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考综合复习训练六初中政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311608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中考综合复习训练六初中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辽宁中考综合复习训练六初中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辽宁中考综合复习训练六初中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中考综合复习训练六初中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中考综合复习训练六初中政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X年辽宁中考综合复习训练思想品德试题(六)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1.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础是经济建设B改革开放C.四项基本原则D.基本路线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A.基本国情B.次要矛盾C根本任务 主要矛盾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 .公有制经济D个体经济4.202X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我国长期坚持的_这样基本国策是正确的。A.对外开放B保护资源C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

2、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分,共分)5在我国,被载入宪法和法律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融合D.共同繁荣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A教育科学文化建设B.物质文明建设C.思想道德建设D政治文明建设.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依法治国8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除爱国守法外,还包括A.明礼诚信B团结友善C勤俭自强D.敬业奉献三、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共5小题,共8分)材料:07年10月11日,沈阳市市长李英杰就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

3、关工作发表讲话指出,截至02年底,全市共有非公有制经济单位27.9万户,从业人员14.3万人,经济实现增加值19亿元。沈阳市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完善政策,优化环境,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共5分)()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对待非公有经济的态度是怎样的?(3分)(2)非公有制经济在沈阳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2分)1.材料一: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其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集中

4、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材料二:下面是关于宪法和其他法律之间关系的“不等式”:宪法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共5分)(1)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对公民的要求是什么?(3分)(2)根据材料二的“不等式”,说明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如何?(2分)1材料:200年月8日,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一位来自沈阳的普通工人杨建华,以“离心压缩机、鼓风机机壳拼装制造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第二位、辽宁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一线工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创造了不平

5、凡的业绩。正如他的座右铭所说:“舞台可以简陋,演出应当精彩;岗位可以平凡,追求应当崇高”。他39年如一日,勤奋学习,顽强攻坚,进行技术创新0余项,解决生产难点14项,累计取得了100多项重要创新成果,由一名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一名知识型、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共6分)()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实施哪一发展战略?(2分)(2)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举措要求加强哪两个方面的创新?(分)(3)从杨建华成功的经历看,时代的发展对我们中学生素质提出的要求是什么?(2分)12.材料: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当我们毫无节制地向地球“母亲”索取时,地球“母亲”发出了无尽的哀叹!(共6分)(1)结合下图,说明地球“母亲”为何

6、哀愁?(至少写出两个方面)(2分)(2)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请写出我国在人口方面的重要国情。(2分)()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必须坚持什么发展观、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2分)13.材料一:202X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特大雪灾。雪灾发生后,一批批救援人员赶赴灾区,河北唐山玉田县宋志永等13名农民自费到湖南郴州抗雪灾。他们扛着40多斤重的抢修物资,在泥泞的山路上来回奔波。领头的宋志永说:“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都支援我们。现在南方遭了雪灾,我们也应该来出点力。”这朴实的话语,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材料二: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历经磨难,饱尝艰辛,砥砺出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撑。我们在“抗击冰雪”“抗震救灾”斗争中所体现的“万众一心、共克时艰”“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等精神,都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最好诠释。(共6分)(1)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它的核心是什么?(2分)(2)13位农民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他们的诺言,当国家处在困难时刻,你会做出怎样的承诺?(1分)(3)“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