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智慧广场》参考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294199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智慧广场》参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智慧广场》参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智慧广场》参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智慧广场》参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智慧广场》参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智慧广场》参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智慧广场》参考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智慧广场参考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页,移多补少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2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数学过程,形成利用几何图形解决问题的策略。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几何图形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实物操作,体会移多补少问题师:期中数学考试明明和聪聪都得了100分,老师奖给他们一些小明明8朵小花,聪聪4朵小花。如果你是聪聪,你想说什么? 学生会说出奖励不公平。怎样才能让聪聪和明明的小花一样多呢?动手

2、拿出8朵红花、4朵黄花,摆一摆。学生自主活动。师:谁愿意演示个大家看一下?(教师提供直观学具让学生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验证,为下一环节学习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做铺垫,同时体会移多补少问题的特点)二、探究建模,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的问题。1、指导学生学习画图的方法。A、师:出示情境图,现在芳芳和晶晶做了一些小花,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分别做了多少朵呢?14朵、10朵。她们也想请大家帮帮忙: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个人的花一样多?师:刚才我们用摆一摆的方法帮助聪聪和明明找到了答案(板书:摆),那如果我们现在手中没有小花了,你还能想到什么方法帮助我们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呢?生可能会想到用画一画的方法。B、

3、学生自主活动用画一画的方法,完成问题。C、展示不同学生的方法,对比不同的画法,体验符号简洁的好处。师总结用简单图形代替小花,画起来容易又简单清楚。所以在数学上画图的时候不求画的漂亮,只要画的清楚简单就好。D、第二次对比:展示学生作品,体会一一对应的好处。出示两幅不同的作品,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让学生也按照一一对应的方法重新画图,并用虚线表示出多出来的部分。2、借助直观图解决问题。师:图已经画好了,那芳芳要给晶晶几朵花,两人就一样多了呢?请把你的想法在图上清楚的表示出来。学生自主完成。展示学生想法。师:这次我们用画图的方法(板书:画)知道了芳芳给晶晶2朵花两个人就同样多了,那你觉得画

4、图的方法好吗?看来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总结:其实啊,不论是摆还是画,我们都是从多的里面拿了一些给少的,让两个人变得一样多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问题。三、反馈练习师:“移多补少”的方法你学会了吗?好,那你会用“移多补少”来解决问题吗?出示题目:熊妈妈摘了14个玉米,熊宝宝摘了4个玉米,熊妈妈给熊宝宝几个玉米就一样多了?学生画图解决,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归纳总结方法。总结“移多补少”的一般步骤。师:刚才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这几个问题用共同的特点都是从多的里面拿出一些给少的,让两人变得一样多,那大家想一想我们要先找到什么呢

5、?(生:找到多出来的部分)师:怎样能把多的部分看得更清楚呢?(加上一条小竖线)师总结方法:图要一个对着一个画,然后加上一条小竖线看清楚多出来的部分。然后把多出来的部分分成一样多的两部分,拿出一部分给少的就一样多了。四、体验画图的作用师: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用到了画图的方法,那你觉得画图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呢?师:通过画图我们能更清楚的看出题目的意思,帮助我们从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图中找到答案。五、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分享给大家好吗?六、课外互动让学生回家把今天学到的“移多补少”问题展示给父母看。附送:2019-2020年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比较word教案教

6、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 P:81、82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过了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同时,20以内的数也有了认识,所以教材中的第1部分就可以作为旧知的复习。新知识的引入后,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将数的大小比较转入到数与式的大小比较。在学具小圆片和数射线的帮助下,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活动中寻找数学知识。教学目标:1、 学会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2、 通过学具小圆片和数射线知道如何进行数与式、式与式的大小比较。3、 学会如何把不等式补充完整,并且会找出不同的答案。教学重点: 会进行数与式、式与式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 如何把不等式

7、补充完整,学会找出不同答案。教学准备: 小圆片,数射线教学流程:一、 引入师:小朋友,我们以前曾经学习过两个数要比较大小可以怎样表示呢?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现在有这样一组题目,你们能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把它完成吗?(出示书上81页第一大题,让学生在组内共同完成)二、 展开(一)1、教师出示:2 5 ,同时在这两个数的上面用小圆片演示。 提问:2和5比较填什么符号?2、师:现在,在2这边添上一个小圆片后,和5比较会怎样?为什么? (配合演示,并填上算式:2+1 5 ) 添上2个小圆片呢?( 2+2 5 ) 添上3个小圆片呢? (2+3 5 ),结果和5一样大,所以用等号。 如果添上4个小圆片,结

8、果会怎样呢?小组讨论后得出结果。3、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现在是算式和数在进行比较,比的时候要先把算式的结果算出来,再和另一个数比较) 4、师: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练一练。(81页第3大题和第4大题) 5、学生在练习时发现题目中出现了算式和算式间的比较,在小组内商讨后解决。(二)1、出示书上82页的数射线,请学生根据这条数射线来判断: 12+5 11 12+5 19 2、讲一讲,你是如何把算式和数射线互相对应起来的。 3、继续讨论82页的第8题,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看的,又是如何来进行比较的。 4、独立练习82页的两组习题三、 深入1、出示81页第5大题的第一小题:2+ 5师:现在我们看见的这组不等式中,前面的算式少了一个加数,需要我们来填进去,想一想,你能填哪些数进去呢?你能尝试一下吗? 教师将学生讲出来的答案一一填入方块中。2、问:大家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的答案?3、师:只要符合条件的数,我们都要把它找出来。所以这个不等式中可以填入不同的数。4、练一练:第5大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