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与浮力单元过关测试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310439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强与浮力单元过关测试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压强与浮力单元过关测试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压强与浮力单元过关测试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压强与浮力单元过关测试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压强与浮力单元过关测试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强与浮力单元过关测试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0一二二0一三学年第一学期单元过关测试物 理 试 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单位中哪个是压强的单位( D )A 千克 B牛顿 C千克/米3 D 帕斯卡 2、世界上第一个测得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C )A牛顿 B 帕斯卡 C 托里拆利 D 奥托格里克3、如图两个底面积相等的容器中,装有相同深度的同种液体,液体对a、b两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a、Pb,压力分别为Fa、Fb,则(C ) A、PaPb ,FaFb B、PaPb ,FaFb C、Pa=Pb ,Fa=Fb D、Pa=Pb ,FaFb4、下列现象中哪个与大气压无关( D )A自来水笔吸墨水 B 注

2、射器吸取药液C把茶壶盖盖紧后倒不出水 D 用高压锅煮饭5、中国语言丰富多彩,其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对应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D )A、四两拨千斤杠杆原理B、落叶归根地球附近的物体总是受到重力作用C、磨刀不误砍柴功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D、站着不如躺着躺着对地面的压力比站立时小6、测定血液的密度时不宜使用密度计,因为那样做需要的血液量太多。一个巧妙的方法是:准备好几只小试管,在试管中分别装入密度不同的淡蓝色硫酸铜溶液,然后只需从人体中抽取很少量的血液,分别在每一支试管中滴入一、两滴血液。分析人员只要看到哪一支试管中的血液既不下沉也不上浮,悬在溶液中,就可以判断血液的密度正好与这支试管中

3、硫酸铜溶液的密度相同。做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 C )A.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B.阿基米德定律 C.物体浮沉条件 D.帕斯卡定律7、有两组同样的砖,甲组一块,乙组两块每块砖的长:宽:高=4:2:1下列说法中对地面压强不相等的是 (D )A甲组平放,乙组每块也平放 B甲组侧放,乙组每块也侧放C甲组立放,乙组叠着侧放 D甲组立放,乙组叠着平放8、两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此时两管内液面正好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如图,则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是( B )A、一样大 B、a 管底大 C、b管底大 D、无法判断9、据报道,我国已制造出“世界上快的高速列车(图 4),运行速度可达 380km/h。这

4、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 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A 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 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 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10、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B )A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B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11王伟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图4)不

5、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C12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重B.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在水中的物体可能不受浮力13. 潜水艇在海水里匀速竖直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海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浮力变大,重力小于浮力 B. 浮力不变,重力小于浮力 C. 浮力不变,重力等于浮力 D. 浮力和重力同时变小,但浮力和重力始终相等14如图:有一容器内装有一部分水,木块B上放有一个重为7.84牛,体积为1分米3的物块A,它们一起漂浮在水面上,若将物块A从木块B上取

6、下投放到容器内的水中,则容器内的水面将( B )A 上升 B 不变 C 下降 D 无法确定15. 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5-(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铁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C )图5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一标准大气压= 1.01105 Pa,能支持 10.336 米高的水柱。2物理学史上 马德保半球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3、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两只乒乓球,两球之间间隔1cm,用一根细管向两管之间吹气,发

7、现两球会靠拢到一起,这是由于吹气时两球之间的气流速度较 大 ,压强较 小 的缘故。4、人走在雪地上很容易陷入雪中,而穿上滑雪板却不容易陷入雪中,这是因为穿上滑雪板和雪地的接触面积 增大 了,压强 减小 了。5如图所示,一个不漏气的薄塑料袋平放在桌面上,一根饮料吸管插在袋口边缘,把袋口折几折后用胶带封住,使塑料袋口不漏气,把两块正方形的硬纸板相隔一定距离平放在塑料袋上,大纸板的边长是小纸板的两倍.在大纸板上放两个1元的硬币,在小纸板上放一个1元的硬币,然后用嘴慢慢向吸管吹气.则_大_(选填“大”或“小”) 纸板会首先被塑料袋“抬”起来;若要使两个硬纸板同时被举高,不改变纸板的大小,你的做法是 在

8、大纸板上放四个一元硬币 . 6一艘轮船从河里开到海里,它受到的浮力 不变 ,轮船要 浮上来 一些。7、甲、乙两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乙两个物体的重力之比为1:2 ,甲、乙两物体与桌面接触面积之比为2:3 ,则两个物体对桌面压强之比为 3:4 。8一木块浮在水面上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浮在某种油中有9/10的浸入,则木块的密度 0.75 g/cm3,油的密度 0.833 g/cm3。三、实验题(4+8,共12分)1、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此有关”,部分同学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流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猜想2:同一深度,方向不同,液体的压强可能不同;猜想3:液体内部

9、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1和猜想2,他们用压强计研究水内部的压强,得到数据如下表:序号123456789深度(cm)555101010151515橡皮膜方向上下侧上下侧上下侧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4.34.34.39.29.29.213.813.813.8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序号为_147_258 369_的实验数据;猜想2的结论是_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_。为了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写出实验步骤。再取一杯盐水,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盐水中5cm或10cm或15cm读出压强计液面高度差,再跟相应的同

10、一深度的水相比较可得结论2如图6所示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每一小格表示0.5牛。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 根据图中序号写出没有填完的实验步骤(a) 在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将烧杯的一边垫高使水刚好能从杯口溢出,并在溢水出放上接水小桶。(b) _用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2.0N_.(c) 将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d) _用测力计测出小桶和排出水的总重G=2.0N_。(e) _用测力计测出小桶重G=1.5N _。(2) 图中石块重力为_2.0_牛,石块受到的浮力为_0.5N_牛,空桶重_1.5_牛,小桶中的水重_0.5_牛。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

11、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浮力_。四计算题(4+4+5)1小王同学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2m2,请根据图13中某些情况下的压强数值估算:图13 (1)小王同学的重力; 解:G=F=PS=1.5104Pa410-2m2=600N (2)小王同学平躺时与床面的接触面积; 解:S=F/P=600N/3103Pa=0.2m2(3)小王同学背着重力为40N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解:F=G+G=600N+40N=640N S=410-2m22=210-2m2 P=FS=640N210-2m2=3.2104Pa图142如图14,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

12、为1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G=10N/kg解:水对壶底的压强 P=gh=1103Pa10N/kg0.12m=1200Pa 水对壶底的压力 F=PS=1200Pa4010-4=4.8N茶壶对桌面的压力 F=(m壶+m水)g=(0.4kg+0.6kg)10N/kg=10N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P=FS=10N4010-4=2500Pa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4N,底面积100cm2,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着重为10N的物块,现将物块浸没水中,容器内水面由16cm上升到20 cm(g=10N/kg) 求:(1) 物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2) 物块的密度;(3) 物块受到的浮力;(4)物块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解:P=水gh1=103kg/m310N/kg0.16m=1600PaV=V排=S(h2-h1)=100cm2(20cm-16cm)=400 cm3=410-4m3m=G/g=10N10N/kg=1kg=m/v=1kg410-4=2.5103kg/m3F浮=水gV排=103kg/m310N/kg410-4m3=4N容器中的水重G水=水gV=103kg/m310N/kg0.01m20.16m=16NP=F/S=( G水+ G容+ F浮)/s=(16N+4N+4N)0.01m2=2400Pa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