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照明与动力配线钢管敷设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28555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照明与动力配线钢管敷设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室内照明与动力配线钢管敷设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室内照明与动力配线钢管敷设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室内照明与动力配线钢管敷设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室内照明与动力配线钢管敷设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室内照明与动力配线钢管敷设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照明与动力配线钢管敷设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室内照明与动力配线钢管敷设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1、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适用于室内照明与动力配线的钢管敷设工程。2、施工准备2. 1材料2.1.1 镀锌钢管(或电线管)壁厚均匀,焊缝均匀规则,无劈裂、沙眼、棱刺和凹扁现象。镀锌管或刷过防腐漆的钢管表层完整,无剥落现象。2.1.2 管箍丝扣要求是通丝,丝扣清晰,无乱扣现象,镀锌层完整无剥落,无劈裂,两端光滑无毛刺。2.1.3护口要完整无损。2.1.4 铁制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等,盒壁厚度应不小于1.2mm,镀锌层无剥落,无变形开焊,敲落孔完整无缺,面板安装孔与地线连接孔齐全。2.1.5 面板、盖板的规格、孔距应与底盒配套,外形完整无损,板

2、面颜色均匀。2.1.6 使用的各种型钢材质应符合要求,镀锌型钢的镀锌层完整无损。2.2主要机具:煨管器、液压煨管器、压力案子、套丝板、套管机、手枪钻、电锤、射钉枪、拉钾枪、水平尺、卷尺、角尺、手锤、鎏子、钢锯。2.3作业条件2.3.1暗管敷设2.3.1.1各层水平线和墙体厚度线已弹好,配合土建施工。2.3.1.2预制混凝土板上配管时,在做好地面以前弹好水平线。2.3.1.3现浇混凝土板内配管,在底层钢筋绑扎完后、上层钢筋未绑扎前,根据施工图尺寸和位置配合土建施工。2.3.1.4预制大楼板就位完毕,及时配合土建在整理板缝锚固筋时,将管路弯曲连接部位按要求施工完。2.3.1.5预制空心板,配合土建

3、就位同时配管。2.3.1.6随墙(砌体)配合立管施工。2.3.1.7随大模板现浇混凝土墙配管,土建钢筋网片绑扎完毕,按墙体线配管。2.3.2明管敷设2.3.2.1配合土建结构安装好预埋件。2.3.2.2配合土建内装修油漆、浆活完成后进行明配管。2.3.2.3采用胀管安装时,必须在土建抹灰后进行。2.3.3吊顶内或护墙板内管路敷设2.3.3.1结构施工时,配合土建安装好预埋件。2.3.3.2内部装修施工时,配合土建做好吊顶灯位及电气器具位置翻样图,并在楼板或地面弹出实际位置。3、操作工艺工艺流程暗管敷设工艺流程:预制加工一测定盒箱位置一稳筑盒箱一管路连接一暗管敷设方式一变形缝处理一地线焊接。明管

4、、吊顶内、护墙板内管路敷设工艺流程:预制加工管弯、支吊架一测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一支吊架固定方法一盒箱固定一管路敷设与连接一变形缝处理一地线焊接。操作方法暗管敷设基本要求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暗配的电线管路宜沿最近的路径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路,管壁距离墙(地)面净距应不小于15mm。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管路,排列应整齐,管口应高出基础面不小于50mmo埋入地下的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装保护管。预制加工根据设计图纸,加工好各种盒、箱、管弯;钢管煨弯可采用冷煨法或热煨法,切管的断口处应平齐不歪斜,将管口上的毛刺用半圆铿

5、处理光滑,再将管内的铁屑倒干净。套丝时,管径在20mm及其以下时,应分成二板套成,管径在25mm及其以上时,应分三板套成。测定盒、箱位置根据设计图要求确定盒、箱轴线位置,以土建弹出的水平线为基准,挂线找平,线坠找正,标出盒箱实际尺寸位置。稳筑盒、箱稳筑盒、箱要求灰浆饱满,平整牢固,坐标正确。托板稳注灯头盒,预制圆孔板(或其他顶板)打灯位洞时,找好位置后,用尖签子由上往下剔,洞口大小比灯头盒外口略大l(20mm,灯头盒焊好卡铁(可用桥杆盒)后,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稳注好,并用托板托牢,待砂浆凝固后,即可拆除模板。现浇混凝土楼板,将盒子堵好随底板钢筋固定好,管路配好后,随土建浇灌混凝土施工时同时完

6、成。管路连接管路连接方法有:管箍丝扣连接、套管连接、坡口焊接。管与管的连接管径20mm及其以下钢管以及各种管径的电线管,必须用管箍连接。管径25mm及其以上的钢管,可采用管箍连接或套管焊接。管进盒、箱连接盒、箱开孔应整齐并与管径匹配,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并应刷防锈管口入盒、箱,暗配管用跨接地线焊接固定在盒棱边上,严禁管口与敲落孔焊接,管口露出盒、箱小于5mmo有锁紧螺母者与锁紧螺母平,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两根以上的管入盒、箱时,要盒箱内的管头长短一致,间距均匀,排列整齐。暗管敷设方式随墙(砌体)配管砖墙、加砌气混凝土块墙、空心砖墙配合砌墙立管时,该管

7、最好放在墙中心,管口向上者要堵好。为了使盒子稳好,再接短管。短管入盒、箱端可不套丝,可用跨接线焊接固定,管口盒、箱里口平。向上引管有吊顶时,管上端应煨成90弯进入吊顶内。由顶板向下引管不宜过长,以达到开关盒上为准。砌好隔墙后,先稳盒后接短管。大模板混凝土墙配管可将盒、箱焊在该墙的钢筋上,接着敷管。每隔壁Im左右,用铁丝绑扎牢。管进盒箱要煨灯叉弯。向上引管不宜过长,以能煨弯为准。现浇混凝土楼板配管先找灯位,根据房间四周墙的厚度,弹出十字线,将堵好的盒子固定牢后敷管。管进盒箱长度要适宜,管路每隔Im左右用铁丝绑扎牢。变形缝处理变形缝两侧各预埋一个接线箱,先把管的一端固定在接线箱上,在另一侧接线箱底

8、部的垂直方向上开孔,孔径尺寸不小于接入管径的2倍。两侧连接好补偿跨接地线。地线焊接管路应作整体接地连接,穿过建筑物变形缝时,应有接地补偿装置。如采用跨接方法连接,跨接地线两端焊接面不得小于该跨接线截面的6倍。焊缝均匀牢固,焊接处要清除药皮,刷防腐漆。卡接: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应用专用接地线连接,不得采用焊接连接地线。明管敷设基本要求根据设计图加工支架、吊架、抱箍等铁件及各种盒、箱弯管。明管敷设工艺与暗管敷设工艺相同处见相关部分。在多粉尘、易燃易爆场所敷设按设计和有关防爆规范施工。弯管、支架、吊架预制加工明配管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如有一个弯时,可不小于管径的4倍。加工方法可

9、采用冷煨法和热煨法,支架、吊架应按设计图要求进行加工。测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根据测定的盒箱位置,把管路的垂直、水平方向线弹出来,按照安装标准规定的固定点间距,计算确定支架、吊架的具体位置。固定点的间距应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中间的管卡最大距离见下表:钢管中间管卡最大距离钢管名称钢管直径(mm)15202530405065100厚壁钢管1500200025003500薄壁钢管IOOO15002000固定方法:胀管法、木砖法、预埋铁件焊接法、稳注法、剔注法、抱箍法。盒、箱固定:由地面引出管路至自制明盘、箱时,可直接焊接在角钢支架上,采用定型盘箱时

10、,需在盘箱下侧Io(TI50mm处加稳固支架,将管固定在支架上,盒箱安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管路敷设与连接敷管时,先将管卡一端的螺丝拧进一半,然后将管敷设在管卡内,逐个拧牢。使用铁支架时,可将钢管固定在支架上,不许将钢管焊接在其他管道上。管路连接:管路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或采用扣压式管连接。钢管与设备连接: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内。金属软管引入设备时,应符合下列要求:金属软管与钢管或设备连接时,应用金属软管接头连接,长度不宜超过Imo金属软管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间距不应大于Irno不得利用金属软管作为接地导体。吊顶内、护墙板内管路敷设,操作工艺及要求:材质、固定参照明配管工艺;连接、

11、弯度、走向等可参照暗敷工艺要求施工,接线盒可使用暗盒。会审图纸要与通风暖卫等专业协调,并绘制翻样图经审核无误后,在顶板或地面进行弹线定位。护墙板内配管应按设计要求,测定盒、箱位置,弹线定位。灯位测定后,用不少于2个螺丝把灯头盒固定牢。管路应敷设在主龙骨的上边,管入盒、箱必须煨灯叉弯,里外戴锁紧螺母,采用内护口,管进盒箱以与内锁紧螺母平为准。固定管路时,如果是在龙骨上敷设,可在管的两侧用铁丝绑扎牢固后再用钉钉牢;如为轻钢龙骨,可采用配套管卡和螺丝固定,或用拉钾钉固定。直径25mm以上和成排的管路应单独设架固定。管路敷设应牢固通顺,禁止做拦腰管或绊脚管。遇有长丝接管时,必须在管箍后面加锁紧螺母。管

12、路固定点的间距不应大于1.5mo受力灯头盒应用吊杆固定,在管进盒处及弯曲部位两端150300mm处加固定卡固定。吊顶内灯头盒至灯位可采用阻燃型普里卡金属软管过渡,长度不宜超过Inb其两端使用配套的专用接头。吊顶各种盒箱的安装口的方向应朝向检查口以利于检修检查。4.质量标准主控项目金属的导管和线槽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并符合下列规定:镀锌的钢导管、可挠性导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mm2o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当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金属导管

13、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防爆导管不应采用倒扣连接;当连接有困难时,应采用防爆活接头,其接合面应严密。当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lO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o一般项目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埋深不应小于0.7m。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电线导管不应埋设于室外土壤内。室外导管的管口应设置在盒、箱内。在落地式配电箱内的管口,箱底无封板的,管口应高出基础面5080mmo所有管口在穿入电线、电缆后应做密封处理。由箱式变电所或落地式配电箱引向建筑物的导管,建筑物一侧的导管管口应设在建筑物内。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

14、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2.2.1-1的要求。金属导管内外壁应防腐处理;埋设于混凝土内的导管内壁应防腐处理,外壁可不防腐处理。室内进入落地式柜、台、箱、盘内的导管管口,应高出柜、台、箱、盘的基础面5080m暗配的导管,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n;明配的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在终端、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缘的距离150500mm范围内设有管卡,中间直线段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管卡间最大距离敷设方式导管种类导管直径(mm)152025323240506565以上管卡间最大距离(In)支架或

15、沿壁厚2mm刚性钢导管1.52.02.52.53.5墙明敷壁厚W2mm刚性钢导管1.01.52.0刚性绝缘导管1.01.51.52.02.0防爆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导管间及灯具、开关、线盒等的螺纹连接紧密牢固,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连接处不跨接接地线,在螺纹上涂以电力复合酯或导电性防锈酯。安装牢固顺直,镀锌层锈蚀或剥落处做防腐处理。绝缘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管口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采用插入法连接时,连接处结合面涂专用胶合剂,接口牢固密封。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刚性绝缘导管,在穿出地面或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采取保护措施。当设计无要求时,埋设在墙内或混凝土内的绝缘导管,采用中型以上的导管。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和在支架上敷设的刚性绝缘导管,按设计要求装设温度补偿装置。金属、非金属柔性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L2m。可挠金属管或其他柔软性导管与刚性导管或电气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