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探索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31776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探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探索:本文首先介绍了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然后对目前初中学校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概括。最后 ,对如何在初中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作了探索性的尝试。:初中校本课程开发兴趣小组一、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校本课程 ,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为本开发的自己学校的课程 ,是土生土长的 ,适合自己学校的任课教师和学生 ,也适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教学环境和软硬件教学建设。既可以是自己独立研究的课程 ,也可以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加工、补充和完善 ,从而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由以上解释不难得出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就是初中数学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

2、经验 ,或者是自己在数学教材之外另辟小径 ,或者是把数学教材进行补充和改编如有的章节不适合自己的学校可以略讲 ,有的章节可以加大补充内容等等。二、进行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为创立学校特色和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以上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解释我们也可以看出 ,开发数学校本课程 ,是数学教师自己多年教学数学经验的表达 ,所以要开发;另外 ,是对数学教材不适合自己学校、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的章节进行改编 ,或增加新内容 ,或删减课本上的某些内容。但是不管怎么开发 ,其最终目的都一样 ,那就是:更快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1、现有的数学教材只是提供了所有学校都

3、统一使用的教材 ,可以说 ,“千人一面 ,不可能照顾到每所学校的实际情况。所以总会有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某一些学校的学生。这种情况下 ,对数学教材中的局部内容进行删减和增加就显得尤为重要和亟须了。2、很多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经验丰富 ,完全有能力在数学教材之外另辟新径 ,编写同步辅助教材不会对国家课程教材的使用带来负面影响。这种情况下 ,开发数学校本教材就是对数学教学经验的推广和其他数学教师捷径的专业培训。3、开发初中数学校本课程 ,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举措。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三、目前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1、由于校本课程甚至课程的概念本身开展的范围和历史的原因,

4、相当一局部学校在开发数学校本课程工作中感到难度大,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不多 ,甚至走了很多弯路。例如 ,很多学校认为 ,开发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就是单纯地编写校本教材 ,导致人为地机械模仿 ,消耗了很多人力物力 ,收效甚微 ,得不偿失。2、一些学校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只是迫于上级主管部门的压力。他们不是出于满足学生需求的考虑 ,而是被动、无奈地执行上级布置的任务 ,带有明显的“为校本课程而校本课程的色彩。3、有的学校热衷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但其目的是为了借此扬名 ,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校本课程沦为这些学校扩大自身知名度的工具。4、我们很少看到有学校认真地进行前期的学生需求调查 ,校本

5、课程的出台往往是学校单方面闭门造车的结果 ,通常是教师能上什么课就开设什么课 ,校本课程蜕变为师本课程 ,学生的需求被弃之不管。5、教师通常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开发课程 ,没有从学校的总体开展去思考校本课程的设置。换言之 ,校本课程开发者没有将办学理念的梳理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前提。因此 ,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被降格为教师的个人行为 ,而未能表达出学校的整体追求。学校管理者所做的只是将课程开发的任务下达给教师了事 ,至于各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对办学理念的支撑等很少做详尽的论证。四、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种尝试1、请专家指导、举办讲座 ,培训学习 ,提高认识。

6、这是进行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闭门造车是错误的。例如 ,请市、区教研室、教科所专家来校指导培训 ,讲解进行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考前须知和方法。2、和临近或者是知名兄弟学校里的数学教师联手 ,共同开发初中数学校本课程。这样可以群策群力 ,少走弯路 ,提高开发的质量。3、对各年级各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调查 ,决定实行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和年级、班级。调查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根底、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4、对课本内容和课程标准进行梳理 ,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具体做法:1、课程选择课程选择就是从课本和教辅资料中选择教学内容。不是千篇一律 ,而是有重点、有主次。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重点是开发

7、的重点。2、课程补充课程补充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遇到学生觉得较难的内容、易错的内容、易混的内容 ,教师适当补充一些例题、问题、习题 ,甚至补充课本例题中的解题步骤。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能违背新课程标准的规定 ,充是重难内容的补充。3、课程拓展课程拓展是将教学内容延伸拓展 ,提高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 ,将知识综合运用 ,目的是培养优秀学生。如:课改后数学考试的几个热点问题:动点问题、分类讨论题、开放题、探究题等 ,这些问题 ,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非常少 ,几乎没有。如果教师不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本内容做相应的拓展 ,做专题讲解和训练 ,学生就无法应付考试。4、课程改编要练说 ,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

8、 ,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 ,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 ,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 ,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 ,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开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 ,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 ,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 ,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课程改编就是将课本或资料上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后 ,再用于教学。最常用的 ,一是将“拿来的试题进行改造 ,再印发给学生考试或练习。如:将超出课标的题删去 ,将太难的题换成较容易的题 ,调整某些题的序号和分值等。二是将课本上的某些问题或例题的情境 ,改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如:我们在上新课时 ,一般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

9、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老师设计的这种问题情境 ,从理论上说就是课程改编。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拟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

10、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师之概念 ,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 ,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 ,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 ,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 ,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 ,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 ,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 ,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 ,“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 ,更重于传播知识。总之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想少走弯路 ,必须先学习相关理念充实自己 ,然后以学生的开展需求为价值取向 ,调查取证 ,决定开发内容和年级班级 ,再联手共同开发 ,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个开发环节 ,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 ,使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开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