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习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30883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中连接体问题【典型例题】BAFm1m2例.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施以水平的推力F,则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力等于( )A B. .F.扩展:1若m1与m2与水平面间有摩擦力且摩擦因数均为则对B作用力等于 。m2m1 2.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上放两物体1和m2,用与斜面F平行的力F推m,使两物加速上滑,不管斜面与否光滑,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总为 。例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可沿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下滑,木板上站着一种质量为的人,问()为了保持木板与斜面相对静止,计算人运动的加速度?()为了保持人与斜面相对静止,木板运动的加速

2、度是多少?【针对训练】如图所示,在迈进的车厢的竖直后壁上放一种物体,物体与壁间的静摩擦因数0.,要使物体不致下滑,车厢至少应以多大的加速度迈进?(g=0m/2)F4如图所示,箱子的质量50g,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0.。在箱子顶板处系一细线,悬挂一种质量m1.0g的小球,箱子受到水平恒力的作用,使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角,则F应为多少?(gm/s)BA【能力训练】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的滑块A、B叠放在固定的、倾角为的斜面上,A与斜面间、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当、B从静止开始以相似的加速度下滑时,B受到摩擦力( )A.等于零.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大小为1cos.大小为2m

3、gcmM2.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固定一种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Ag B C.0 DABCTaTb3.如图,用力F拉A、B、C三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目前中间的B物体上加一种小物体,它和中间的物体一起运动,且原拉力不变,那么加上物体后来,两段绳中的拉力Fa和的变化状况是( )A.Ta增大B.T增大MmC.a变小Tb不变4.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M+m)

4、g B.(M+m)g-a C.(+m)g+maD.(M-)gF5.如图,在竖直立在水平面的轻弹簧上面固定一块质量不计的薄板,将薄板上放一重物,并用手将重物往下压,然后突然将手撤去,重物即被弹射出去,则在弹射过程中,(即重物与弹簧脱离之前),重物的运动状况是( )A.始终加速B先减速,后加速ABC.先加速、后减速D.匀加速6.如图所示,木块和B用一轻弹簧相连,竖直放在木块C上,三者静置于地面,它们的质量之比是1:2:3,设所有接触面都光滑,当沿水平方向抽出木块的瞬时,A和B的加速度分别是aA= ,a= 。aPA457如图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5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

5、量为m的小球。当滑块至少以加速度a= 向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当滑块以a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的拉力大小= 。8.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物体A、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已知A、B间的最大摩擦力为A物体重力的倍,若用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或B上,使A、B保持相对静止做加速运动,则作用于、B上的最大拉力FA与FB之比为多少?ABFM9如图所示,质量为0的物体放在安装在小车上的水平磅称上,小车沿斜面无摩擦地向下运动,现观测到物体在磅秤上读数只有0N,则斜面的倾角为多少?物体对磅秤的静摩擦力为多少?10.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o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

6、,质量为,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自然长度伸长了L。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刚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多少?参照答案例1.分析:物体A和B加速度相似,求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力,采用先整体后隔离的措施,先求出它们共同的加速度,然后再选用A或B为研究对象,求出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力。解:对A、B整体分析,则F=(m1+m2)a因此求、B间弹力FN时以B为研究对象,则答案:例2.解(1)为了使木板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必须满足木板在斜面上的合力为零,因此人施于木板的摩擦力F应沿斜面向上,故人应加速下跑。现分别对人和木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对木板:Msi

7、=F。对人:mnFma人(a人为人对斜面的加速度)。解得:a人,方向沿斜面向下。(2)为了使人与斜面保持静止,必须满足人在木板上所受合力为零,因此木板施于人的摩擦力应沿斜面向上,故人相对木板向上跑,木板相对斜面向下滑,但人对斜面静止不动。现分别对人和木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设木板对斜面的加速度为木,则:对人:mgsin=F。对木板:Mgsn+F=Ma木。解得:a木=,方向沿斜面向下。即人相对木板向上加速跑动,而木板沿斜面向下滑动,因此人相对斜面静止不动。针对训练 3解:设物体的质量为,在竖直方向上有:F,F为摩擦力在临界状况下,=N,FN为物体所受水平弹力。又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ma由以上各式得

8、:加速度4.解: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g=ma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m)a 由代入数据得:F=48N能力训练1.C 2.D 3A(F不变放上物体后,总的质量变大了,由F=ma,整体的加速度减小,以第一种物体为研究对象, F-Tm, a减小了T变大了;以最后的物体为研究对象,T=a,a减小了Tb 变小了.增大;减小.) 4B(对竿上的人分析:受重力mg摩擦力Ff,有 mg-Ffma;因此 Ff=mgma,竿对人有摩擦力,对竿分析:受重力g、竿上的人对杆向下的摩擦力Ff、顶竿的人对竿的支持力FN,有gF=,又由于竿对“底人”的压力和“底人”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9、,得到F=Mg+f(Mm)g-ma因此项对的) 5. 6.0、(抽之前,木块A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有F=m,木块受到重力2mg、弹簧向下的弹力F和木块C的支持力N,根据平衡条件,有:=F+g解N=3g,木块B受重力2mg和弹簧的压力N=mg,故合力为mg,故物体B的瞬时加速度为.) .、 8.解:当力F作用于A上,且A、B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2对整体同理得:FA(m+m) 由得当力F作用于B上,且A、B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a对整体同理得FB(m+2m)由得FBN因此:FA:B1:2axf静9解:取小车、物体、磅秤这个整体为研究对象,受

10、a总重力M、斜面的支持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yMgsi=M,gsin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mg状况如图所示。将加速度a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有静maosgsincs-Nmasimgsn2 由式得:=gmgin2=gcos2,则co=代入数据得,0由式得,f静mgsnco代入数据得f静46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磅秤的静摩擦力为346。10.解: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取决于物体状态,由于静止后向下拉盘,再松手加速上升状态,则物体所受合外力向上,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因此,求出它们的加速度,作用力就很容易求了。将盘与物体看作一种系统,静止时:kL=(m+m0)g再伸长后,刚松手时,有k(LL)-(m+m0)g(m+0)a由式得刚松手时对物体FN-mg=ma则盘对物体的支持力N=m+ma=m(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