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320721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动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推动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推动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推动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推动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动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动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动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之管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牢 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力度, 取决于我们深化改革推进发展的步伐。这也完全符合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实际。促进地 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必须正视地方志事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改革创 新为动力,立足本地、放眼全国、把握大局,积极吸收借鉴各地地方志工作的经验做 法,善于分析研究新阶段地方志工作发生的新变化、出现的新问题、面临的新任务, 采取切实可行、积极有效的措施办法,不断开创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一、努力在构建地方志事业全新格局上实现转型升级当前

2、,地方志事业发展面临的发展机遇主要有:地方志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地方志工作迎来了千载难 逢的发展机遇;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文化投入的不断增加、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为地方志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地方志工作由制度化进入法制化轨道,赋予地方 志工作机构明确的法定职能,为推进地方志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法律法规保障;源远 流长的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然成为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倾力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平凉特色文 化名市建设和“平凉智慧城市”建设,都要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强化文化遗产

3、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这又为发展繁荣地方志文化事业提供了良好机遇。再加之新时 期大规模首轮修志基本始于上世纪80 年代,大体结束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现正处在二轮志编修阶段,经过 30 多年的探索实践,地方志工作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总体上已经形成了新的工作格局。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善于在新的格局下思考、谋划、安排、推进地方志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强化 三个认识”:一是强化地方志工作不再是单一或专项工作,而是一业为主、多业并举、 全面发展的事业的认识。过去,大多数地方的地方志工作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编 纂志书,后来接管了综合年鉴的编辑出版,很长一段时间里工作性质单一,

4、工作领域狭窄,工作格局有限,被称作“一(志书)两、(志书和年鉴)本书”。而现今,在全国范围内,地方志工作已经形成了志书、年鉴、资料库、方志馆、地情网和开发利用 “六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加上方志刊物、方志学(协)会、方志理论研究,又被概括为“九位一体”。 无论是“六位一体”,还是“九位一体”,这都说明地方志工作格局已经发生转型。面对这一转型,我们必须积极适应、全力顺应,做到与时俱进,尽快 实现思想和工作的提升,达到转型升级。要破除地方志全部工作就是编书出书、就是 编纂志书和鉴书的陈旧观念,摈弃干其他工作就是不务正业的错误认识,在做大做强 志鉴主业的基础上,按照志、鉴、库、馆、网、刊、会、研、用“

5、大方志”格局来布 局谋篇、整体推进,在方志的舞台上干出一番事业。二是强化地方志工作不再是临时 性、一次性、阶段性工作,而是需要世世代代、连续不断进行的经常性、持续性工作 的认识。一轮志修编工作基本结束后,国家立即启动了二轮志编纂,并明确规定今后20 年左右修编一次,还要求在本轮志编修期间适时启动下一轮志的资料长编工作。 此外,由于年鉴及库、馆、网、刊、会、研、用等工作的展开,地方志工作内容越来 越丰富,工作节奏越来越紧凑,日常性、年度性、阶段性工作有机结合,经常性、持 续性特征日益显现。为此,我们必须破除临时思想和短期行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维意识,注重谋划中长期发展,并将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6、总体规划,确保地方志事 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强化地方志不再是可做可不做或做多少算多少的自选动作、软任 务,而是必须做、必须做好的规定动作、刚性任务的认识。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 的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地方志工作从此进入了依法修志的新阶段。条例明确规 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地方志工作 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主管本 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这说明,各级政府有责任设立地方志工作机构,并且要给 与该机构相应的级别、职责、编制、经费。条例的出台,使各级政府做好地方志 工作的责任更加明确,使各级地方志机构的职责更加清晰。

7、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开展工 作,不折不扣地履行使命。二、努力在构建地方志事业全新文化产品生产方式上实现转型升级目前,全国出版第一轮省市县三级志书5800 余部,第二轮三级志书 370 余部, 编纂部门志、专业志、行业志、山水名胜古迹志16000余部,乡镇村志 2000余部, 地情书 6000余部,编辑年鉴2000 余种,整理历代方志2000余部。这无疑是一项 辉煌的成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更是一个基础、一个开端,也是新时期地方志工作 向高质量和高效益事业发展转变的基本前提。我们不仅要看已经生产出的地方志文化 产品的数量,更要看地方志产品质量;不仅要看政治观点是否正确,还要看史实的准 确性、布局的合

8、理性、体例的规范性、文字的简洁性、要素的齐全性和编纂的严谨性; 还要看地方志这种品牌性很强的资源和产品是否已经走出深闺,为社会广泛接纳,在 经济社会发展的舞台上发挥出应有的影响力?客观地讲,地方志文化产品的生产尚未走出重数量、赶进度、粗放经营、资源浪费、低质低效的发展模式。因此,必须做到“三抓”:一要抓精品。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必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进度服 从质量,严把资料关、体例关、史实关、保密关和审核关。志稿形成后,要仔细推敲, 反复打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认真加以修改完善,不能因为赶进度、急于出版而 降低志书的质量标准,更不能为限期完成任务而草率收场,使质量不高甚至粗制滥造 的志书

9、出版发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制定出台的关于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的若干 意见和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就是针对目前业已出现的某些重进度、轻质量的不 良苗头,从总体上对提高志书质量提出的统一标准和要求。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些意见 和规定尤其是借助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来推动方志产品质量的管理,组织实施 精品工程,多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佳志、良志、传世之志 二要抓活动。活动 也是产品。地方志文化活动有着传统地方志文化产品不可媲比的社会吸引力和影响力。 除了地方志界的学术研讨活动外,我们要更加重视策划组织一些体现地方志特点、发 挥地方志优势,便于各方参与、助力地方发展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如围绕建党、建国、 建市等

10、重大节点开展的宣传纪念活动,志鉴书籍走进社区活动,以及配合地域精神提 炼和弘扬、地方形象对外宣传推广、先进模范人物评选、招商引资、城市建设、会展 旅游、抗灾救灾等开展的活动。三要抓传播。要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互利合作,善 于运用大众传媒宣传地方志工作知识和成果,推介地方志资源,放大地方志声音。要 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地方志信息转化为电子书、网络版等社会喜闻乐见的载体 形式,通过地方志馆、网站等平台,广泛提供给社会共享。还要以志书资料为基础, 参与创作文学作品,制作电影、电视剧。三、努力在构建地方志事业全新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上实现转型升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地方志工作机构要履行组织、

11、指导、督促和 检查地方志工作,拟定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 鉴,搜集保存地方志文献资料、组织整理旧志和推动方志理论研究,组织开发利用地 方志资源五个职责。这就标志着地方志部门已经由修志单位、志鉴编纂单位向地方志 工作机构转变。与此相适应,地方志工作的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也随之转变,必须靠 “提高四个能力”来适应:一要提高 “管”“办”结合的能力。在组织实施好本级工 作的同时,重视抓好对有关部门和下级机构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二要提高运用规划推 进工作的能力。认真做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以规划的制定和落实执行好法律法规, 同时以规划明确地方志机构的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和配套

12、经费,让管理者和执行者有 章可循,不因人事变化和工作重心的转移而兴废 三要提高依法督促工作落实的能力。 依法敦促地方政府负责人和有关部门履行修志职责,依法向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 单位、其他组织及个人征集地方志资料,依法严格审查验收志书、保证志书质量,依 法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四要提高应用激励引导机制的能力。定期开展地方志先进集 体和个人的评选表彰,开展志鉴评奖和质量评比,开展地情开发利用成果展览和作品 评优评奖,不断增强地方志工作队伍的自豪感、责任感,充分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积极 性。四、努力在构建地方志事业全新工作力量上实现转型升级传统的地方志工作组织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封闭式组织结构。为了某部

13、志书的编纂,当事者就组织一个编纂班子,这个班子一旦组建完毕,就独自承担起编纂的职责,等到这本书编纂完成班子也就自然解散。这一直是历代志书编纂工作班子组建、力量 组织沿用的模式。现在,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地方志工作机构的要求,这是因为现 在对地方志工作机构的职能已经有了十分明确的规定,不履行到位就是渎职失职,但 很多工作又仅靠地方志工作机构在自己内部就难以完成。因此,地方志机构只有转变 组织方式,从闭门修志转变到开门修志,统筹协调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 建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开放性、整合型工作队伍和力量,才能圆满完成工作任 务。一要注重“点”的建设 “点”就是地方志人才队伍。在

14、采用封闭编纂模式的时 候,主事的地方主官都用延聘的办法,从社会上选择那些有德才的人士来担任编纂工 作,事竣人散,是一种因事择人的人才选用模式,不承当培养的职责。地方志工作机 构实行常设之后,特别是随着依法修志、开放式管理、强化服务功能之后,地方志工 作机构要代表地方政府履行地方志工作职责,开展多方面的工作,对地方志工作者的 要求大大提高,单靠面向社会选用的人才工作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到 了这个时候,地方志机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长期担负或者部分担负起过去由地方主 官履行的修志职责,如果没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决断能力就不能胜任岗位要求,在制 定和落实编纂方案、实施项目管理、确保编纂质量等

15、方面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地方志工作机构要转变人才选用模式为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教育和奖励人才工 作制度,加强对专业修志人员定的期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按照志书编纂、年鉴编辑、 地情开发管理的方向,依据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服务型的标准,建立一支具有 一定专业和理论功底、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地方志常备力量。二要注重“线”的建设。 “线”,就是地方志战线。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指导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建立专 兼职地方志工作队伍,负责开展本地本部门的地方志工作。同时,通过举办业务培训、成果展览、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整条战线的战斗力、凝聚力。三要注重“面”的建设。要学会从“大地方志”的理念来理

16、解“地方志人”的概念,从而在更广泛的 意义上推进方志力量建设。这样的“地方志人”,既包括从事地方志编纂的各专门机 构的组织者、领导者、行政管理者、编纂人员和地方志学家,也包括各种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文化机构、新闻单位及其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热心者、爱好者、研究者。为此,我们要注重培育和建立多种载体和平台,比如传统的编辑出版地方志刊物、建 立地方志学会,比如现代的地方志馆、地情信息网站、地情研究会,打破专业和区域 界限,鼓励和吸纳社会各界学有专长的人员以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地方志工作。此外, 制定管理办法,设立专项资金,确定重点项目,扶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地方志资源开 发利用,更是一种行之有效、值得推广的做法。五、努力在构建地方志事业既能垂鉴后世更能服务当代社会全新功能上实现转型升级对地方志功用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演进而有所变化的 最初的地方志是 顺应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功能主要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