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说课稿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31777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信未来》说课稿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相信未来》说课稿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相信未来》说课稿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相信未来》说课稿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相信未来》说课稿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信未来》说课稿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著名现代诗人食指的诗歌相信未来,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展开本次说课。一、说教材相信未来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是其中“吟诵青春”板块的第二首诗歌。本专题重点是引导学生珍爱青春,明确青春的使命。本文是食指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一个疯狂动乱、禁锢思想的年代,表达了相信未来、相信年轻、坚持理想的信 念和决心。本课有利于学生学习顽强自信、勇于战胜挫折的态度,从而对青春有更深体悟。二、说学情高一学生有一定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解读文本难度不会太大。前面刚学习了沁园春长沙,对诗歌鉴赏方法也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学生对于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一 文革

2、时期却是陌生的,远离了时代背景,很难深入理解思想感情。所以关键在于引导学生 结合背景体悟文革时期一代人对青春的诠释。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朗读技巧,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能够分析诗歌意象、语言,品味 诗歌意境美。过程与方法上,学生能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学会鉴赏诗句的方法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学生能够深入体会作者相信未来、直面人生的情感,培养顽强自信、 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能对青春有更深的感悟。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诗歌,分析意象,理解诗歌内涵。教学难点:结合背景体会诗歌深沉的情感。五、说教学方法我主

3、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本课教学:1诵读法将诵读贯穿始终,在吟诵涵咏中逐步加深文本理解和情感体会。2.体验法 情境体验导入,活动体验让学生分组朗读和讨论,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3点拨法 用于朗读指导、鉴赏点评过程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六、说教学过程最后我将具体来说我的教学过程。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包含四个环节,分别是(一)情境导入 (二)吟诵涵咏 (三)品味鉴赏(四)拓展延伸第一环节:情境导入首先,播放忧伤的音乐,同时展示文革时期知识分子遭批斗、上山下乡等图片。ppt展示和教师讲解相结合,介绍文革背景和作者食指的处境。然后提问引起学生思考:如果我们自己身处在那个疯狂动乱的年代,会有何感受

4、?会怎么做?最后让学生来看看诗人食指的态度,通过相信未来走进诗人内心。以此引入新课的学习。采用多媒体视听设备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那个年代的黑暗现实,有更深切的思考体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吟诵涵咏反复阅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首先学生自由朗诵,初读体验,整体感知。接着请几个学生站起来分诗节朗读,此过程中,指导学生断句等技巧,梳理诗歌大意。如第三节需指导学生注意断句,在“手指”、“手掌”和“曙光”之后断开,并理解为何这样断句,从而准确理解诗句含义。最后,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朗读比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学习的重点更在于读,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律美和节奏美

5、,理解诗歌大意,进而体会诗歌的感情。第三环节:品味鉴赏第一步,请学生思考这首诗歌的层次,讨论如何划分并概括各层大意。即第一层是13节,描绘残酷现实,表明相信未来的信念。第二层 46节,阐明相信未来 的理由。第三层第七节,发出呼吁一一相信未来。第二步,请同学们分析诗歌具体意象,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思想感情。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或一个层次,先朗诵,后组成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展示讨论成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和评价总结,完成板书。例如第一到第三节诗歌中, 主要运用多个“意象”组合和对比,如用“蜘蛛网”、“灰烬”、 “深秋的露水”等灰暗意象描绘现实黑暗,“紫葡萄”化为“深秋露水”,两个意象对比鲜明

6、;“排浪”、“太阳”、“曙光”等意象色彩明亮、气象壮阔,这是由真实内心升起的信念。第二层可按同样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前面两层都是通过意象转换来表意和抒情,最后一节作者放弃了意象转换,直抒胸臆,执着热情地呐喊,呼吁人们“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品味鉴赏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对诗歌具体意象的研习, 理解意象的深层象征意义,从而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学会鉴赏诗歌。其中,小组合作、讨论解 决问题,有利于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第四环节:拓展延伸1再次朗读,融入感情。深入理解后的再次朗读是十分必要的, 让学生释放情感,加深感悟。 2介绍推荐食指的其他诗歌,如热爱生命 、这是四点零

7、八分的北京,加深对作者的理 解,拓展阅读积累。板书:1 3 节:残酷现实坚定信念(相信未来)蜘蛛网、灰烬排浪、太阳、大海、紫匍萄f露水曙光(意象转换)4 6 节:阐明理由,等待评定7节:呼吁“相信未来”(直抒胸臆)各位老师、相信未来说课彳冋中本093 刘亚平(09010322)同学,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食指的相信未来,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本次说课。一、首先来说说教材相信未来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是其中“吟诵青春”板块的第二首诗歌。本专题重点是引导学生体验青春激情,明确青春使命。本诗是食指代表作之一,写于疯狂动乱的文革时期,表达了相信未来、相信年轻、坚持理想的信念

8、和决心。 本课有利于学生学习直面挫折、执着理想的态度,对青春有更深体会。本诗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多个意象组合、对比象征,句式回环往复。二、接下来我将具体分析学情高一学生有一定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能够解读文本表层大意。前面刚学习了沁园春?长沙,对诗歌鉴赏方法也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朦胧诗意象繁多、善用象征,学 生在分析意象时却不深入流于表面,对写作背景文革时期也是陌生的,很难深入理解象征内涵。所以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意象并结合文革背景体会诗歌的象征内涵和思想感情。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能够掌握朗读技巧,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找出诗

9、歌形式特点,学会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象征内涵。过程与方法上,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意象分析、圈点等方法,对诗歌进行有效地文本探究、 象征解读。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学生能够深入体会作者相信未来、直面人生的情感,培养顽强自信、 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能对青春有更深的感悟。四、说教学重难点我确定的本课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诗歌, 品味语言形式美,分析意象的运用,理解诗歌象征内涵并体 会诗人情感。教学难点:分析意象并结合背景,来理解象征内涵。五、说教学方法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诵读法、多媒体展示法、体验法进行教学。课时安排上,我准备用1课时完成本课教学。六、说教学过程最

10、后我将具体来说我的教学过程。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包含四个环节,分别是(一)情境导入 (二)吟诵涵咏(三)品味鉴赏(四)拓展延伸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文革动荡图片, 介绍文革写作背景和作者食指的处境。然后提问引起学生思考: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自己身处那个疯狂动乱的年代,会有什么感受呢?会怎么做?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诗人食指是怎样的态度,通过相信未来走进诗人内心。采用多媒体视听设备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那个年代的黑暗现实,有更深切的思考体悟,更容易理解诗歌内涵和思想感情。第二环节:吟诵涵咏反复阅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首先学生自由朗诵,初读体验,整体感知。接着请几个 学生站起来

11、分诗节朗读,此过程中,指导学生断句、轻重音等技巧。如第三节需指导学生注意断句,在“手指”、“手掌”和“曙光”之后断开,并理解为何这样断的理由,从而准确理 解诗句含义,梳理诗歌大意。最后,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朗读比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学习的重点更在于读,通过不同方式的读,让学生感受诗 歌的音律美和节奏美,理解诗歌大意,进而体会诗歌的感情。第二环节:品味鉴赏第一步,请学生思考诗歌层次,提示可依据形式特点来划分。品味语言形式美。评点讲解第一层1 3节,描绘残酷现实,表明相信未来的信念。第二层 46节,阐明相信未来的理 由。第三层第七节,发出呼吁一一相信未来。 请学生思考诗歌最显著的形式特点,点

12、拨出一到三节都运用了“用写下:相信未来。”这样的句式,既是第一层次划分依据,更体现出诗歌回环往复的形式美特点。第二步,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分析其特点和象征内涵。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汇报讨论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和评价总结。例如一到三诗节当中, 主要运用多个“意象”组合和对比,如用“蜘蛛网”“灰烬” “深秋的露水”等色彩灰暗、冷峻的意象象征黑暗现实、 贫困现状,“紫葡萄”化为“深秋露水”,两个意象对比鲜明;又用“排 浪”“太阳” “曙光”等色彩明亮、气象壮阔的意象,象征绝望中的希望、内心的坚定信念一 即相信未来。第二层可按同样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前面两层都是通过意象转换来

13、表意和抒情,最后一节作者放弃了意象转换,直抒胸臆,热情呼吁人们“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第三步,请学生圈点勾画自己认为精妙准确的字词,分析表达效果。如动词“查封”、“叹息”,将蜘蛛网、余烟拟人化,且查封体现蛮横专制、叹息表达无奈悲凉,从而生动表现黑 暗贫困的现实。其余,还可分析形容词、副词等。品味语言炼字表现力。品味鉴赏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研习和鉴赏文本,通过品味形式美、分析具体意象、分析炼字效果,学会鉴赏诗歌。其中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 探究性学习。第四环节:拓展延伸1再次朗读,融入感情。深入理解后的再次朗读是十分必要的, 让学生释放情感,加深感悟。 2介绍推荐食指的其他诗歌,如热爱生命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对比阅读,加深 对作者的理解,拓展阅读积累。3请学生写一首现代诗或一段话,表达学了相信未来的感受或理解也可以是对诗人食指想说的话。加深课文理解感悟。板书:相信未来(食指)1 3节: 蜘蛛网余烟紫葡萄t露水 (灰暗、冷峻) t黑暗、贫困现实象征雪花排浪太阳 大海 (明亮、壮阔) t希望、信念(相信未来)曙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