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2021版高中地理第4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1节环境管理教案鲁教版选修6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303410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用书)2021版高中地理第4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1节环境管理教案鲁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教师用书)2021版高中地理第4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1节环境管理教案鲁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教师用书)2021版高中地理第4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1节环境管理教案鲁教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教师用书)2021版高中地理第4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1节环境管理教案鲁教版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教师用书)2021版高中地理第4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1节环境管理教案鲁教版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用书)2021版高中地理第4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1节环境管理教案鲁教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用书)2021版高中地理第4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1节环境管理教案鲁教版选修6(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用书)2016-2017版高中地理第4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1节环境管理教案鲁教版选修6第一节 环境管理课标要求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课标解读1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2结合知识窗环境保护法和中国环境保护徽,让学生明了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原则及意义。3通过对环境管理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新课导入建议以我国当前环境管理的实例来导入新课。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了解环境管理的概念,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2.理解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和制度。3.体会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

2、容和主要手段。(重点)2.环保意识的培养。(重点)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1.概念: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一定的环境目标和规划而开展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2目的:既要发展经济,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3类型(1)按范围分为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和部门环境管理三大类。(2)按职能和性质分为环境计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和环境技术管理三类。环境管理的手段手段定义行政手段通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法律手段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环境经济手段运用税收、征收有偿使用费以及奖励、罚款等经济手段间接管理环境技术手段借助既能提高

3、生产率,又能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手段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宣传教育手段通过报道、电视广播等形式普及环境科学知识,进行思想动员,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与水平1经济和技术手段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这种认识是否正确?【提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公共财产,环境保护是公益事业,因此,国家和政府干预环境管理尤其重要。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有效地遏制环境的大规模恶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我国的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

4、发展原则要求: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目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指导思想:开发利用与养护更新并重。要求:对可更新资源永续利用,对不可更新资源节约使用与综合利用。目的: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感和紧迫感。(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要求:立足预防环境问题发生的同时,认真治理已发生的环境问题。目的:避免走工业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2.2环境管理在哪些方面有待加强?【提示】总体来讲,我国的环境管理中法律、行政手段使用较多,但法律和政策还有不成熟之处,还存在监督力度不足、执法不严以及执法难等问题

5、;经济和技术手段明显薄弱,宣传教育效果不甚理想等。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问题导思】1国家环保总局定期对淮河水质进行检测,按职能来划分这属于何种环境管理?【提示】对各大河大湖进行水质监测,应属于环境质量管理。2为什么说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具体表现?【提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该区内部的自然资源,包括生物、生态等,目的是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充分利用,让可再生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资源环境管理的具体表现。3在环境管理的手段中具有强制性的有哪些?【提示】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1环境管理的分类及基本内容环境管理的内容一般可以按照环境管理的范围、职能和性质划分为不同

6、的环境管理类型。标准类型主要内容按照环境管理的范围资源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的保护非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持续利用区域环境管理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目标,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制定区域环境规划等全国国土的环境管理,经济协作区的管理,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环境管理,城市的环境管理,水域的环境管理等部门环境管理制定部门或行业环境规划,处理本系统涉及的环境问题能源环境管理、工业环境管理、农业环境管理、交通运输环境管理、商业和医疗等部门的环境管理,以及各行业、各企业的环境管理等按照环境管理的职能和性质环境计划管理主要是制定工业交通污染防治、城市及流域污染控制、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科技发展

7、、环境宣传教育等规划环境质量管理主要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环境监督和检查工作,组织调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以及预测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环境技术管理主要包括确定防治污染的技术、政策以及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组织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和情报服务及环境科学技术交流等2.环境管理的手段手段定义具体内容行政手段通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划及行政决议、决定等,对从事开发活动的人、财、物等实施管理法律手段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环境制定环保法律法规,组建执法队伍,通过强制手段调整开发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并通过司法程序实施行政、经济或刑事制裁经济手段运用税收、征收有偿使用费以及奖励、罚

8、款等手段间接管理环境项目税收和收费制度财政补贴、信贷优惠市场交易押金制度举例环境税、资源使用税补助金制度、税收减免市场干预、责任保险宣传教育手段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思想动员通过环境教育培养环境保护的专门人才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实行科学管理、提倡社会监督的环境管理措施技术手段借助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手段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2016泰安高二检测)下图是我国东部各省级行政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据环境保护部(2008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公报)绘制(1)环境保护部发布公报,按环境管理的职能和性质

9、分类,属于_管理,从环境管理的手段来看,是以_手段进行环境管理。(2)比较图中我国东部各省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异同并分析造成其差异的原因。相同点不同点原因(3)请你为企业减排二氧化硫提几条建议。【思路点拨】由我国东部各省级行政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图获取必要信息,结合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手段及减排措施回答即可。【解析】第(1)题,环境保护部发布公报系政府部门组织调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故属于以行政手段进行环境质量管理。第(2)题,结合图例可以看出,东部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上半年同2007年上半年相比均呈现下降趋势;受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北方各省二氧化硫排放量多

10、高于南方各省。第(3)题,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可通过调整能源和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利用技术,加强管理等措施来实现。【答案】(1)环境质量行政(2)相同点大多数省份二氧化硫排放量普遍较大;与2007年上半年相比较,均出现下降趋势不同点北方各省二氧化硫排放量大于南方各省原因我国煤炭主要分布在北方,北方煤炭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较大(3)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发展和利用清洁燃烧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答出四点即可)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问题导思】1我国为何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提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

11、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强环境管理,强化环境监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读教材P83两幅图,回答下题。2这两幅图说明了我国环境管理的哪一原则?【提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三同步”“三统一”“三同时”辨析“三同步”与“三统一”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一原则的核心内容,其中“三同步”是具体措施,而“三统一”是“三同步”的目的。“三同时”属环境管理制度,具有明确性、强制性,利用法律手段来保证执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基本法律制度。(2016塘沽质检)读我国某湖泊污染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近年,该湖泊污染状况严重,从图中可知,首要污染物是_,其次是_,这些污染物大量排入该湖泊会导致湖水_,

12、称为_现象,影响生态系统。(2)针对该湖泊的污染状况,当地环保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于新上项目,要求全程监督治污工程与新上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对于污染大户,在加大经济处罚力度的同时,要求谁污染谁治理,否则停产治理。由此可知,当地环保部门对新上项目执行了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中的_制度,这是我国在建设中防止_出现的一项重要法律规定。对污染大户,落实了_原则,它主要体现了_与_并重的指导思想。【思路点拨】由图中污染物所占百分比大小比较及所学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知识回答即可。【解析】第(1)题,从示意图中可知,无机磷占的比重最高,其次是无机氮,两者占污染源的85%。因此,它们是主要污染物

13、,会造成湖水富营养化。第(2)题,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中,“三同时”制度是我国在建设中防止新污染源出现的一项重要法律规定,也是出台最早、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环保基本法律制度。“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是我国环境管理的原则之一,力求对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对不可再生资源节约使用,综合利用。【答案】(1)无机磷无机氮富营养化水华(2)“三同时”新污染源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开发利用养护更新教材P83活动【点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环境管理中实行“三同步”“三统一”原则及“三同时”制度,能够有效地防止和减少污染。保护环

14、境,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之路,避免工业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答案】1.有利于防治污染,开发利用与养护更新并重,使可再生资源得到永续利用,不断再生,使不可再生资源得到节约使用与综合利用,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2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实施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坚持建设项目做到治理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等等。(2016曲靖高二检测)环境管理是指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一定的环境目标和规划而开展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据此完成12题。1个人和企业作用于环境的一切经济、社会行为都要得到合理的约束。因此,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个人企业政府地区ABCD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是()A国家和政府B个人和企业C地区和行业D部门和单位【解析】第1题,环境管理的对象是指被管理者,个人、企业应属于环境管理的对象,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环境管理的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第2题,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应该是国家和政府,国家和政府来确定环境保护的方针,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