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9寓言两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320106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9寓言两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9寓言两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9寓言两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9寓言两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9寓言两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9寓言两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9寓言两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9 寓言两则课 型精读第 几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三维)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教学方法与手段朗读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法;多媒体课件 使 用 教材的构想课题“亡羊”与“补牢”的分开,把故事的起因与结果一下子立体地呈现给学生,成为老师教、学生学的主线。围绕于此,设计一个中心问题:从亡羊到补牢这一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2、?学生读故事、思考、发现、交流、分角色表演朗读对话部分,体会邻居对养羊人的关心和养羊人对丢羊这件事的态度。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学活动课堂变化处理及主要环节的效果一、复习巩固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二、预习自学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习,教师行间巡视,初步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并对学困生给予帮助和鼓励。知识强化站会读词语寓言窟窿劝告软硬狼群法则后悔盘缠叼走街坊(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探究俱乐部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2.概括主要

3、内容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三、小组合作,讨论释疑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地针对预习内容进行合作交流,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的疑难点,困惑处。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小组探究时组长负责组织,组员轮流发表看法,别人说时要认真倾听,有不同意见等别人说完再发表。)四、展示点拨,总结升华(一)羊圈破了个

4、窟窿。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3引导评议,齐读。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

5、、动作来表现。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8讨论交流:(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五、当堂检测,过关反馈出示课堂检测题,引导学生

6、当堂检测。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项目检测内容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当堂达标测试一、读一读,写一写。k long qun go pn chn yng jun( ) ( ) ( ) ( )dio zu hu hu y yn yun zh( ) ( ) ( ) ( )二、读一读,填一填。qun jun zh zh修羊圈( ) 一只( )羊小圆圈( ) 只( )有zun zun ho ho钻( )石 好( )学钻( )进去 好( )书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 板书设计想法 已经丢后悔亡羊补牢做法不补赶快堵(未为迟也)结果又少再没丢作业设计1比一比再组词悔( )

7、叼屈隆梅( )叨窟窿2背诵这则寓言。3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教学后记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9 寓言两则课 型精读第 几课 时2课时教学目标(三维)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十个汉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知道要听众朋友的提醒和忠告。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南辕北辙故事内容,认识其中的道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朗读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法;多媒体课件 使 用 教材的构想从人物的对话的过程中和文章结尾的点睛这笔中,学生自然会明白其中的寓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

8、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则寓言常用来比喻行动和目的是相反的。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学活动课堂变化处理及主要环节的效果一、复习巩固同学们,我们读过很多成语故事,谁能讲给大家听呢? 揭示课题:今天,我和同学们合作,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南辕北辙 请学生观看动画片南辕北辙问:动画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预习自学知识强化站:1. 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检查学生识字的情况:(小组选代表发言) 我们小组发现“辕”和“辙”都有车字旁,表示和车有关系。 我们小组发现“固”很有趣,古表示它的读音,大口框表示它的意思是非常结实,可

9、以组成“坚固”、“牢固”。 我们小组发现“驾驶”都是形声字,“马”表示意思,“加”、“史”表示字的读音。“奔驰”这两个字我在电视广告上见过。我们小组给“恳”找了很多朋友:“跟”“根”“很”“狠”2.我们要想解决刚才的问题弄清到底是谁不明白,就应该弄清季梁跟朋友说了什么,我们该怎样来读他们的对话呢?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学生评价(可以反复读或老师范读)4.出示词语:行驶、奔驰、不解、诚恳、固执己见。学生认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诚恳、固执己见等词语。”不解:不理解,不明白。诚恳:非常真诚。(学生自己的语言)固执己见:别人的话都不听,只知道坚持自己的想法,(学生自己的话)5.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

10、读书,并讨论刚才的问题。三、小组合作,讨论释疑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地针对预习内容进行合作交流,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的疑难点,困惑处。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小组推荐一人:不是季梁不明白,是车上的朋友不明白。因为通过读书我们知道,是季梁告诉这个朋友去楚国应该往南走,往北走错了。所以,是车上的朋友不明白。2. 通过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我明白了:我们要听别人的劝告。我补充:如果别人说的对,我们就要听别人的劝告。体会寓意:通过学习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四、展示点拨,总结升华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下面我们跨越时空,飞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我们把这个故

11、事演一演吧!(学生分角色表演)假如季梁的朋友们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如果自己做错了事情,朋友给你指出来,你就要及时的改过来,不要太固执了。做事情之前要想清楚,如果方向错了,就永远不会把事情做好。五、当堂检测,过关反馈出示课堂检测题,引导学生当堂检测。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项目检测内容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当堂达标测试一、比一比,组词语。寓( ) 悔( ) 狼( )遇( ) 梅( ) 猪( )盘( ) 叼( ) 硬( )盆( ) 叨( ) 便( )二、选一选,填一填。牢:A.养牲畜的圈;B.监狱;C.坚固,牢固。1.我读过了亡羊补牢( )这个故事。2.老师的话牢( )记在我的心中。3.武警战士监守牢房( ),决不让一个罪犯逃掉。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 板书设计南辕北辙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往北驶楚国(南)离楚国越远作业设计 1把南辕北辙故事讲给别人听。 2搜集古代寓言故事。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