垂露

12、竖形态特点::垂露竖的形态与悬针竖差不多,只有一点不同的是垂露竖的末端比较粗,像一颗下垂的露水。书写技法:其起笔、行笔同悬针竖,只是收笔时要顿笔。垂露竖为纸上收笔。力度:重-轻-重,速度:慢-稍快-慢。败笔分析: 火柴棍:起笔未顿笔,收笔未出锋所致。 拐杖:起笔过大所致。 悬针竖:收笔出锋。例字分析:“干”:第一笔为短横,写在上半格中间,第二笔长横要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垂露竖写在竖中线上,要从两横的中点穿过。“个”先写斜撇,在撇的中点靠上处起笔写捺,撇与捺要写的舒展些,其夹角也应大些,最后在撇与捺的交接点稍下处起笔写垂露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竖画不适宜写太长。3、 短中竖形态特点::把悬针竖或

13、垂露竖从下面截去一部分即为短中竖,短中竖短粗有力。书写技法:起笔同悬针竖、垂露竖,然后转而向下快而有力地运笔后收笔。例字分析:“上”先写竖后写短横,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短横在竖的中点偏上起笔,最后写长横。“正”:先写短横,在短横的中点处起笔写短竖,在短竖的中点起笔写短横(其收笔与第一笔短横的收笔基本齐平),在第一种短横起笔下方写短竖,最后是长横。四、撇撇画是左下方伸展的一笔。它的形态变化多样(长短变化,斜度变化、弯度变化、粗细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都要注意体现其姿态舒展的特点。撇画首尾粗细的变化不可太忽然,弧度也要合适。好的撇画,既有兰叶般的飘逸,又有象牙般的坚实。撇可以分为短撇、竖撇、斜撇和

14、平撇。1、 短撇形态特点::短撇像一把锋利的短刀。它比较短,起笔部分较粗,收笔出锋。短撇是倾斜的(约5度左右),并且稍微有点弧度。书写技法:下笔向右下方顿笔,然后转而向左下方由重到轻、由慢到快的撇出。行笔要迅速有力,并且要把力送究竟,转腕提笔作收。败笔分析: 钉头:起笔顿笔过大并且回笔所致; 拐棍:起笔顿笔过长; 弯弓:弧度过大所致; 火柴棍:起笔顿笔,收笔未出锋所致。例字分析:“仁”:左窄右宽型构造。先写单人旁的短撇,在其中点起笔写短竖,两比画的长度差不多。在短撇起笔的右下方写短横,在接近短竖中点偏下处起笔写长横。“生”:先写短撇,在其中点起笔写短横,在短横下面写第二个短横(比第一横稍短些)

15、,在第一种横画的中点上方起笔写竖,写在坚中线上。最后在第二个短横下面写长横,三横间的距离要均匀。竖画要穿过在个横画的中点。2、 竖撇形态特点:竖撇比短撇长,它的起笔部分较粗,收笔出锋。其上部(约点三分之二)较竖直,下部较弯曲,弧度较大,并且有一定斜度(45度度左右)。书写技法:起笔向右下作顿后顺势向下,由重到轻缓缓行笔,行到三分之二处向左向下轻快地撇出,出锋时要送力到撇尖。其转折处须写得圆转某些。 火柴棍:下部没有弯曲,有竖无撇所致; 折断:转折处太生硬,不够圆曲所致; 弯弓:弯曲过度所致;例字分析:“月”:月字为细长形。在接近竖中线处写竖撇,第二笔横折钩的起笔在竖撇起笔稍右处,横要写短。横折钩的折要稍向左收点儿,里面的两短横应靠上写,并且要靠左闪右,上面的两个间距要基本均匀。3、 斜撇形态特点:斜撇的形态像风中的柳枝。它比较长,弯度也比短撇稍大些,其姿态十分舒展。其她特点与短撇相似。书写技法:下笔稍用力作顿,然后转而向左下由重到轻、由慢到快地撇出。注意行笔之中可以略慢些,今明两年接近出锋时则要加快动笔速度。败笔分析:同短撇例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