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机械化农业生产工作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30357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机械化农业生产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三”机械化农业生产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三”机械化农业生产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三”机械化农业生产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三”机械化农业生产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机械化农业生产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机械化农业生产工作总结(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2018年“三秋”机械化农业生产工作总结 “三秋”期间,我省各级农机部门抓住关键农时季节,围绕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以玉米及水稻收获、小麦机播和机械化节本增效技术推广为重点,结合各类农机项目实施,强化农机部门公共服务能力,优化作业服务市场环境,促进作业市场供需平衡,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全面完成了各项计划任务。现就全省“三秋”机械化农业生产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总体情况及特点(一)机具投入充足,市场供需平衡(二)环境逐步优化,收种进度加快(三)作业质量较高,价格稳定nextpage(四)扩大技术应用,促进节本增

2、效(五)发展特色农机,增加农民收入随着机具购置补贴、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薯类种植与收获机械引进示范、玉米联合收割机示范推广、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茶园机械化技术示范、果园机械化技术示范等项目实施规模的扩大,我局积极引导发展大中型农机具和特色农机,加快发展果业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进一步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农机服务结构和农民就业结构,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二、主要工作“三秋”期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早动手早安排,开展前期准备工作8月下旬,我局就下发了关于做好“三秋”机械化农业生产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全省“三秋”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工作思路、目标

3、任务和工作措施,对“三秋”机械化农业生产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动员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及早投身“三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8月底在兴平市召开了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农机管理局(站)长参加的全省“三秋”农机工作动员会。按照我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各市、县(区)农机管理部门也都对“三秋”机械化农业生产做出了具体安排,逐级分解落实了任务。县、乡两级农机管理、推广和培训机构组织业务技术骨干,进村入户帮助农机户开展机具检修保养和技术培训,确保了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生产;引导和督促农机经销、维修、供油等农机服务组织备足物料,以满足农机户的各项服务需要。前期准备工作的扎实开展,为

4、“三秋”机械化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二)突出区域特点,组织开展农机作业一是抓住机收、机播重点,在关中灌区重点组织开展了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玉米机械化收获、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和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在陕北、渭北重点开展了小麦沟播、覆膜播种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陕南开展了水稻机械化收获、小麦旋播、精量半精量播种。抓住重点作业环节,争抢农时,保证质量,确保了我省大部分小麦播种在了高产期和适播期,为来年小麦丰产奠定了基础。二是抓住关键农时季节,提高农机综合生产能力。通过为农民提供多种先进成熟模式的“套餐式”服务等,引导农民扩大以优质小麦为主的粮食播种面积,加快优化品种结构

5、,提高机播、精播水平,促进粮食增产。三是适应天气变化,及时调整作业模式,开展应急服务,加快农作物的收、种进度。(三)实行科学管理,加大公共服务力度一是借鉴小麦机械化跨区收获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开展“三秋”区域性机械跨区作业,保证“三秋”机械化生产的顺利开展。二是通过开通服务热线电话等,及时提供机械作业市场信息,积极开展农机公共信息服务。三是加强与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配合,为“三秋”机械跨区作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如,安康市农机部门积极会同交警部门协调解决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违法超员纠纷9起,保证了“三秋”安全生产。四是提早动手,深入村组,对“三秋”生产有困难的家庭,及时组织有机户结对帮扶,落实作业机具

6、,切实帮助这些家庭搞好“三秋”生产。如:安康市农机部门组织农机收获服务队,对无劳动力的水稻种植户实行包收包运服务,受到农户的好评。nextpage(四)开展检查监督,促进农机安全生产为保证“三秋”机械化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各市、县(市、区)农机监理部门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安全生产巡查队,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地块、重点机型和事故多发时间段的安全检查,纠正违章作业,消除事故隐患,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三秋”期间基本没有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在农机作业高峰期,各级农机部门组织业务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依据农业部和我省颁布的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开展作业质量大检查。省农机鉴定站还组织人力进行

7、抽查,协调处理作业质量纠纷,确保农机作业质量。同时,发挥100多名质量监督员的作用,加强农机销售、服务、配件供应等农机市场的监督,加大对制售假劣农机具、配件及劣质农机作业服务行为的打击力度,保证农户享受优质农机服务,农机户用上放心农机。(五)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行业精神风貌“三秋”机械化农业生产工作任务繁重,要抓好、抓实各项工作,核心是转变作风。为此,各级农机部门推行和实践“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帮民解困、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基本价值观,塑造行业精神;把“五民”观念作为衡量农机部门作风转变的尺度,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投身“三秋”机械化农业生产工作,落实中、省有关扶持农机发展的各

8、项政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先进性。如:杨凌区农机部门以“为机手服务,让机手满意”为原则,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行业精神风貌,积极开展各项服务工作,引导农机供应、维修点昼夜营业,方便机手,有力地促进了“三秋”机械化生产进度,仅用了8天时间,就全面完成了生产任务。(六)加强督查督导,确保各项任务落实一是按照省农业厅统一安排,我局成立了3个督查工作小组,用 3到 5天时间,深入西安市的户县、长安、周至3县区,督促秋粮收获、小麦种子统繁统供、机械耕整地、机械化播种等各项工作。同时,为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力度,我局还与省环保局联合组成两个秸秆禁烧督查组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掌握并反馈相关信息,制止

9、焚烧农作物秸秆现象。二是为了做好“三秋”机械化生产各项工作,我局成立了农机安全生产督查、秸秆综合利用督查、农机产品质量督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督查4个“三秋”专项督查组及4个综合督察组,深入生产第一线,及时了解掌握和督促检查“三秋”机械化生产进度、秸秆综合利用、农机项目实施情况,协助各市(区)解决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保障了“三秋”机械化农业生产工作顺利进行。总之,我省“三秋”机械化农业生产进展较为顺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公共服务工作经费明显不足;二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化程度不高,中介组织发展缓慢,亟需政策扶持;三是玉米收获环节的机械化仍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因地制宜的完善技术,加强培训,扩

10、大推广;四是农机部门组织管理方式亟待改进,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和改进。 畜牧业生产调研分析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发展畜牧业越来越重要。近几年,畜产品价格出现了剧烈变化,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近期,我们深入农村及有关单位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了全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全市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销售能力为目标,突出发展与保护两大主题,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推

11、进畜牧产业化经营,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xx年底,全市大牲畜存栏达到54.20万头,其中牛存栏47.65万头;猪存栏138.34万头;羊存栏141.37万只;禽存栏4108万只。牛出栏38.48万头,羊出栏241.87万只,猪出栏287.27万头,禽出栏1.41亿只。肉类总产量达到535508吨,增长8.34%;禽蛋产量266093吨,减少8.59%;奶类总产量39058吨,增长6.94%。畜产品出口创汇4109.5万美元。畜牧业产值达到7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8.7%。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307元。 据统计,截至20xx年6月底,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5.98万吨、10.

12、16万吨、2.0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46%、18.12%、4.67%。生猪存栏量145.18万头,同比增长5.83%;牛存栏45.73万头,减少30.46%;羊存栏139.92万只,减少4.71%;家禽存栏4907万只,增长61.29%;生猪出栏达到158.13万头,同比减少9.23;牛出栏17.86万头,减少13.59%;羊出栏125.36万只,减少18.32%;家禽出栏9160.96万只,增长76.72%。 二、全市畜牧业生产的特点 (一)生猪市场行情火爆,规模饲养发展迅速 今年“五一”黄金周过后,我市与全省一样,生猪价格涨势不减,猪价已经涨到近20年内的最高点,养殖利润丰厚。三元猪价

13、格曾达到7元/斤左右。仔猪补栏热情高涨,仔猪价格有增无减,4070斤的土杂仔猪价格在67元/斤,4070斤的洋三元价格在8.509.00元/斤。猪肉价格一路飞涨,突破10元/斤大关,创历年来新高。自繁自养的养殖户净利润在400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除去雇工费用等,利润也在300元/头左右。我市涌现了一大批规模大、标准高的生猪养殖场区。全市规模化养猪场区达到212个,出栏量占出栏总量的60%以上。像阳谷景阳冈良种猪繁育养殖场、山东金牌畜禽实业有限公司莘县良种猪场这样年饲养量万头以上的猪场达到6个,年饲养量5000头以上的猪场达到25个。 (二)家禽价格涨势不减,禽类市场一片繁荣 今年“五一”黄金

14、周过后,我市禽类市场并没有与往年一样出现价格回落,而是仍在延续上涨势头。养殖户养殖效益明显,养殖户补栏热情不减。肉鸡价格创近10年来的历史新高,817肉杂鸡价格达4.30-4.40元/斤左右,养殖户只均利润在3元以上。鸡蛋价格也小幅上涨,平均批发价达3.25-3.30元/斤左右。肉鸭需求逐渐加大,价格节节攀升,鸭产品平均每周以每吨200元的价格递增。肉鸭白条价格达8000元/吨左右。养殖户积极性较高,肉鸭产业成为我市家禽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全市有4个种鸭场,存栏父母代樱桃谷种鸭20万只左右,今年出栏肉鸭可达3000万只。高唐县以高唐荣达六和公司为依托,制定扶持政策,加大宣传力度,统筹规划布

15、局,力促肉鸭产业发展,目前,肉鸭产业已成为高唐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主导产业,全年可出栏肉鸭1000多万只。 (三)牛羊市场开始复苏,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今年以来,一直低迷的肉牛市场开始走出逆境,牛羊肉均价已超10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4月份牛羊肉价格分别上涨9.3%、14.5%,仍保持历史较高价位。据调查,较好的羊肉已卖到12元/斤。除羊肉外,牛肉价近日也开始呈上升趋势。在肉羊产业上,阳谷县张秋镇鲁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20xx年加工羊肉产量6840吨、牛肉产量520吨,产品销售收入达到9200万元,出口创汇1520万美元,产品主要出口到中东、俄罗斯、港澳、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而且该公司出口到中东的羊肉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3。山东新世纪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羊肉分割产品及制品6524吨、牛肉500吨,产品销售收入8780万元,出口创汇632万美元。产品主要出口到中东和东南亚,出口量占总产量的60%。肉羊加工企业的崛起,极大地带动了肉羊养殖业的发展。 在肉牛产业上,以山东澳士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临清市福临清真肉业有限公司等肉牛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全市肉牛饲养小区达到20个,规模饲养户达到20xx多个,规模饲养出栏肉牛占出栏总量的40%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