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十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练)教学讲练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290801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7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十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十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十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十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十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十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练)教学讲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十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练)教学讲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考试内容、考核要求5年考情考查热度真题示例考查角度学科素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b)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c)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b)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c)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c)2018浙江11月选考,11,2分洋务运动史料实证2017浙江11月选考,8,2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史料实证2017浙江4月选考,33(1),5分民族工业的产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016浙

2、江10月选考,9,2分自然经济的解体历史解释2016浙江10月选考,27,2分洋务运动历史解释2016浙江4月选考,8,2分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历史解释2015浙江10月选考,9,2分民族工业的产生历史解释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主要表现(c)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c)2017浙江4月选考,12,2分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历史解释2016浙江文综,38(1),8分民族工业陷入困境史料实证分析解读本专题在高考中属于高频考点,在浙江省历次高考中多有考查,复习时要高度重视。从考查内容角度来看,重在考查民族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概况及其折

3、射出的历史本质,如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工业的产生途径和初步发展等,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之间的关系。从考查的学科素养角度分析,重在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的考查。从试题题型来看,选择题和主观题均有出现。复习本专题时,要结合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来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历程,把握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分析我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建议将本专题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等知识结合起来,构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总框架,以大历史观来学习、思考。【真题探秘】【考点集训】考点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2019浙江绍兴3月模拟,9)中国

4、近代有改革者言:“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此改革者之言所涉及的“自治”运动()A.迈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C.有利于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促使西方自由和民主思想的传播答案B2.(2019浙江温州2月选考测试,9)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有多条途径,其中一条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企业。创办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是()A.方举赞 B.陈启源 C.周廷弼 D.张謇答案A3.(2019浙江嘉兴、丽水3月模拟,9)近代某次战争后,清政府一方面允许外国人“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

5、口”,同时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些举措对当时中国的影响表现在()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C.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兴起答案C4.(2018浙江温州8月选考测试,9)近代有史料记述:“近年洋货骤赢,土布骤绌,中国每岁耗银至三四千万两,则以洋布洋纱畅销故也。盖其物出自机器,洁白匀细,工省价廉,华民皆乐购用,而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万人。”这种现象()A.起因于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 B.加剧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C.客观上促进民族工业的兴起 D.阻碍了城市商品市场的发展答案C考点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

6、.(2020届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初联考,12)右图为1946年的时政漫画,图中英文为“Made in U.S.A”。该漫画作者意在()A.嘲讽美国帮国民党打内战必将失败B.揭露中美不平等贸易关系的危害性C.抨击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危及民族工业D.说明美货涌入打击了日货的垄断地位答案B2.(2019浙江稽阳联谊学校10月联考,14)据统计,七七事变后半年,纺织业损失70%,面粉业损失60%,国防制碱业损失82%,盐酸制造业损失80%;全国6 344家工厂损失60%。看到内地工业落后,而军需民用的需求却大幅度上升,国民政府和爱国工商人士发起了工业大迁徙。据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全面抗战时期西

7、部工业逐渐强于东部B.内迁一定程度改变了中国工业布局C.日本的侵略给中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D.内迁一定程度满足了军需民用需求答案A3.(2019浙江“五校联考”第一次考试,11)历史事件之间往往一环扣一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表中甲乙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是()甲乙A广州、上海、厦门等通商口岸开放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逆差逐步扩大B魏源撰写海国图志轮船、电话、电报等科技传入中国C台湾巡抚唐景崧弃台内渡日军占领台湾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外国资本进一步挤压民族工业答案D探史料提能力探究一“欧风美雨”下的晚清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史料呈现 史料1 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

8、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史料2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黄炎培等川沙县志史料3 从清政府自身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则是一次较低层次的近代化运动。即使它自身有很多弊病,但作为中国近代化的最早尝试,它深刻动摇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结构。

9、这也意味着长期适应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努力适应刚刚起步不久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和商品经济的要求。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读史指导史料主旨史料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史料2: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给国人生活带来的变化史料3: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史料解读唯物史观研究历史事件,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时空下,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历史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重点阐释史料1:对自然经济解体,应一分为二地认识。说明陈旭麓先生认为虽然旧的生产方式逐步解体给社会带来了苦难,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新生产方式的诞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史料2:自然经济解体的

10、影响。反映了洋纱盛行的背景下,中国妇女传统技能荒废,被迫进入工厂做工史料3:多种视角认识洋务运动。指出洋务运动既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也是一场近代化运动,虽没有实现自强的目标,但为中国的进步积累了物质和文化力量史料认识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固守古老文明的中国在列强军事打击、商品倾销的巨大冲击中败下阵来,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衰败、解体,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由此改变,出现了以洋务企业、民族工业为代表的近代工业,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史料应用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1中“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的含义。思路分析 理解史料1中“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及“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

11、气”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答案 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的基础,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是资本主义,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依据史料2,概括在近代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国人“痛苦”的表现。思路分析 在近代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国人的“痛苦”指的是列强入侵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依据史料2分层概括即可。答案 传统谋生手段消失,为谋生迁往城市做工,社会风气变化。3.史料3分别从哪些角度评价了洋务运动?思路分析 史料3中两个省略号将史料分为三层,分别呈现了三个角度,即清政府自身的角度、社会发展的角度以及中国文化发展的角度。答案 从清

12、政府自身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一次较低层次的近代化运动;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发展。探究二在夹缝中求生存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史料呈现 史料1 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沈阳)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

13、行业纺织业缫丝业面粉业火柴业水电业机器业矿冶业数量(家)82705328602073资本额(万元)1 332.1556.9786.81303 813.8352.12 272.9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史料2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此次工业化是一次民营资本集体崛起的盛宴,它的主角是以赢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间达到13.4%。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史料3 19131919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单位:两)年

14、份英国德国法国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191396 910 94410028 302 4031005 299 5171001914105 207 580108.516 696 94558.94 951 47193.4191751 989 13553.62 309 16043.6191849 890 29351.51 568 85829.6191964 292 23966.33680.0013 375 80963.7摘自周秀鸾经济史学论文选读史指导史料主旨史料1:19011911年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史料2:19121920年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史料3:一战期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呈减少趋势史料解读时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