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进地理课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304240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肖进地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肖进地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肖进地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肖进地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肖进地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肖进地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肖进地理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例1.(2013.上海地理)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这个计划可行吗?专家认为技术上很难。据此回答(1)-(2)题(1)火星虽为地球近邻,实际上路途非常遥远。已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指的是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多用来测量太阳系内天体的距离,1个天文单位约为1.5亿千米)。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A.0.52天文单位 B.1天文单位 C.1.52天文单位 D.2.52天文单位(2).志愿者飞往火星途中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宇宙空间强辐射 火星引力强大 火星大气层稠密 环境长期失重A. B. C. D.

2、【解析】第(1)题,一个日地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火星是邻近地球的一颗地外行星;由材料得知火星距日平均距离为1.52个天文单位。因此,火星到地球最近距离大约为1.52-1=0.52个天文单位,故本题选A。第(2)题,志愿者飞往火星会遇到宇宙强辐射、失重等主要困难。【答案】(1).A (2). D例2.(2013.天津文综)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I

3、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解析】 第(1)题,北半球能看到北极星,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该地能看到北极星,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又根据北半球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图示北极星仰角较小,说明当地纬度较低。即该地区为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第(2)题, 恒星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恒星视运动的存在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说明地球自转的角度约为50,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约为15/小时,所以地球自转50,需要经过3个多小时。本题选择B选项。【答案】(1).A (2).B 例3.(2013.广东文综)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

4、: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A 0 B 1/3 C 1/2 D 2/3【解析】画数轴图分析(如下图)东八区与东十二区相差四个小时,东十二区的时间为2012年12月21日23:18,西十二区的时间为2012年12月20日23:18,故此刻全球没有哪个地区的时间能为 2012年12月22日。【答案】A例4.(2013福建文综)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2)题。(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A. 全球昼夜平分 B. 北半球为夏季 C. 太阳直

5、射20S 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 B. C. D. 【解析】第(1)题,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 2326S,故 D 正确。第(2)题,济南地理纬度比福建高,北半球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济南比福建小,济南夏季室内光照面积大,应加长遮阳板,降低安装高度,才能有效的起到遮阳作用。【答案】(1).D (2).A例5. (2013上海地理)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下图为晨昏线

6、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1)晨昏线通过极点A的日期约为_ 月22日;通过B点的日期约为_月7日。(2)晨昏线通过B点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_。(3)晨昏线通过B点时,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_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白昼时间逐渐_,地球公转速度逐渐_【答案】(1).3 5(2).135W,1143N(3

7、). 1634S (4).延长,减慢【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度值的变化,可知图中极点为北极点,再根据题干的提示“上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说明晨昏线通过北极点A之后,北极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晨昏线通过北极点A的日期约为3月22日,通过C点的日期,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6月22日,B点位于AC的中点位置,所以通过B点的日期约为5月7日。第(2)题,晨昏线通过B点时,45W的地方时为12时,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则该邮轮所处的地方时为6时,比45W晚6小时,通过计算可得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为135W,根据题干B点位于AC的中间位置,所以通

8、过B点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赤道到北回归线的中间纬度,约为1143N。第(3)题,结合第(2)题可知,晨昏线通过B点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1143N,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1634S;第(4)题,根据第(1)题的结论,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为5月7日到6月22日,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延长,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减慢。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例1(2013.上海地理)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据此回答(1)-(2)题(1).两地的夏季温度有差异,其

9、主要原因是里斯本A.受夏季盛行风影响 B.受沿岸暖流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D.受沿岸寒流影响(2).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雅典A.纬度位置较低 B.受西风影响较弱 C.地势相对较高 D.距地中海较近【解析】第(1)题考查气温曲线图的判读和影响气温主要因素。根据气温曲线图分析可知两地夏季气温有差异,里斯本的夏季气温低于雅典的夏季气温。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两地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当,距离海洋都较近。里斯本附近受寒流影响,所以夏季凉爽气温较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第(2)题考查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根据降水柱状图可知里斯本的年降水量大

10、于雅典的年降水量。两地降水量都集中在冬季,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的主要原因是受盛行西风控制,雅典距离大西洋较远,受西风的影响较弱,所以降水较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答案】(1)D (2)B例2.(2013.上海地理)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据此回答(1)-(2)题(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大洋地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 B. C. D. 【解析】第(1)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石灰岩经过高温、

11、高压的变质作用变质成变质岩。过程代表变质作用,则一过程中温度升高,压力升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第(2)题考查海底地形与地质作用。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从板块的生长边界处喷出冷却凝固形成新的大洋地壳。即大洋中脊处新的大洋地壳是由于岩浆活动形成的。图中表示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答案】(1)C (2)C例3.(2013.上海地理)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据此回答(1)-(2)题(1).上图所示河流的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风化(2).如果在图示的、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A. B. C. D.【解析】第(1)题考查河

12、流弯曲对河流外力作用的影响。在河流弯曲处,凹岸受河流冲刷严重,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凸岸泥沙淤积,主要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图中处为河流的凸岸,主要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所以第(1)题选择B选项。第(2)题,两地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河道较深,利于航行。所以第(2)题选择C选项。【答案】(1)B (2)C例4.(2013. 文综新课I)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式,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地14日6时-9时的风向为A.偏东风 B. 偏南风 C.东北风 D. 西北风(2)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

13、的时间约为A.14日14时 B. 14日19时 C. 15日4时 D. 15日11时【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低压中心东侧所以吹偏南风。第(2)题,在低压中心控制下,可能出现暴雨。甲地距低压中心以东约100km处,低压中心向东接近甲地约需要12个小时,所以暴雨开始时间约为14日19时。【答案】(1).B (2).B例5.(2013年京文综)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如果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 D.出现雾霾天气会导致在夜间减少【解析】此题应先根据图形确定各箭头的含义,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臭氧遭到破坏,会导致减少;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其浓度降低必然导致减少,故B为正确选项。可吸入颗粒物增加,阴天的几率增加,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降低,会减少;雾霾天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会增强大气逆辐射,会增加,导致夜晚温度升高。【答案】B例6.(2013.江苏地理)左图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右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 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 (1)(2)题。(1). 左图甲处的洋流与右图中、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A. B. C. D.(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