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信于民”先要“守信于民”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286230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取信于民”先要“守信于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取信于民”先要“守信于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取信于民”先要“守信于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取信于民”先要“守信于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取信于民”先要“守信于民”“取信于民”先要“守信于民”近有报道 ,山东省乐陵市残疾农民万连云18 亩土地被占,3 年来一直到处上访。 2010 年 8 月,乐陵市委杨书记接访后承诺解决 ,但至今却未落实。 (10 月 20 日人民日报 )这是一件严重失信于民的典型事例。古今人们 ,对诺言是看得比较重的 ,因此有一诺千金的说法。今天的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作出承诺 ,内含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和形象 ,更是千金难买 ,就更应该践诺。若不能践诺 ,那只能是失信于民。失信于民 ,关系到民心向背 ,关系到国之存亡。孔子对子贡就曾说过 :民无信不立。就是说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 ,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为了打牢

2、党的执政基础 ,中央一再要求党员干部要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通过为民谋利 ,通过办好事、办实事来取信于民。可见 ,一个信字 ,于党、于国家、于人民群众是多么的重要。可是 ,现在有些党员干部往往忽视诚信、信用 ,说的话 ,作出的承诺 ,并不能那么算数。 有的是在年初的工作计划上信誓旦旦地为民做多少件实事 ,可是到了年终却大打折扣。 有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污染拍胸口保证治理 ,可是为了经济效益却迟迟不办。 有的对群众上访的问题承诺解决 ,但是一拖再拖却缈无音讯。如此的一些做法 ,就是失信于民 ,不仅让自己不能让群众信任 ,也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人民群众不能信守诺言 ,反映了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道德上的失缺,也反映出个人品行操守上的虚伪 ,工作作风上的虚浮。不能守信于民 ,也是绝对不能取信于民的。要能取信于民 ,就必须首先守信于民。 这就要求党员干部首先要忠于党和人民 ,用忠城取代虚伪 ,甘做人民的孺子牛。其次要加强思想道德的锤炼 ,用诚信之心促使自己言行上的守信 ,换取人民群众的信任。同时要改变作风 ,用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来克服夸夸其谈、 言过其实的做法 ,用办实事、 做好事来守信于民。 一旦我们守信于民 ,就会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就会取信于民 ,从而激发群众共建和谐小康社会的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