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盈利模式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287875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银行盈利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有银行盈利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有银行盈利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有银行盈利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有银行盈利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有银行盈利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银行盈利模式(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撰写人:_日 期:_题 目 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 学生姓名 贾瑞聪 学号 1220024102 所在学院 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财务管理1204 指导教师 李景平 _ _ _完成地点 陕西理工学院 2015年 04月 14 日目 录摘要11.序言22.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研究22.1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22.2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的结果32.3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水平与现行盈利模式的关系33.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对的问题及挑战43.1业务品种少,中间业务弱43.2利率市场化的冲击43.3同质竞争严重43.4大数据互联网环境的冲击53.5 金融脱媒化趋势

2、显现74.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建议74.1培养金融创新能力,改善传统经营业务84.2 拓展商业银行的网络支付业务,巩固支付中介地位84.3调整并优化相关服务结构9结束语10参考文献11英文摘要13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作者:贾瑞聪 指导老师:李景平 摘要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国有商业银行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从外部宏观金融环境和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改革迫在眉睫,需要抓住

3、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对传统的盈利模式进行创新与改变,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分析传统盈利模式的构成,以及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基础条件与环境、挑战与竞争。对提高商业银行的利润、巩固其在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盈利模式转型;传统盈利模式;互联网冲击;国有银行 1.序言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研究,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冲击与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便国有商业银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扩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且在服务客户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国外现有文献对银行盈利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利差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外学者研究较多。Ho和Saunde

4、r是最早研究银行利差的学者,他构建了交易者模型,认为利差水平取决于银行的交易规模、市场结构以及利率波动等因素,并建立了避险与期望效用的综合模型来分析银行利差。Drakos对转型国家银行改革对银行利差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是有效的,改革减少了银行利差,外国银行的进入也减少了银行利差,所有权改革对银行利差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国有银行对收缩利差有明显的影响。对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研究,本论文拟采用文献研究的方式,深入了解国有商业银行一直以来的传统盈利模式,通过定性分析法深入分析国有商业银行所面对的一系列挑战与竞争,并由此分析得出转型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据此提出相应的转型建议,以此巩固其

5、在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内外部宏观环境逐渐的发生改变,这对商业银行传统的运营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面对新形势带来的一系列冲击,商业银行必须未雨绸缪,积极转变盈利模式,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增加中间业务的占比,鼓励金融产品创新,促使商业银行更好的加强内部管理、风险管控,以确保在未来充满变化的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问题,为我国各大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提供指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研究2.1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我国银行业的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分业监管体系限制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应用渠道,商业银行大多以存贷利息差为

6、主要利润来源,中间业务收入在利润中占比较小,利息收入平均约占银行年利润的70%-80%,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平均约占银行年利润的20%左右。国有商业银行经常会受到国家政策保护,具有行业壁垒优势,其对外贷款业务属于卖方市场,仅靠存贷款利差即可获得高额的利润。而银行间的产品与服务也有很强的相似性,缺乏金融产品创新与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经历,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领域占有绝对的优势,据测算,2012 年四大国有银行存贷款占全国存贷款市场份额的比重分别高达 70.21% 和68.08%。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于金融牌照的逐步放开,为满足市场中供求双方的需求

7、以及解决他们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互联网金融平台应运而生,由此产生的新的借贷方式必将对四大国有银行的霸主地位产生影响。同时,由于P2P贷款的快速发展,部分取代了银行的资金中介和信用中介功能,未来依靠利差收入为主体的这种盈利模式将会难以为继。2.2 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的结果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的盈利模式是以贷款业务作为银行的主要业务,以利差收入作为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在贷款业务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以公司银行业务为主,零售银行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不发达。这种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给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了盈利水平低下、盈利波动性大、银行资产状况差等多方面的问题。对于一家银行来说,盈利性是业务经营的

8、首要目标。盈利性水平是商业银行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其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因素。世纪年代以来,国有银行的盈利水平基本上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但经过国有企业三年脱困、降低营业税率等,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略有回升。从各家银行公布的历史数据来看,在年后各家银行都有盈利。但排除考虑冲销国有银行的贷款呆账损失和其它资产损失、剔除以贷收息因素、保值贴补支出进成本等因素,我国国有银行盈利水平仍非常低下。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日趋明显。原来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正逐渐向有限竞争的市场结构过渡。国有银行垄断的局面己经打破。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之间

9、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竞争。目前,外资银行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外资的进入使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外资银行作为新的强有力的竞争者将给国内银行带来巨大的挑战。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的地位会不断增强,这将进一步促进市场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2.3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水平与现行盈利模式的关系非常明显的,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遵循的是以贷款投放为主的业务发展模式和以赚取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利差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来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的盈利模式是造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提取贷款损失准备前利润较高而提取损失准备后盈利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3. 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对的问题及挑

10、战3.1业务品种少,中间业务弱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不需动用自己的资金,主要是利用银行自身的业务、技术、设施、信用和人才等优势,代理客户完成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向客户提供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并收取相关的手续费。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基金托管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和其他类中间业务。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中间业务收入对经营效益的贡献仍然不足。2015 年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各个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的比重位于

11、 15.3-20.2%之间,而且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率持续下降,这说明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对各个银行营业收入的贡献率依然较低。而现金管理、项目融资、收购兼并顾问等新兴且收益回报率相对较高的业务发展水平较低。这样会导致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同质化趋势加强,每个国有商业银行都缺乏自己的特色的中间业务与产品,从而国有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增长缓慢。3.2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在 2013年中国财富 500 强所创造的利润中,银行业利润总额占比达到 50.2%,而美国这一比例仅为23.7%。2008 年至2013年的五年期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从63.15万亿元上升至151.35万亿

12、元,增长了2.4倍;且税后利润更是从0.58万亿元增加到1.74万亿元,上升了3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加速,这种利差主导型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进一步动摇了银行的定价地位。根据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贷款利差的变化情况,估算出我国银行业利润将会少25%左右。3.3同质竞争严重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差距,且受体制等限制和制约较多,导致整体经营效率相对低下,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2008 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的金融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的银行数量也日益增多,主要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农商行以

13、及外资银行等。伴随着银行数量的增加,银行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众多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也积极扩展各项业务,城市农商行大多作为区域性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版出现并加入到银行业竞争中。各种银行业也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各种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业务方式,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形成一定的冲击与挑战。以及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以及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使得我国银行业同业竞争程度明显增加。从 20032010年,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降低, 市场竞争程度呈现出日益激烈的趋势。同业竞争的加剧必然促使我国银行业必须改变现有依赖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使其收入来源多元化。3.4大数据互

14、联网环境的冲击大数据是指随着互联网、海量存储、高性能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移动终端、电子商务、社交网站等产生的大量信息,既包括结构化的数据也包括非结构化的信息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大数据具有信息体量大、发展速度快、种类多样及应用价值高等特点。大数据的发展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大数据时代人类的日常行为活动都将被记录下来。正是在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也得以快速发展并对人类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互联网金融即“互联网 + 金融”的新型产业形态,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金融行业以互联网为媒介与新的技术平台相互融合创新的产物,是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的金融业务创新,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产物。以互联网为载体运行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或者第三方金融服务都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使得传统金融业务的成本更低、操作更加方便,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项:(1)第三方支付中介的冲击。如前所述,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终端设备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以为广大个人客户所接受。消费者可以利用各种第三方支付平台方便地进行网络购物、缴费等各种日常经济活动。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与电子商务网站和商业银行的合作进行资金转账与清算,充当消费者线上消费与商家的信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