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模部分古文判断正误题学生卷及答案(共8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295902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一模部分古文判断正误题学生卷及答案(共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一模部分古文判断正误题学生卷及答案(共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一模部分古文判断正误题学生卷及答案(共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一模部分古文判断正误题学生卷及答案(共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一模部分古文判断正误题学生卷及答案(共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一模部分古文判断正误题学生卷及答案(共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一模部分古文判断正误题学生卷及答案(共8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孙权劝学1、本文描写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2、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3、本文运用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4、全文写了吕蒙学习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 )5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6、鲁肃和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7、鲁肃和吕蒙的对话,既

2、从正面烘托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重要性。( )8、在文章中,吕蒙经历了“推辞学习”“开始学习”“学习很有信心”的思想变化。( )9、这个故事表明了学习需要别人的鼓励,只有鼓励才能让人的才略大有长进。( )10、文章叙事简练,但是其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11.从孙权的话中即可看出他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以至于都忘了自己人主的身份12.从吕蒙的答话中即可看出他和鲁肃融洽的关系,也可看出吕蒙对自身的进步也颇为自得,显示了他的率真的性格。( )陋室铭 1.本文作者在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没有采用直白的方式,而是借陋室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高

3、洁傲岸的节操。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2.文章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达了作者对优美音乐的欣赏和工作的勤奋。( )4选文在描写作者居住环境和交往人物时,重点突出了“陋室不陋“的中心。( )5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6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8.本文夹叙夹议,不但有观点,有论证,而且在论证过程中还简要而生动地

4、描述了这间“陋室”内外的情景。9.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的主旨。( )10.文章最后一层,奇峰突起,连举两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是例证,还有作者自况之意,再引孔子的话作结,更具有雄辩的力量。( )11.因唐王朝衰败,官员寻欢作乐, “无丝竹之乱耳”除了表达作者对那些人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还有一种消极情绪的流露。( )12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总结全文,概括文章主旨,说明“陋室不陋”在于“惟吾德馨”( )13.文章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其用意是表明一般来说名人的住处都比较简陋。( )爱莲说1.“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

5、、一物或一种现象书法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2.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3.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既然是对莲品质的总括,那它也是本文的主旨句。(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通过对莲之生存环境的交代,写出了莲花洁身自好和不显媚态的可贵品质。( )6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莲的形态美,表现了莲的独立特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高尚品质。( )7“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6、象征了君子美好的姿态,文中所有这些象征的内容都是作者通过想象产生的( )8.文章第一部分以菊之爱牡丹之爱来衬托莲之爱。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9.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10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 )11.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 )12.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

7、、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13.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惜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 ( )14.文章结尾“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愿意像陶渊明那样而坚决不向世人学习的人生态度。( )记承天寺夜游1.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内容简短,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递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2.文章写作者一到夜晚就“解衣欲睡”,与下文的“闲”字相照应,说明当时谪居的生活确实闲极无聊,整天无所事事

8、,“我”已经没什么人生追求了。( )3.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是作者“念”的结果,下笔十分清淡,实则意味深长,表现了作者与怀民深厚的交情,说明两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4文中的写景手法非常高明,“积水空明”写出了水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5文中的写景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6“盖竹柏影也”一句突出了文意的转折,写出了漫步庭院欣赏景物时恍然大悟的情趣。 ( )7“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寥寥数语,却意味隽永,把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赏、漫步的悠闲种种难

9、言的感情浓缩其中,语言凝练,含蓄深沉,精美传神。 ( )8.文中的“闲人”是指具有闲情逸致的人,也包含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凉心境,表达了作者希望远离尘世、做一个避世退隐的清闲之人的理想。( )与朱元思书1.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2.第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具体描绘,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3.“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描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4.作者先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自然转入对山、水的描写,属于总分结构。( )5.作者用

10、“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这样写好在以静写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6.“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水流湍急,与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所描写的水势特点完全不同。( )7“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和对自由的渴望。( )8“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主要写人们在这高山、泉水、草木和鸟兽的奇景中的感受。9本篇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描绘了富春江美丽景色,是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10第二段承“异水

11、”二字。按先后顺序抓住“急”和“清”的特点,具体生动描写;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奇山之美。( )11本文是一篇堪称典范的骈体文,全文全部用偶句写作,句式整齐,清新隽逸,流畅谐婉。( )12 作者抓住富春江山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山水图13 在描绘山景时,作者插入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几句感受,不仅从正面烘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 )14 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所以写景顺序上先山后水,由远及近,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

12、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1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这四句作用是结构上总结全文,内容上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以及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16蝉、猿之声,在空谷传响,袅袅不尽,从侧面突出了山之拔地参天,连绵不断。( ) 马说1本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明主难遇贤才,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2作者从文章第二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起就展开反面议论,其目的就是对无知的“食马者”进行辛辣的讽刺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4 本文托物寓意,通过写千里马被

13、埋没,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第二段围绕“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2.第二段既论证了“生于忧患”,又论证了死于安乐。( )3.第二段阐述了人要经历磨练才能“造就人才”,国家有“法家拂士”、有“敌国外患”才会长盛不衰。( )4.第二段阐述了人主观上经历的磨难及其好处( )5.第二段从正反面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1. 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出身卑微、有所作为。(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既适用于造就人才,也适用于治理国家。( )3. 本文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较详细,这才是

14、全文主要论证的内容。4.本文告诉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有忧患意识,不可耽于安逸享乐。5.论证“死于安乐”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证明。5.全文围绕“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这两个问题进行阐述,从个别讲到一般、从客观讲到主观、从个人讲到国家、从反面讲到正面,最后水到渠成总结中心论点。6.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从个人说到国家,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7.本文采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先从个人的角度得出“困境出人才”的观点,然后转到了治国方面,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才的因素相仿。8.本文结构上先分后总,论证方法上采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归纳推理的方法,论证严密,说服力强9.本文结构上先分后总,论证方法上采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归纳推理的方法,论证严密,说服力强。10.作者认为,人们经历磨难能培养人坚强性格,能增加人的才能,能改过,能奋发向上,有所作为,才能想明白。( )1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国恒亡。” 此句是针对国君治国而言,告诫国君要居安思危,否则死于安乐。12.就治理国家而言,国家要有忧患才能得以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13.作为议论性散文,开头写六个人事例目的只是为了引出论题和引出“要担当大任必先经历磨难”的基本观点。14.“入”有“法家拂士”,“出”有“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