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燃料后处理厂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分级准则(EJT9391995)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303749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燃料后处理厂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分级准则(EJT939199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核燃料后处理厂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分级准则(EJT939199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核燃料后处理厂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分级准则(EJT939199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核燃料后处理厂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分级准则(EJT939199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核燃料后处理厂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分级准则(EJT939199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燃料后处理厂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分级准则(EJT939199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燃料后处理厂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分级准则(EJT939199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 49EJ/T 939 1995 核燃料后处理厂 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分级准则 1995-07-05 发布 1995-11-01 实施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局提出。本标准由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本主要起草人:李守成、易著贵、李光鸿、林懋贞、杨鑫荣。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核燃料后处理厂(简称后处理厂)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 的安全分级方法以及安全分级、抗震分类、质量保证分级的准则及其设计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后处理厂及其附属的乏燃料湿法贮存及各类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的设计、采购、制造、建造、安装、检验、调试和运行。2 引用标准GBJ

2、 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T 19000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GB/T 19001 质量体系设计 / 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GB/T 19002 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GB/T 19003 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HAF 0101 核电厂厂址选择中的地震问题HAF 0102 核电厂的地震分析及试验HAF 0201 用于沸水堆、压水堆和压力管式反应堆的安全功能和部件分级HAF 0400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EJ 313 压水堆核电厂系统部件安全等级的划分EJ 877 核燃料后处理厂安全设计准则3 术语3.1 物项 包括建(构)筑物、系统、

3、部件、零件或材料的概括性术语。3.2 运行安全地震动(简称 SL1) 运行安全地震动是在分析后处理厂所在区域的地震和地质情况、 分析当地地 表下地层特性的基础上,按年超越概率为2X 10-3的地震动值所确定的一种地震, 其加速度峰值不得小于对应于极限安全地震动的一半。 当发生这种地震时, 与核 安全有关的设施应能继续运行并维持其核安全功能。3.3 极限安全地震动(简称 SL2) 极限安全地震动是在考虑后处理厂所在区域的地震和地质情况、 分析当地地表下地层特性的基础上, 按年超越概率为 10-4的地震动值所确定的最大地震。 当 发生这种地震时,与核安全有关的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仍需保持其核安

4、全 功能。3.4 核安全功能(简称安全功能) 为安全着想必须完成的某一特定目的。后处理厂的核安全功能必须确保;a. 在事故工况期间及事故工况后后处理厂能安全停车并保持其安全停车状态;b .防止运行工况和事故工况下放射性物质在厂区内外的释放量超过相应规 定值;c.防止事故工况下造成的对厂区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照剂量超过规定值。4 安全分级方法4.1 概述 划分后处理厂各物项安全等级之目的是为制订不同等级物项的设计要求提供基准。不同安全等级物项的设计要求必须通过与其相应的抗震和质量保证要求 给予保证, 以确保它们执行的安全功能和其可靠性相一致。 安全分级、 抗震分类 和质量保证分级的关系见下表。物项

5、安全等级抗震类别质保等级放化1IA建(构)筑物放化2I或UB放化3川C放化1IA或B部件或系统放化2I或UB或A放化3C4.2 方法学后处理厂各物项的安全等级主要根据其安全功能失效后, 对公众健康和安全 以及对核材料保护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和安全功能的失效概率来确定。 如安全重 要物项失效概率因设计得当而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则该种失效可不作为物项分 级的标准。必须对各物项进行逐项安全评价和计算。在对各物项进行安全评价时,应该 考虑以下因素:a. 被评价的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所包容的放射性物质的种类、毒性、 数量、状态、潜在的迁移率、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b. 被评价的物项所履行的安全功能(如

6、首道屏障、二道屏障、滞留系统、 缓冲系统等)及其对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后果的作用;c. 被评价的物项安全功能失效的后果和概率。4.3 确定安全等级时的一些特殊考虑因素4.3.1 系统内的多重性在某一系统内,可能有履行同一安全功能的多重系统或部件。分级时,多重 系统和部件应与履行该安全功能的在役系统或部件属同一安全等级。某些安全功能除了由专门设置的系统和部件来完成外, 还可能由履行其它安 全功能的系统和部件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只为履行此安全功能的专设系统和 部件进行分级。4.3.2 系统或复杂设备的分部件任一系统或复杂设备在其分部件履行不同的安全功能时, 应按照各部件履行 的不同安全功能来确

7、定不同的安全等级。 例如,热交换器管内放射性溶液通过部 分属较高安全级,管外非放射性流体通过部分可属较低安全级。4.3.3 用于监测、检查的系统和部件凡对安全系统或部件执行监测或检查功能和对事故后果缓解或对安全系统 或部件复原起重要作用的物项, 均应与对应的被检测、 检查的物项属同一安全等 级。如中央控制室的仪表和自控系统应和被监测、控制的物项属同一安全等级。4.3.4 不同安全等级物项间之接口必须合理地确定不同安全等级物项间的接口, 以便在较低安全级物项的功能 失效时不影响较高安全级物项的安全功能。 接口处部件的安全等级必须和较高安 全级部件的安全等级相同。5 分级准则5.1 安全分级后处理

8、厂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应属下列三个等级中的一个。5.1.1 放化安全 1 级在其本身及其相关封闭屏障发生故障并丧失其核安全功能之后的 8h 内,非 居住区边界上任何成人所受有效剂量当量等于或大于 0.25Sv 的物项,属放化安 全 1 级。5.1.2 放化安全 2 级在其本身及其相关封闭屏障发生故障并丧失其核安全功能之后的 8h 内,非 居住区边界上任何成人所受有效剂量当量大于 0.005Sv 、小于 0.25Sv 的物项, 属放化安全 2 级。5.1.3 放化安全 3 级在其本身及其相关封闭屏障发生故障并丧失其核安全功能之后的 8h 内,非 居住区边界上任何成人所受有效剂量当量不大于 0

9、.005Sv 的物项以及其功能与 核安全无关的物项属放化安全 3 级。5.2 抗震分类按照 HAF 0102 规定的对核电厂各物项进行抗震分类原则,将后处理厂各物项分为I类抗震物项、U类抗震物项和川类抗震物项。521 I类抗震物项I类抗震物项指在运行安全地震动和极限安全地震动情况下仍需维持其核安全功能的物项。具有下述安全功能的物项属I类抗震物项:a损坏后会直接或间接造成事故工况的物项;b. 执行减轻或纠正设计基准事故后果的物项;c. 在发生地震期间或地震后为减轻破坏后果所需的物项,此类破坏是指在a 条所述物项的设计中采取了措施但仍认为可能发生的。I类抗震物项应包括放化安全1级的全部物项及522

10、条所述情况之外的放化安全 2 级物项。5.2.2 U类抗震物项U类抗震物项指在运行安全地震动情况下仍需维持其核安全功能的物项。下列情况下的放化安全2级物项属抗震U类:a. 其失效仅能引起正常运行参数值的偏离或发生预计运行事件,但不可能 导致更为严重事故后果的物项;b. 不执行减轻或纠正设计基准事故后果的功能,其失效或破坏后也不妨碍对设计基准事故后果进行检查并采取纠正措施以便减轻事故后果的物项;c. 地震后工作人员能够接近并进行检查以及易于修复的物项。5.2.3 川类抗震物项与核安全无关的物项。5.3 质量保证分级质量保证必须贯穿在对物项质量有影响的各种工作的全过程,包括设计、采 购、加工、制造

11、、装卸、运输、贮存、清洗、装配、安装、试验、调试、运行、 检查、维护修理、改进和退役。质量保证分以下三级:5.3.1 A 级质量保证5.3.1.1 A 级质量保证物项a. 非标准化生产的放化安全1级物项;b. 事故工况下,在造成放射性释放的危险后果之前不能接近进行检修和更换的放化安全 2 级物项;c. 安全功能难以通过检查和试验进行证实的放化安全2级物项。5.3.1.2 A 级质量保证模式a. 应满足HAF 0400和GB/T 19001的全部要求,并制定质量保证大纲;b. 由多个合同单位完成的物项和服务, 可根据不同的合同环境对 GB/T 19001 中的质量体系要求进行增删, 增删内容应在

12、合同中写明。 应在组织上和技术上规 定各合同单位之间的接口,并形成文件。5.3.2 B 级质量保证5.3.2.1 B 级质量保证物项a已标准化生产的放化安全1级物项;b.除5.3.1.1b、c两条所述物项之外的全部放化安全 2级物项。5.3.2.2 B 级质量保证模式a. 应符合HAF 0400中适用的要求,其适用程度(是部分采用或全部采用) 应由质量保证部门用书面文件作出规定;b. 应符合GB/T 19002的要求,由多个合同单位完成的物项和服务,可根据 不同的合同环境对 GB/T 19002 中的质量体系要求进行增删,增删内容应在合同 中写明。应在组织上和技术上规定各合同单位之间的接口,并

13、形成文件。5.3.3 C 级质量保证5.3.3.1 C 级质量保证物项放化安全3级物项属于C级质量保证。5.3.3.2 C 级质量保证模式a. 凡由供方提供的产品(物项)应符合 GB/T 19003的要求;b. 由多个合同单位完成的物项或服务, 可根据不同的合同环境对 GB/T 19003 中的质量体系要求进行增删, 增删内容应在合同中写明。 应在组织上和技术上规 定各合同单位之间的接口,并形成文件。5.3.4 质量保证模式的比较a. GB/T 19001、 GB/T 19002、 GB/T 19003 三种质量保证模式包含了若干相 同的质量体系要素,对这些质量体系要素的要求有些是相同的,有些

14、是不同的, 其对照关系可参阅 GB/T 19000 附录。b. 对于在GB和19001和GB/T 19002中完全相同的质量体系要素,A级质 量保证物项和 B 级质量保证物项两者之要求,在程度上可允许有所差别。例如,产品标记和可追溯性,对安全特别重要的某些 A级质量保证物项,必须追溯到原 材料的原始资料,但B级质量保证物项则不必追溯到原材料的原始资料;再如, 检验和试验一项,某些 A级质量保证物项要求100%无损探伤,而某些B级质量 保证物项则不要求 100%无损探伤。这些质量体系要素要求的相差程度,必须以物项在未来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前提。6 不同安全等级物项设计要求各安全等级物项的设计

15、均应符合 EJ 877 要求。6.1 放化安全 1 级物项设计要求6.1.1 按照能承受SL1和SL2进行设计。6.1.2 应符合独立性原则,即a.保持多重系统、部件之间的独立性; b保持不同安全等级的系统或部件之间适当的独立性。其独立性原则应该用“实体隔离”或“功能隔离”来实现。6.1.3 部件或系统失效后,在未酿成严重事故后果之前可将其更换或修复。如 不能及时更换或修复,应提供相应的后撤模式(如局部停车、全厂停车等) 。6.1.4 对放化安全 1 级机械设备和部件的机械设计要求应与 EJ 313安全二级部 件或 HAF 0201 安全二级部件的设计要求相当。6.26.2.1能。6.2.2放化安全 2 级物项设计要求提供的多重部件或替代件能在事故工况及误操作情况下维持其核安全功包容在放化安全 2 级系统中的大量放射性物质可通过放化安全 1 级系统 或建筑物进行第二次封闭 (如放化安全 2 级工艺容器中的大量放射性通过放化安 全 1 级设备室覆面进行第二次封闭) 。6.2.3 在放化安全 2 级建(构)筑物、系统或部件失去功能时,有能力维持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