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293248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远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历史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 56分)一、选择题(本题有 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周杰伦的歌曲上海 1943唱到:“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得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最有可能在 1943年发生的是()A上海是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心,荣氏家族由过去的“面粉大王”,变为“棉纱大王”B上海沦陷,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或

2、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C. 美货成为“美祸”D. 国民政府在上海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2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 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设计重在()A. 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促进城市的离业活动3.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 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 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3、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 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4“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相关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B. 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在政治和法律上遭到歧视直到宋才开始转变C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内涵就是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抑制商业的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使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一个重5.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的落后了,要原因就是闭关自

4、守。卜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新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主要有()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落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A. B.C. D.6艘货船在1910年离开英格兰,带着铁轨和普通货物前往墨尔本,然后为阿根廷捎上联合收割机,此后装载运往加尔各达的小麦,在此装载运往纽约的黄麻。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这主要表明()A. 世界范围劳动分工形成B.科技创新助力世界市场发展C商品是世界联系的纽带D.英国对海外市场有严重依赖7. 英国学者

5、雷文斯坦提出了“推拉理论”来解释人口迁移现象,其含义是指“人们之所以从L此地到彼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根据这一理论,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A. 东南沿海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快B. 东南沿海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小,政治经济稳定C. 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D. 东南沿海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吸引大量人才Z0 一8. 有学者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哥伦布大交换”,认为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也是一件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

6、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从这个角度来看,下列哪项不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给美洲带来的影响()A. 给美洲带来了新的疾病B.使美洲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C改变了美洲人的生活方式D.给美洲带来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9. 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B. 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C. 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D. 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10.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7、;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 的发展。这“三次热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为民主主义革命准备阶级基础A. B.C. D.11. “道光年间(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七里(村)所产丝尤著名,出产既富,经商上海者乃众。镇之人业此因而起家者亦不少。 ”这反映了()A. 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 五口通商客观上刺激了湖丝对外贸易C. 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D. “海禁”政策使湖丝只能经广东出口12. 下列史料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史料史论A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桶外務贷

8、物1 以通宥无.清政府杜绝与外国往来B(淸嚴期)苏城机户类寥J6人工Sb机户出 廣经営机匠计工赍值.费本主文前芽在清前期巳经出现1 C明朝中期,景徳81陶瓷业有官窑58駄民 窑二-百座部分宫廷所用瓷器的烧制 由民窑完成审民营手工业在明中期占主导地位D 大抵畫帯,人十三十分之三在色,十七在 天下$其所积橙,则十一在内”卡九在外.视买田豎地,扩大再生产A. A B. B C. C D. D13春秋谷梁传记载:“初者,始也。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文献中的记载说明()A. 土地国有制度被废除B.实际承认土地私有C.法律上确立私田地位D.土地兼并开始出现14.1656年,清政府颁布法令

9、,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并严惩一切“私下诸番互市者”。这一政策的最大影响是()A. 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B. 使清政府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C. 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D. 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15. “大发现是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共同扩张的结果,是双重扩张。换言之,没有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人们的扩张要求,就没有地理大发现;但若没有国王和政府的领导、支持及贵族的参与,同样也不会有地理大发现”。以下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说法能够证明上述结论的是()At 4A. 新航路开辟不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结果B. 新航路开辟有利于欧洲封建统治

10、的巩固C. 新航路开辟促成欧洲反天主教会力量联合ID. 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率先支持探险16.下列图片中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目的是满足市场需要的是A 儿宋代官窑B B”家庭手工业 CC明朝机房D 0江南制遵总岗t17.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的价格达1至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 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这反映了()A. 东西方之间的陆路通商要道被阻断B. 商业危机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因素C. 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香料D. 价格革命导致欧洲商品价格的暴涨18. “买办”一词,明代专指对宫廷供应用品的商人;清初专指为居住广

11、东商馆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买人或管事人。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雇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以下与之相关评价,正确的是(A.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要求与买办一致B. 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因买办的出现得到了推动C.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买办D. 帮助西方列强进行军事侵略是买办的主要任务19. 下面是清政府经营的部分近代企业简表,对此理解准确的是1 哄办人馬要枷L1186!fI .通手弾.丈馬等.啦小世4&亠融+昭常挣竜.上*if地為上绛長国人舟穆覺丄勢,逢子弹.决卑迁】曄原从上海迂来豹我务蚱斷岳阿期齐视般. 上外浄军啊追峯丈診机E港番it干犀.丸药.A.厂址

12、在通商口岸B.都具有资本主义性质C.都由汉族官僚兴办D.都引进了外来人才20.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 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B. 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C. 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D. 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21. 下面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表中信息反映出我国对外贸易1980 年1990 年2000 年2012 年(进出口)381.41154.44722.938671.2引进外资1984 年1990 年2000 年2012 年(已利用外资)270.51028.95935.611329.4A. 基本形成了外向型

13、经济B. 在全球化中的地位提高C. 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D. 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22. 明朝万历六年胡肴指出:“四民固最次商,此在古民鲜而用简则然,世日降民日众而用繁,必有无相通,民用有所资,匪商能坐致乎?守令固当加意于民,使商旅而愿藏于市,此恤商之道可见耶! ”由此可知,胡肴主张()A.稳固四民秩序 B.实行海禁政策C.重视商人作用D. 限制人口增长23.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城市化路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城市化” “自上而下城市化”。其中与“自上而下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A. 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 市场经

14、济体制初步建立16.24.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j 11 世4 甘吒鼠 * “* I J T:”产廿序於勢诂工#5Ti I | Irii E-11 E4kt)f IL IItf ifvn j m i - n I:t i * ri!农业承包合同书一允九三翠sc户存刑也誓点,空一暑导#A. 土地的使用权B. 土地的用途 C. 土地的所有权 D. 土地的规模25. 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 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TL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论人民民主专政/民民主专政26.有资料统计表明,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在前清光绪、宣统年间通常用五、六千人这般工人的籍贯多半是广东、宁波、湖北、安徽、天津等处。”甲午战后的上海总局内,“劳 工的出身地极不统一”, 来自全国各地,致使“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