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七年级语文新生分班考试暑假作业检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309677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七年级语文新生分班考试暑假作业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升初七年级语文新生分班考试暑假作业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升初七年级语文新生分班考试暑假作业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升初七年级语文新生分班考试暑假作业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升初七年级语文新生分班考试暑假作业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升初七年级语文新生分班考试暑假作业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七年级语文新生分班考试暑假作业检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紫石中学2018年七年级新生暑期作业检测语 文 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45分)1.认真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8分)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瘦削(xu) 参差(cn) 歼灭(qin) B篝火(u) 燕山(yn) 柘树(zh) C给予(j) 蒙骗(mn) 拎着(ln) D挑衅(xn) 惬意(qi) 粗糙(co) 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熟能生巧 摩天大楼 斩钉截铁 悬崖峭璧B别具一格 举一返三 螳螂捕蝉 前赴后继C可见一斑 功德无量 司空见惯 如火如荼 D风刀霜剑 以身作则 坐无虚席 震耳欲

2、聋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拜访),忠言逆耳(抵触) B除恶务尽(必须),半亩方塘一鉴开(镜子)C匪夷所思(平常),感激涕零(眼泪) D明察秋毫(毫毛),抵得上五个师(抵消)都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一项是( )。A白居易、王维、苏轼、孟郊 B贺知章、陆游、杜牧、杜甫C李绅、刘禹锡、王维、张继 D李白、孟浩然、杨万里、王维下列古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是(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百年来脍

3、炙人口的名句。B李明工作能力强,学习成绩又好,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班长。C假冒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真是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D文学创作中的题材处理,有的需要浓墨重彩,有的需要轻描淡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一晚会上,舞蹈社团的小演员们绘声绘色地跳了一段孔雀舞”有语病。B李贺的马诗,王冕的墨梅和于谦的石灰吟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C大合作有大成就,小合作有小成就,不合作就没有成就。D螳螂捕蝉提醒人们,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祸患是危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黄蓓佳笔下的金铃善良、正直、宽容、大度,有一颗悲天悯人的高贵心灵。B杜甫“却看妻子愁何在”一句

4、中“妻子”读作q z,意思是妻子和儿子。C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中,爸爸参加了英子的毕业典礼,看到英子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致谢词,非常自豪。D希腊神话中,宙斯是统治万物的众神之神,智慧女神阿耳忒弥斯、月亮女神雅典娜都是他的女儿。2.仔细看拼音,认真写字词。(9分) jio jin f bn bo yn mn cu hu yn cn ( )( )( )( )( )( )ln : ( )听 年() ( )寒独自开y : 抵( )严寒 不必干( ) 异( )风情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乐此不( ) 直( )了当 迫不( )待 苦心( )( )五彩斑( ) 博大( )深 鳞次( )比 温文(

5、 )( )4.写出与下列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4分) 勾践( ) 刘备( ) 项羽( ) 关羽( )5.新时代的少年不该死读书,顾宪成说得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刚刚过去的暑假,你印象最深的一条新闻是 。(2分)6.初一年级有“金、倪、王、张、孙、胡、费、曹”等八位老师,如果按音序排列,排在最前的应是_老师,排在最后的是_老师;如果按姓氏笔画排列,排在最前的应是_老师,排在最后的是_老师。(4分)7.仔细回忆,把作者、作品用线连起来。(3分) 安恩勃朗特 简爱 雨果 鲁滨逊漂流记 艾米莉勃朗特 艾格尼斯格雷 笛福 十万个为什么 夏洛蒂勃朗特 呼啸山庄 伊林 悲惨世界8.认真回忆,把

6、古诗名句补充完整。(8分)争渡,争渡, 。 学而不思则罔, 。 ,万里长征人未还。 春蚕到死丝方尽, 。秦时明月汉时关, 。 莫愁前路无知己, 。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不要人夸好颜色, 。9.乱句重组,把序号写在括号里。(3分)( )一棵菱叶却哪止一个菱角?( )拽住菱叶翻过身来,大大小小的菱角就躺在了水面。( )采菱的过程有点像现在的游戏“挖地雷”。 ( )有的却还非常稚嫩,个头也小,躲在菱叶里,着实招人喜爱。( )有的已长得非常健硕,两个菱角如同牛角,有力地翘起。( )菱叶下面,不知是一番什么光景,有时一探手,那尖尖的菱角就触在你掌心,一握一抵,稍一用力,菱角就采下来了。二、阅读与理解。(

7、25分)(一)(5分)地球的结构就像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 )”地核,中间层是“( )”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是大地的振动,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震发源于地下某一点,改点称为震源。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的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1.片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请你根据这个句子的提示,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词语。(1.5分) 2.

8、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振动从 传出,最早接受振动的部位叫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 表示。(1.5分)3.十年前的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地震,以及本月13日云南通海发生的5.0级地震,都属于 地震。(1分)4.汶川大地震使无数同胞失去生命,全国人民无不为之悲痛。请根据提示,把这副挽联补充完整。(1分) ,四海同胞聚爱心。(凝、九州、血泪、山河)(二) (8分)一位满脸愁容的生意人来到智慧老人的面前。“先生,我急需您的帮助。虽然我很富有,但人人都对我横眉冷对。生活真像一场充满尔虞我诈的厮杀。”“那你就停止厮杀呗。”老人回答他。生意人对这样的告诫感到无所适从,他( )地离开了

9、老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情绪变得糟糕透了,与身边每一个人争吵斗殴,由此结下了不少冤家。一年以后,他变得( ),再也无力与人一争长短了。“哎,先生,现在我不想跟人家斗了。但是,生活还是如此沉重它真是一副沉重的担子呀。”“那你就把担子卸掉呗。”老人回答。生意人对这样的回答很气愤,( )地走了。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他的生意遭遇了挫折,最终丧失了所有的家产。妻子带着孩子离他而去,他变得一贫如洗,于是他再一次向智慧老人讨教。“先生,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生活里只剩下了悲伤。”“ ”生意人似乎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回答,这一次他既没有失望也没有生气,而是选择呆在老人居住的那个山的一个角落。有一天

10、,他突然悲从中来,伤心地( )起来几天,几个星期地流泪。最后,他的眼泪哭干了。他抬起头,早晨温煦的阳光正普照着大地,于是又来到了老人那里。“先生,生活到底是什么呢?”老人抬头看了看天,微笑着回答道:“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你没看见那每日都照常升起的太阳吗?”生意人恍然大悟。1.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到文中的括号里。(2分)号啕大哭 怒气冲冲 唉声叹气 心力交瘁 无所事事2.联系上下文,补全第6小节横线上的回答。(1分)3.文章前四节写生意人两次向智慧老人讨教。听了老人的告诫,第一次生意人感到 ,第二次生意人感到 。(1分)4. 请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最后三节的主要内容: 。(1分)5. 好文章要配好

11、标题。请你给文章加个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1分)6. 读文章末尾划线句子,生意人悟到什么呢?小杰说“面对生活,不要抗争,一切都没有意义”,小英说“智慧老人也就这样,没啥了不起的”,小敏说“人要放下烦恼和忧愁,用阳光心态看待每一天”。你赞成谁的回答?为什么呢?思考后有条理地写下来。(2分) (三)大地的耳朵(12分)小时候讨厌冬菇,嫌它丑。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每每在饭桌上见到它,筷子总绕道而走。弟弟受我影响,也把冬菇当敌人。妈妈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焖鸡,我一见便皱眉,觉得大好鸡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蹋了,感觉上就好似香喷喷的一锅白粥,无端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聪明的妈妈察觉了我和弟弟

12、的异状。有一回,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着问:“你们看,这像什么?”我闷声闷气地应道:“黑色的鬼。”弟弟鹦鹉学舌:“像鬼,黑色的鬼。”妈妈好脾气地应道:“冬菇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 嘿,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霎时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提 撩】起来了,我俩齐齐竖起耳朵来听。妈妈饶有兴味地说:“人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大地好奇,便把长长的耳朵伸出地面来听。”经妈妈这么一形容,那朵圆圆的冬菇落在眼里,( )像一只卯足劲来偷听的耳朵。妈妈继续说:“大地的耳朵听觉敏锐,你们吃了它,同样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耳听千里?哇,太棒了呀!我和弟弟的筷子,不约而同【伸 指】向盘子里“大地的耳朵” 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