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31851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地基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地基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地基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地基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基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施工组织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题 目:职院信息楼复合地基处理施工组织设计1 工程概况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楼工程位于市石景山区,场地东临实验楼,西临综合楼,南临经济楼,北临女生宿舍。拟建建筑物采用砖混结构体系,正负0.000标高为45.1248.23。本次施工对象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楼,共计5层。(见附图 1) 依据本次工程各单体的岩土勘察报告和上述设计要求,根据基础埋深的不同,其天然地基承载力分别为60kPa,100kPa和130kPa,均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因此采用振动沉管复振法进行复合地基处理。2 工程地质概况2.1 拟建场地地貌,地形及地物条件 拟建场地所处的地貌为市石景山区地段,气候属于暖湿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多

2、年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81.6mm,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多年的年蒸发量为1963.0mm,多年平均气温为11.7,平原地区标准冻结深度为0.80m。拟建场地地形较平坦,勘探钻孔处现状地面标高范围为44.9746.36m。2.2 工程地层情况 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的综合分析,在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最大勘探深度范围内(24.00m)的地层,按成因年代可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淀层,一般第四纪沉淀层和白纪风化岩层四类,按岩性及工程特性又可划分为8个大层及其亚层,这里的概述如下:场地表层分布主要为人工堆积的素填土1层,杂填土1层。本层层厚为0.703.2

3、0m,层底标高介于42.7545.40之间。 人工堆积层以下为新近沉积的粉质粘土粘质粉土2层,重粉质粘土粘土2层。本层及夹层层厚为0.603.30m,平均层厚为2.31m。层顶标高介于40.2742.90m之间。新近沉积层以下为一般第四纪沉积层,包括:粘质粉土砂质粉土3层,粉质粘土3层,重粉质粘土粘土3层;粉质粘土4层,粘质粉土4层,重粉质粘土4层;粉质粘土5层,粘土重粉质粘土5层;砂砾粗砂6层,卵石碎石6层。一般第四纪沉淀地层以下白垩纪的全风化泥灰岩7层,强风化泥灰岩8层。2.3 地下水位情况2.3.1 勘探时地下水位实测情况及地下水的动态类型依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钻探期间各钻孔均见地

4、下水,钻探深度范围内见又两层地下水。第一层为潜水,初见水位埋深5.009.80m,静止水位埋深3.106.80m,绝对标高为39.0142.08m。第二层为承压水,静置水位埋深13.2014.90m,绝对标高30.3532.37m。潜水的动态变化规律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每年79月份为大气降水的丰水期,地下水位自7月份开始上升,910月份达到当年最高水位,随后逐步下降,至次年的6月份达到当年的最低水位,平均年变幅约为23m。潜水的天然动态类型属于入渗蒸发,径流型,以大气降水,上下水管泄露及地下径流为主要补给源,受季节变化及附近场地施工降水影响较大。场区内的承压水天然动态类型属于入渗径流型,主要是

5、接受侧向径流及越流补给,并以侧向径流,越流为排泄方式,其水位年变化幅度一般为2m左右。2.3.2 历史最高水位拟建场区记录的历史最高水位曾接近自然地面,近35年期间最高地下水位埋深约在地表以下1.01.5m。2.3.3 地下水腐蚀性本场地分布的第一层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均无腐蚀性,但在干湿交替作用下,水中的cl离子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根据本次勘察资料及周边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拟建场地不存在影响场地整体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拟建物抗震要求一般。拟建场地内各地层成层性好,纵向和横向分布变化不大,判定该场地地基土为均匀地基。2.4 场区土层物理力学特性 从本工程各单体楼座的岩土勘察报

6、告所揭示的地层来看,在其基础以下主要受力层内的土体均为以粘性土为主的软地层,其最大的特点是软土层厚,压缩模量低,从而会导致天然地基沉降变形量过大,具体各土层的物理力学特性见下表 :2-1 各单体土层物理力学特性综合统计表(平均值)土层编号 岩性天然密度/(g/cm3)孔隙比e液性指数 IL 压缩模量E/MPa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kpaPz Pz+100Pz Pz+200粉质粘土 粉质粉土 1.95 0.710.33 5.03 6.02 40- 1001重粉质粘土 粘土 1.90 0.790.48 4.11 4.86 30-

7、90粉质粘土 砂质粉土 1.98 0.680.52 7.63 9.15 50- 1601粉质粘土 1.98 0.720.46 4.72 5.62 40- 1302重粉质粘土粘土 1.93 0.850.73 4.97 6.03 35- 120粉质粘土 1.97 0.73 0.5 5.396.43 40- 1501粘质粉土 2.01 0.65 0.5 8.159.69 50- 1602重粉质粘土 1.96 0.75 0.28 4.815.59 40- 130粉质粘土 1.98 0.72 0.44 6.197.06 50- 1601粘土重粉质粘土 1.89 0.92 0.52 5.786.49 45

8、- 150粗砂- 30(经验) 70 800 2301卵石碎石- 40(经验) 100 2000 300泥灰岩- 15(经验) 70 1000 220泥灰岩- 50(经验) 80 1800 3003 编制依据3.1 国家及行业规范、规程 (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623-2001 (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00-2001 (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T50208-2001 (4)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208-2001 (5)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T50204-2002 (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3.2 市

9、颁布的评定标准 (1) 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京建施20031号) (2) 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容卫生标准(京建施20032号) (3) 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环境保护标准(京建施20033号) (4) 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DBJO1-72-2003) (5)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程(DBJO1-81-2004)3.3 本工程费相关信息 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招标文件 市工程勘探有限公司和*规划设计院提供的职院信息楼第1期工 程岩土勘探报告 甲方提供的由建筑师事务所负责设计的蹦出相关图纸 地基处理设计方案(主要设计方案下表) 楼号 桩径/mm 桩长/m桩间距/mm

10、建议钻孔施工方法 完成人 信息楼 650 18.01.60x1.60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郭潍嘉 信息楼 650 18.01.60x1.60 锤击法 于辉 信息楼 650 18.01.60x1.60振动沉管法复振法 任利慧 信息楼 650 18.01.60x1.60 长螺旋法 印西 信息楼 650 18.01.60x1.60振挤法(振动沉管法) 黄全有 信息楼 650 18.01.60x1.60 复打沉管桩李贺 3-1 建筑工程1333班 地基处理施工组织设计表4 施工设计4.1 振动沉管复振碎石桩 介绍 使用振动打桩机将带有特制桩尖的钢制桩管打入土层中至设计深度,然后灌入碎石慢慢振动提钻,即成桩

11、。在第一个桩孔内重复沉管成孔并灌入碎石的这种方法为振动沉管复振碎石桩 优点 可以加固砂土、粉土、软土地基等,也可以使地基的承载力增加,沉载量减少,防止地震液化的发生,同时亦可用于增大软弱性土的整体稳定性,穿透力强。此外,还可以改善施工条件,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有着广发你发的应用前景。 缺点 侧挤能力及桩体挤密能力稍低,成孔的最大深度受到沉管机桩架高度的限制,一般不超过8米。4.2 锤击碎石桩 介绍 锤击岁碎石桩就是利用各种桩锤(包括落锤、蒸汽锤、柴油锤、液压锤和振动锤等)的反复跳动冲击力和桩体的自重,克服桩身的侧壁摩阻力和桩端土层的阻力,将桩体沉到设计标高的一种施工方法。 优点 施工简

12、单、施工质量易控制、工期短、在相同土层地质条件下单桩承载力最高、造价低等优点。 缺点 具有振动大、噪声高、扰民严重、在N30的砂层中沉桩困难等缺点,4.3 成桩法选择综合上述所说,由于施工所在地为学校,所以必须保证施工的绝对安全和学生正常上课,还有对环境卫生的要求严格控制,应尽量避免大型设备进入校园;又因为本公司在振动沉管法施工方面设备齐全,技术成熟,因此,我方决定采用振动沉管复振碎石桩作为施工方案。4.4 振动沉管复振碎石桩施工方案实施4.4.1 施工图设计(见附图2)4.4.2 材料消耗 本工程施工面积为1199.5,桩孔直径为650,桩长为18m,桩间距为1.60m1.60m,通过计算本

13、次振动沉管复振碎石桩需要128个。桩孔的容积为3.140.650.6518m=23.9立方米,所以桩需要的碎石为12823.9=3059.2立方米。5 施工工艺5.1 施工前的准备 1) 技术准备 根据设计本段桩体采用未风化的、强度大于25MPA的砂岩轧制,也可用灰岩、卵石、砂砾石等,粒径按2-5cm控制,含泥量不大于3%。 每工点施工前施工前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要求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待工艺试验桩经检验满足设计和质量要求后,并报监理单位确认后,进行大面积施工。 根据设计资料绘制碎石桩布桩图,并注明桩位编号及施工说明。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现场装维放样,做好标志桩。 确定施工顺序:施工顺序采用跳打形式,并由外缝向中心进行,相邻两根桩必须采用跳跃间打。 2) 振动沉管桩打桩机准备 根据地质情况、设计要求,选用55KW振动沉管桩机。 3) 施工道路及场地准备 首批进场机械入场后,及进行进场道理的拓宽压实工作,并及时做好临建区、堆料区的范围规划,作好现场规划平整工作,尽早进行临建搭投。 4) 施工用水准备 由于现场施工生产用水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开工前应打井作为水源,生活用水由现场设置的自来水作为饮用水源。 5) 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自备一台150kw发电机组。 6) 资源准备 按工程总体布置要求安排人员、机械的逐步入场,并对入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