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校教案增感屏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31367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学校教案增感屏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卫生学校教案增感屏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卫生学校教案增感屏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卫生学校教案增感屏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卫生学校教案增感屏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学校教案增感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学校教案增感屏(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海市卫生学校教案(续页)教学名称教学内容时间备注理论第三章 增感屏l 1、增感屏的结构与分类l 2、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l 3、增感屏适用注意事项l 增感屏是临床X线摄影不可缺少的重要器材,它与X线胶片匹配使用,能有效提高胶片的感光效应。l 经测定,X线照片上形成的光学密度影像中95%以上是由增感屏上的荧光物质将X线能转换为可见的荧光光能后对胶片感光所致,仅有不足5%的光密度影像是X线直接感光形成,因此,增感屏的使用不仅极大减少X线的辐射损害,而且进一步拓展X线摄影的检查手段和应用范围。l 第一节 l 增感屏的结构和分类l 一、增感屏的结构l 典型结构,四层结构:l 前屏l 第一节 增感屏

2、的结构和分类l (一)基层l 荧光体的支持物,又称基底层或屏衬层。相当于胶片片基。l 白卡纸经树脂处理,或纸+聚酯塑料粘合l 厚度约35um。l (二)荧光体层l 是增感屏的核心层面,由荧光物质、激活剂和胶结剂组成。l 层厚约16uml 在X线的激发下产生可见荧光,是胶片感光l 反射层或防反射层l 荧光层与基底层之间加有反射层l 可使背面发散的荧光反射回胶片再利用,增高增感效率,但影响清晰度下降。l 高清屏则在荧光体层和基底层之间加有防反射层,将背面发散荧光吸收掉,提高清晰度,但增感下降。l 材料是吸光物质,如炭黑和深色材料。l (四)保护层l 防水材料,能透荧光l 厚度约3uml 覆盖于荧光

3、体层表面l 能防机械损伤l 防静电效应l 防污染作用l 二、增感屏的分类l (一)按荧光物质分类l 1、钨酸钙增感屏l Ca2WO4l 一种能受X线照射能激发可见的蓝紫色光线的感光物质l 特点:l 发光效率稳定、照片斑点少l 1896年发现通用至今。但增感效率发光效率较低,在某些摄影受限。l 2、稀土增感屏l 1972年应用l 特点:l 对X线吸收率高、发光效率高、增感作用强l 能降低X线的辐射剂量,但同时增加X线照片斑点。l 钇系和镧系15中元素总称-稀土元素l 稀土增感屏l 用稀土化合物加上激活剂涂布而成l 按发出的荧光光谱不同分l A、发光光谱在蓝紫色光区的蓝系屏l 需与蓝敏片匹配使用l

4、 B、发光光谱在黄绿色光区的绿系屏l 需与绿敏片匹配使用205121212128v (二)、按增感效率分v 1、低速增感屏v 荧光颗粒小,涂布薄v 增感效率低,荧光扩散小v 影像清晰度高v 又叫高清晰度屏v 2、中速增感屏vv 颗粒和涂布适中,有足够增感效率,又有良好的清晰度v 通用型,广泛应用v 标准屏v 一般用 中速钨酸钙屏v 3、高速增感屏vv 荧光颗粒大,涂布厚v 增感率高,荧光扩散严重,照片斑点增加v 影响清晰度下降v 多用于体积厚,密度高的肢体摄影。1212北海市卫生学校教案(续页)教学名称教学内容时间备注理论l (三)、按位置前后分类l 1、前屏l 黏贴在暗盒前面内侧的屏l 荧光

5、体层朝向胶片l 接受X线剂量比后屏略多l 涂布比较薄,利于较多X线到达胶片,保持胶片双面感光量近似相等l 使照片两侧影像密度趋于一致l 2、后屏l 黏贴在暗盒背面内侧的屏l 荧光体层与前屏相对,厚度较厚约为前屏的1.5-3倍。l 荧光量较多,成清晰度较差l 后屏在背面衬一层铅箔,吸收散射线,提高清晰度l 入射光为100%,l 前屏吸收能量30%l 后屏吸收能量18%l 其余为不易吸收的硬射线而透过增感屏l 因此:l 增感屏前后屏使用时不能颠倒!l (四)、按用途分类l 1、乳腺屏l 是与单面药膜乳腺胶片匹配使用的软组织摄影专用屏。l 荧光颗粒细小l 涂布薄l 要求达到较高的分辨率和清晰度l 显

6、示X线吸收差异小的组织之间的影像层次l 2、牙科屏l 是口腔片内配有一次性使用的单面增感屏l 结构特点是l 荧光颗粒小和涂布薄。l 3、高千伏屏l 适用于管电压为120KV以上的高千伏摄影l 高千伏散射线较多,在该屏背面衬有一层薄的铅合金箔l 作用是吸收散射线,提高影像质量。l 4、连续摄影屏l 是与快速换片机配合使用的专用屏l 具有l 增感效率高l 表面耐磨l 防静电效果好l 余辉时间短l 适应短时间内连续摄影的需要20812128布置作业:北海市卫生学校教案(续页)教学名称教学内容时间备注理论v 第二节 增感屏的性能与测试v 一、增感屏性能v (一)、增感率(增感因素)v 增感率:v 曝光

7、条件不变,在标准冲洗条件下的X线照片上产生相同密度值1。0时,无屏的曝光时间与有屏的曝光时间之比。v f=t1/t2 t1无屏曝光时间 t2有屏曝光时间v 例子:v 无屏曝光时间取得1.0密度值,时间4s,有屏曝光时间取得1.0密度值,时间是0.1s,则该增感屏的增感率是4/0.1=40。v 实际v 用增感比v 中速屏f为40,定之为基数100,其他屏增感率与之相比,就是另外屏的增感比。v 例子v 高速屏增感率是160,则它的增感比是v 160/40 X 100=400。v 说明该屏的增感率是中速屏的4倍。v 影响增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vv 增感屏荧光颗粒大小v 荧光体层厚度v 增感物质的类

8、型v (二)分辨率v 表示增感屏能清晰反映影像细节的最大能力的指标。远低于胶片的分辨率,不同增感屏的分辨率也不同。vv 硫氧化钇屏较高,达9-10L.P/mmv (三)、余辉现象v 增感屏荧光物质受到X线照射会发出可见荧光,在X线停止后,仍可持续一段短暂时间的发光,称为余辉现象。v 增感屏老化,余辉时间延长。v 余辉时间长,会引起胶片重复感光v 增感屏余辉时间超过30s,应该要更换。v (四)、荧光光谱v 荧光物质不同,发光光谱不同v 齿状峰-稀土增感屏荧光发射特点。v 根据荧光光谱选择X线胶片,要互相匹配,才能发生最大感光效应。v 光谱范围的匹配:v 指最大峰值之间的对应和吻合。v 钨酸钙屏

9、、溴氧化镧屏-配 蓝敏片v 硫氧化钇屏、硫氧化镧屏-配 绿敏片v 对影像质量的影响v 1、提高X线胶片的感光效应v 目前增感屏增感率20-100。v 用增感屏摄影是无屏的20-100倍v 感光效应提高的优点:v 大幅度降低辐射量v 为拍摄高密度、厚组织提供条件v 缩短曝光时间,减少运动模糊v 延长球管寿命v 扩大小容量X线机的使用范围。v 2、增加照片影像的对比度vv 影响对比度比无屏大大提高,原因是 与胶片对X线光子和可见光子能量吸收过程不同有关系。v 特别是v 低压摄影,影像对比度增加更明显。v 3、降低照片影像的清晰度v (1)荧光扩散效应v 荧光颗粒大,发光面光源增大,扩散增加。v 厚

10、度较厚,增加发光体与胶片距离,使荧光扩散、折射、发射加重,导致清晰度下降。v (2)X线斜射效应v X线锥形放射,斜射线多v 倾斜球管,引起斜射线v X线斜行,穿过前后屏,使胶片两侧乳剂膜记录影像出现小幅错位,边缘模糊,清晰度下降。(倾角20度)v 甚至互不重叠双影(倾角20度)v 上述情况形成的图像称为 伪解像。v (3)、屏片密着不良v 接触不紧密,增加荧光体与胶片距离,光扩散扩大,导致模糊。v (4)、增感屏斑点v 噪声L照片斑点):v 在光学密度值为1.0区域,存在微小密度差,这些不同密度差称之。v 由胶片斑点、屏结构斑点、量子斑点组成。v1298888888作业:北海市卫生学校教案(

11、续页)教学名称教学内容时间备注理论v X线胶片斑点v 由显影后银颗粒形成,主要有增感屏结构斑点和X线量子斑点影响。v 增感屏斑点v 由荧光物质性能和增感屏制作工艺两方面形成。v 主要指:荧光物质量子吸收率、发光效率、荧光光谱、荧光物质纯度等v X线量子斑点v 由入射光子统计涨落引起。v 统计涨落:v 增感屏上接受的X线量子不均匀性由增感屏单位面积上量子数量变化造成,这种变动称之。v 量子少,斑点就增多v 荧光激发发生在入射光子附近,致使发光不均匀,产生量子。v 使用稀土增感屏,高千伏摄影v 所需X线照射量减少v 要注意量子斑点vv 控制照片斑点的手段有哪些?v 控制增感屏选材和工艺参数v 选择

12、适当曝光条件v 把T颗粒胶片与相匹配的绿荧光的稀土增感屏形成T颗粒技术v T颗粒技术,既提高照片影像清晰度,又减少照片斑点。二、增感屏性能的测试(一)、增感率的测试1、分段曝光的测试60KV、50mA,20-25度室温,有屏、无屏分段胶片曝光2、冲洗加工显影时间3分钟,定影20分钟,常规冲洗、干燥3、密度测量用透射密度计,测量有屏、无屏各段光学密度值l 密度值为1.0时,无屏曝光时间t1,有屏曝光时间t2,f=t1/t2l 计算出增感率大小l (二)、分辨率的测试l 将矩形测试卡放于装有胶片的暗盒上,l 焦片距100cml 管电压50-60Kv,l 曝光时间0.1Sl 洗片处理后用放大镜观察l (三)、余辉的测试l 将铅字号码黏贴在装胶片的暗盒上,l 70-80KV,l 100mAl 0.5S的曝光条件l 取出胶片,隔30秒,再装入未曝光的胶片1张,静置5分钟,然后再进行冲洗。l 干燥后,对比观察l 无余辉时:前片显示铅字清晰,后片无影像l 余辉时间过长:后片出现浅淡铅字影像。l 余辉时间过长,应更换增感屏。l 比较两者铅字号码密度差异,可判断余辉强度和所持续的时间。l 发光均匀性的测试l 增感屏发光均匀测试l 在10cmX25cml 长方形边框向内l 10mm取15个点l 测量出照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