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发动机进气效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28548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发动机进气效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提高发动机进气效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提高发动机进气效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提高发动机进气效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提高发动机进气效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发动机进气效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发动机进气效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到发动机消费者最关心的莫过于发动机的动力,油耗,噪音之类的性能。当然动力 是发动机最重要的性能,不过作为一个买车者,通常能了解发动机的性能渠道很有限,只能 通过厂家公布的发动机参数来判断发动机的各方面性能,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些厂家公布 的数据,都是在理论状态下测得的,而且各个厂家的测试方法都有少许区别,所以厂家公布 的功率,扭矩,油耗等参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汽车的实际性能,特别是无法体会实际的驾乘 感受。当今的汽车技术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作为汽车研发和制造公司,几乎在技术上都没 有什么障碍,那么产品表现主要取决于车厂对市场的理解,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当然,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2、是完全不同的,在这里,笔者就全球 美、日、德三大车系来分析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汽车厂家是如何理解客户需求,其产品又有 那些独到之处。对发动机动力性影响最大的是发动机排量,这也是很多人在买车时非常重视排量的原 因,理论上,排量越大的发动机能产生的功率就越大。所谓排量,也就是发动机的气缸的工 作容积。这个并不难理解,我们知道发动机是通过把汽油和空气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成机械 能来达到输出动力牵引汽车前进的目的。所以发动机气缸越大,能吸入的空气也汽油就越多, 那么燃烧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动力自然就大。不过排量并不是影响发动机动力的绝对因素, 这一点我们从市场上的很多车型不难看出,一些排量小的发动机输出的

3、功率比排量大的发动 机输出的功率还要大。比如,同样是2.4升排量的4缸发动机,广本雅阁的2.4能输出170 匹功率,但三菱2.4升的4G64却只能输出136匹功率。差距很大。其实这都是由于发动机 的工作效率造成的。在相同排量下,功率越大说明发动机工作效率越高。这就意味着燃烧同 样多的空气和汽油能释放出来的热量和把热量转换成动能的能力也越强。作为现代汽车发动 机,通常都是向着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的目标进行改进发展的。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的手段有很多种,首先,提高发动机内部的润滑性能,减小发动机 各运动部件之间的能量损耗是一个最基本的手段。现在的汽车发动机在这方面已经优化得很 好了,那么对于自然吸气发

4、动机来说(没有增压的发动机)提高工作效率的最直接的办法就 是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因为压缩比越高汽油燃烧就更充分,产生的热量就越多,那么动力 性自然就能提高。不过压缩比不能无限制的增大,因为压缩比过大会导致发动机的爆震。所 谓爆震就是活塞还没运动到达上指点就开始自然,这种情况是会严重损坏发动机的。为了提 高压缩比,通常需要使用更高幸烷值(标号)的汽油,这又会是的汽车的使用成本升高。所 以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现在各大厂家争相开发,改进,提高得最多的就是发动机的进 气和排气效率。我们知道,发动机是通过活塞向下运动时把空气吸入气缸进行燃烧的,依靠 这种活塞产生的大气压力差,在理论上是不可能把气缸内

5、完全注满新鲜空气的,也是不可能 把气缸内的废气完全排出的。所以怎么样让气缸尽可能的吸入新鲜空气,排除废气就成了各 大车厂的设计师们争相开发的重点。因为进排气效率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整个发动机工作效 率的高低。在上世纪80年代全球各大厂家都还采用每个气缸两气门进排气(一个气门进气,一个 气门排气)的时候,日本的厂家就开发出了多气门的发动机,所谓多气门就是指发动机的进 排气门大于两个的配气方式。而当时日本厂家大力发展的主要是每缸四气门的多气门设计。 对于较早的2气门来说,4气门使用两个气门进气两个气门排气。这样的设计有两个很大的 好处,一个好处是能够提高进排气门的面积。从流体力学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

6、截面积越大, 那么高速气流的流量也就越大。这就是的发动机的进排气效率能够更高。不过这主要是体现 在高转速情况下,如果转速较低,那么大的进气面积相反会让发动机进气效率下降。其实这 个道理跟人的呼吸的道理一样。我们在平静状态下通常只是使用鼻子呼吸。因为此时呼吸频 率很低,空气流量很小,用鼻子呼吸,相当于进气面积很小,所以肺部能获得足够的负压得 到足够多的空气。但是当我们迅速跑完100米以后,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而且自然而然的会 张开嘴巴,此时是嘴巴和鼻子一同呼吸。因为此时呼吸频率高,空气流量大,所以需要大的 进气面积来满足大流量的呼吸。这就像多气阀发动机一样,通过增大进气面积来增大发动机高转时的进气

7、效率。多气阀 发动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由两个气门变成4个气门以后,每个气门的体积减小,重量减轻。 所以运动惯量也减小了,这样非常有利于高速运动,也就是说非常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转速 和响应速度。所以,有了多气阀,发动机的转速能够更高,而且高转速的时候进气效率也会 更高,从而使得整个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到了 90年代,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细分化,越来越多的人又开始 对多气阀发动机表示不满。上文我们说过,由于气阀设计能提高发动机高转速时候的进排气 效率,但在低转速时却会使进排气效率降低。对于经常开车穿梭于城市的人们来说,大多数 时候,发动机都是在低转速状况下运行的。所以多气阀

8、的优势并不能很好的发挥。但是如果 我们为了提高低速性能刻意的把气门行程减小(同样能达到减小进排气面积的效果)那又失 去了多气阀发动机的意义。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本田率先推出了可以改变气门行程和正 时的VTEC发动机。至于它是怎么样去改变行程的,我们在这里暂且不谈。不过如果气门的 正时和性能可以根据需要自动改变,这就能正好弥补多气门发动机在低转时候的不足。这一 点我们很容易想象,当发动机处于低转速时,使用叫小的气门行程,这样能够达到减小进气 面积的目的,也相当于于人在平静呼吸时候的状态,能够提高低转速时的进排气效率;当发 动机高转速时,如果采用较大的气门行程,这就相当于增大了进气面积,也相当于

9、人在剧烈 运动时需要靠嘴巴呼吸一样,提高高转速时的进气流量。所以,有了可变的气门行程,我们 可以同时获得所需要的高低转速时的良好性能。现在国内的广本和东风本田的发动机都配备 了 VTEC系统。不过VTEC也不是绝对的好。由于受到结构的限制,气门的行程很难实现无极调节,早期的VTEC只有两段调节,而 现在最新的VTEC也只有三段行程调节。而当气门从一个行程转换到另一个行程时,由于进 气流量突然增大,是的发动机的输出也突然增大,导致发动机在整个转速范围段内的输出并 不线性,也就是说并不柔和。装备了 VTEC的发动机在加速时会经常又突如其来的推背感, 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驾驶乐趣,但是如果是追求平稳

10、舒适的房车,则不太适合了。当然, 要想做到动力线性的输出,则需要在技术上下更大的功夫做到气门的无极调节。不过这一点 被宝马实现了。宝马的VALTRONIC就是具备无极调节气门行程功能的系统。它要实现的功能 大致跟本田VTEC 一样,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气门行程是线性调节的,所谓线性,指的就是 连续可变。所以它不但能提高发动机高低转速时的工作效率,而且还有很好的动力输出曲线。 动力输出很线性。不但这样,由于能够无极调节行程,这就意味着,发动机能够在任何转速都保持最优化 的进排气效率。而且实现了进气无极可调以后,可以取消节气阀的设置。因为普通发动机, 在进气管内都有一个类似蝴蝶状的节气阀,它与油门相

11、连,用来调节进气量,从而控制发动 机的转速。由于所有的进气都要流过这个节气阀,而节气阀会产生一定的气阻,使得进气效 率下降。所以取消了节气阀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进一步提高了进气效率。可见宝马的 VALTRONIC已经是目前可变气门技术中的最高水平。提高高低转速时的进气效率,除了采取改变气门行程的手段以外,还可以采用改变气门 正时的手段,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改变行程来提高工作效率很容理解,那么改变 正时又为什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呢?这要从进气惯性说起。我们知道,空气也是有质量的物体。有质量就意味着有惯性。那么我们不难想象,如果 当活塞刚好在上止点即将向下运动进气时,此时进气门打开,由于空气有

12、惯性,空气从静止 加速进入气缸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此时排气门打开时,空气是没有立即进入到气缸里面来的, 而是要从静止开始加速。这就意味着要浪费一定的活塞行程。为了提高进气效率,工程师门 在设置气门正时时通常会让进气门提前打开,这就意味着进气管内的空气能有足够的时间加 速,进入到气缸内来,同样的道理,当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由于进气管内的空气还有惯性, 仍然具有运动速度,所以工程师通常会把气门正时设置成推迟关闭,让更多的空气能够进入 到气缸里面来。相同的道理,排气系统也可以这样来设计。这就意味着,进气门和排气们都有一个提前开启和推迟关闭的角度。由于进气门和排气 门一个提前打开一个推迟关闭,这就会有一

13、个很短的时间内,进气门和排气门是同时打开的。 有人肯定会说,那岂不会发生进排气的干涉?其实实际情况并不会糟糕。因为新鲜空气和废 气在运动时都由于惯性的原因有迟滞,所以短暂的叠加角并不会有坏的影响。不过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就跟多气阀的矛盾一样。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情况下空气的流 速是不同的。而作为普通的发动机,设计师只能找一个折中的办法来设计这个气门叠加角。 但是我们知道,发动机高转速时,由于空气流速大,所以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进气,这就意 味着需要更大的气门叠加角达到提高进排气效率的目的;相反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由于空 气流慢,太大的气门叠加角会容易产生进排气干涉,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发动机高转速时

14、, 使用较大的气门叠加角;低转速时使用较小的气门叠加角。这样即可以提高低转速时的进排 气效率又能提高高转速时的进排气效率,带来的好处就是低速有强劲的扭力输出,高转有强 大的功率输出。其实这个功能VTEC就已经实现了。由于VTEC是通过选择不同的凸轮来达到改变气门行程的目的的,所以低转速时的凸轮 不但行程短,而且它的气门开启时间也短(跟凸轮的形状有关),相反高速凸轮的形状能让 气门有更长的开启时间,这样就达到了改变气门正时的目的,也就是可变配气相位。不过就 像VTEC的可变行程一样,它也只能实现分段可调正时。因为它正时的改变时依赖于使用不 同的凸轮得以实现的,而目前VTEC最多也只能实现3组凸轮

15、的切换,也就是实现分3段可 调。不过,相比之下丰田的做法显得比较明智。丰田的VVT-I就是具备连续可变气门正时功 能的一套机构,他能够实现无极调节气门正时。那么好处就不言而喻了,他能实现气门正时 与发动机转速,工况的完美匹配。这样使得VVT-I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很线性,不会又像VTEC 那样的唐突感。舒适性和发动机运转的平顺性也大大增强。另外,提高进气效率还有最后一个手段,就是利用不同长度的进气管来获得更多的进气 能量。这个系统并不复杂,被成为可变进气歧管系统。我们熟悉的奔驰,宝马,奥迪大众 的发动机都配有这个系统,国内的宝来和福克斯发动机也具备这个功能。那么它是怎么样提 高进气效率的呢?其实道

16、理很简单,就是利用了共振原理。我们知道,任何振动的物体,当它的振动周期或频率达到它的固有周期固有频率的时候 就会发生共振。此时振动波彼此叠加,振动能量达到最大。说到这里,很多人肯定就想象到 了,其实汽车的进气就是一个具有一定周期和频率的振动。因为进气管内的空气的流动是受 进气门的开闭来控制的,当进气门打开时,空气开始运动,当进气门关闭时,空气静止。所 以我们可以把进气作为具有一定频率的振动来看待。那么如果进气的运动频率达到了它的固 有频率,那么就能获得最大的进气共振能量。那么实验证明,进气的固有频率是跟进气管的 长度相关的。进气管越长,那么固有频率就越低;相反进气管越短的话,固有频率就越高。 如果这个不好理解,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区别。我们知道大提琴的共鸣箱体 积很大,这就意味着里面振动的空气有着很大的运动行程,所以它的共振点是在低频的时候 产生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听到的大提琴的声音非常低的原因;相反小提琴的共鸣箱很小, 里面运动的空气的固有频率很高,所以共振产生在高频的时候,那么我们听到的小提琴的声 音自然就很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