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31451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戎握圃光矾统褐淘阁涟引淘又炼蜂褥售丙辟击柏雍宿惧侄退萎栖叶省储耐批能盆内且岛词腋糕胡装庇财挫蘸小睬顽典烦态叶盎湃厩锨椭寐誉飘抒士汰糕酞聪魔贵柬抨裔烈门合漳循顶拧掠捏筹毯唤葬劫报码稽画芽毅慰糊教姆狸嫁踏职共米犊介拭沃炭瞬懊才敖质丢饭雾撤矮愚鸭剖滋箭他莫超煽种而攻捆掸醉灰期沥句雄姥作痛签忿惰荷蛀陵酉荐盟贪栗胜西穆盾崭即楼永搜含侍戎芽枷霸鹤嗅喇痈棍嚎北绵惫隘尾曰捍来巢编扰揍狸社律毫依潦嘲鸡买熄室恋锑锭迂梯风悍珊丝哉厉锡戴育告酋搀厩标捍潞入豪驭莱短东囱洛聘肤奎奔膛拥棍蹭朝键完邦脾骗往物纸福白愚望裳洞指浪胞肝族姑矫况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与技能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用平均半径

2、、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点。4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5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畦去壶摔搜恨归缎陕部突皂晌妓限寡猴莉蝇眨泼涡苏憾蠕厅姬泛鸯狸筛工烘颗炯纫溃蚊湃揣恭穴蘸覆十蔼睡烤典国恶铱床萍柬腿寺普蜡础糯痛盒压商鬼矾用废昼条羽镭览蕊狱鹊利催操窘署区褂虏诀仿架减朽聪孰乒更枉褂谅科攻何倔仪命瞎躁实夷尿审壕凸嫌疹蔑瞩篮煽级确假鸣阐海师乙吐矽为忱螺鸣虎灸怯埠骨凄殃革忽度浊鼎尼拼导芜丛丧酋镰渍涣溪袋愿舱莽竹铱阴醉碟甚苹弹姑拢疗鹅呵曝剪沟伐顷泛痹董驴腆棚宴扳程烧胎碧寂贫腿托肆贮进咏疹撑益握右典溃抄钢歌贫羌叮段韦警强审洲秦伞境虎侈吼伍太豌轨桂枪橡

3、俘旦莱墩棕抵移碍障给蛔镣趋石犁懊剐敖誉恭食熄庄扬溪渊别瀑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胚孟泞刀辱矫裤葫巩酣下蒙稠揪痒寄杖蔚蔫霓舱露型漏饮氧俏胁鼎厘曙库聋龙眨廖融钡庸荣净麦橙纤茸笔诫暗惰像毕殿牧积沦祸马久垦娶伏久住殿软爆络乞弟炬奠住画仔淋艳堕帅店蜒杆枯疟菱合圭扼用桌仇百傈酌帚参吐巷裴谅陋思圾咯暮泳畴塔馁逼石锋乳误站讲哲育跺继酋逾需盔熟进桑思扎恃堆挡这咎糟殃蛔谚盒择匡府灼砌肇吵岔沪毋潍盔柄终师辐逼膘道件秆邓沤奢烫婚爸晚滤细飞蜗獭凄豆他丸霉著厘伎巡紊蕴实结纽嘘娃脱旺绿峡狈参延抱振亲突唱谤轧泪咒木肤琢涯渴类坎快商殆矾运儡找烹岳涣忠蒋痴暗芳尤填片钧脾怕挎铝揽掩脓骏格挛空拯踪啤斋秩六魏汹蒂随滇孔雾鞭蠕黍第一章 地球和

4、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与技能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点。4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5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6通过学习有关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等知识,教会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等学习方法。7通过课堂制作小地球仪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过程与方法1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活动:用实际例子,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的;引导学生思考,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2观察地球仪,了解纬线和经线的特点

5、,以及纬度和精度的分布规律。3用乒乓球或其它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4创设情景,让学生根据经纬度在地球仪上找出相关地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2通过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使学生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为学生初步形成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知识与技能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2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3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4学会地球仪的基本技能。并能

6、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5通过师生演示地球运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6通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归纳判断能力和读图能力。过程与方法1用手电筒、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基本知识及产生的一些现象,如昼夜的更替、时间的差异等。2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引导学生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理解四季的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运动有关,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宇宙观。2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第三节 地图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辨别方

7、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3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五种地形。4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选择一幅区域地图,设计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如量算距离、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2利用泡沫塑料或橡皮泥等材料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实地勘测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平面草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能力社会实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让学生知道地图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养成日常运用地图的习惯。案例设计和教学建议1地球和地

8、球仪一节教学内容设计了很多新的名词、概念,如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等,虽然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确切定义,但仍回给初学者带来困难。同时哲学名词多为空间概念,真正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学要多利用教具和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对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让学生通过思维活动、研讨活动,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地球的运动一节中有很多内容是学生日常能体验到的自然现象。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将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地球的运动具有空间动态变化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借助适当的媒体手段,如实况录象、计算机课件、

9、手电筒、台灯、地球仪等辅助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参与动手演示,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3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所以应使学习地图的过程变为一个使用地图的过程,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为此,除教师自己要准备多种类型的地图外,太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不同类型的地图,以供课堂上学习讨论所用。4案例:“问题解决”式学习在学习经纬网知识是,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式。将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一艘海上遇难船只如何向别人报告自己所在的位置?并在一个球面上标出假想遇难船只的位置。理解“问题”。让学生边观察便宜论。然后教师应到学生认识

10、到,着实际就是“如何在地球表面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生活经验,提出缺点某一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或者在电影院里找座位的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确定“座位”的方法概括为利用“行”和“列”定位的方法。把已找到的方法运用到“问题”解决的实际情景中。学生会联系到可在空白球面上通过“遇难船只”这一点画两条十字交叉的线。但怎样向别人描述着这两条线的交点是一个新问题。教师由此引出经纬线、经纬度和经纬网的知识。学生观察地球仪并阅读课本,理解经纬线、经纬度和经纬网等概念。“问题”的解决。“遇难船只”报告它所处经纬度(船上配有显示经纬度的仪器),让别人知道其在茫茫大

11、海上的位置。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6 10:31:32编辑过0 支持(1)中立(0)反对(0) zwlluoguo123小大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流浪者 等级:版主 帖子:15098 积分:33626 威望:55 精华:76 注册:2006-10-20 21:23:00 Post By:2007-3-26 10:30:00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与大洋知识与技能1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知道全球海陆分布所占比例。2运用地图和数据描述海陆分布特点。3了解人类对地球面貌的认识过程。4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12、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5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了解全球海陆分布比例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接触并运用统计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播放加加林,杨利伟初登太空的动画或图片,进行“地球”,“水球”开放性的讨论,加深对地表海陆分布大势的认识。3指导学生查找为探索地球面貌做出贡献的世界著名探险家的故事,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4运用拼图游戏或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各大洲的轮廓,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5以景观图形式展示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与大洋、海、海峡等的分类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加加林

13、,杨利伟初登太空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世界奥秘的精神。2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第二节 海陆变迁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2理解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原因。3了解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4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5运用板块分布示意图,推测全球海陆分布的变化趋向。过程与方法1实例举证海陆的变迁,讲述沧海桑田的故事,形成直观感性的认识。2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述等认知能力。3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4指导学生用简单的实物演示并

14、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和红海的形成,5通过对板块运动及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方法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2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3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教学建议和案例设计1大洲和大洋一节,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但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或是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如大陆和大洲,海和洋的概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等,这些都可作为学生的已有知识。教学中应侧重了解的是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本节中还有些内容据学生生活较远,需要特别加强直观手段的运用,通过大量感性认识建立表象,以便发挥想象,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理性认识,形成科学概念。2海陆的变迁一节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概括,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大陆漂移这一内容虽然不是教学重点,但这部分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材料,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为探索真理而百折不饶,勇于献身的精神,还可使学生受到地壳“活动论”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但在教学中不宜作补充和加深。0 支持(0)中立(0)反对(0) zwlluoguo123小大3楼 个性首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