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宇:别了,全球化3.0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28511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邵宇:别了,全球化3.0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邵宇:别了,全球化3.0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邵宇:别了,全球化3.0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邵宇:别了,全球化3.0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邵宇:别了,全球化3.0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邵宇:别了,全球化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邵宇:别了,全球化3.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你我共享别了,全球化3.0我们对全球化3.0 (美国主导的 1944-2008)既爱又恨,欲罢还不能。爱它,是因为它至少部分地让我们完成了原始积累,而且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客观的说, 中国的崛起代表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财富和权力最大规模的一次重新分配;恨它,因为这个国家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很多的批评者例举了环境污染、劳工剥削等, 好像真的还有什么其他选择似的,其实和平环境下的原始积累你根本别无选择。但看看以前的全球化1.0 和 2.0 版本(英国主导的 1797-1914)中,哪次中国不是受损害甚至是受侮辱的。一段时间以来, 中国经济中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里面,有一些很奇怪的现象,比如中

2、国人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会特别的贵,例如石油、铁矿石、LV 包包;而另一方面中国人卖什么,什么都会变得非常便宜,例如鞋子、袜子、山寨机,越卖越不值钱。还有我们说人民币在海外一直升值,而且美国还在不停的吆喝人民币低估,而另一方面, 国内一直有不低的通胀,水电煤、停车费、教育费都在涨价,特别是房价10 年翻 10 倍,换句话说人民币在国内一直在贬值,这又是为什么?最后,众所周知美国是全球人均GDP 最高的国家之一,奇怪的是这么富裕的国家居然人均都了欠了中国人几千块钱的债务,中国的人均GDP 排位相当靠后, 本身没有什么钱的穷人还借钱给富裕的邻居,这都是中国经济中的痛点。为什么有这样一些奇特现象呢

3、?答案很简单因为全球化3.0 。讨论还得从 2008年大金融危机说起,这次金融危机改变很多的事情,金融危机本质就是全球贸易和金融 (债务) 的失衡。 就笔者来看, 全球从近代到现在经历过三次重大的失衡,失衡是造成大危机的关键原因。第一次失衡, 要回到这样一个时代,就是中国的清朝,主要是贸易的失衡, 中国当时出产的是西方人都特别着迷的茶、瓷器、丝绸, 在跟海外特别是英国人做生意的时候, 中国有巨大的贸易盈余, 当时中国从海外唯一需要的东西就是白银,就像现在只要绿色的美钞道理是一样的。这就形成了一个结果,长期贸易的赤字和白银外流,导致英国商人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毒害众所周知, 因此清政府拒绝进口

4、这种东西。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一次战争,两次战争,n 次战争,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惨痛开端。战争以后贸易平衡了, 鸦片可以自由进入,工业品也可以大量倾销,这就是第一次失衡,它解决的方法非常残酷。第二次则略有不同, 主要是在一战与二战之间, 一战打完之后德国基本破产了,德国人欠英国、 法国这些国家非常多的债务, 英国和法国其实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的钱都是从美国借来的,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别人当然要想办法还债,主要是靠出口他们制造的产品给美国, 才能把债慢慢还掉。 但当时美国说不,还对这些商品征重税(类似现在的以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品文档你我共享邻为壑的贸易保护措施) ,并且逼英法还账,加

5、上凡尔赛合约 ,英国法国又再逼德国,这就逼出了希特勒, 又是一次世界战争, 战争抹平了所有的债务、 世界贸易和几乎整个欧洲大陆。第三次失衡, 即目前面临的这次重大全球失衡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其实还有日本和石油国家),所以出口非常多的商品给美国人,美国就有一个巨大的贸易赤字, 中国则积累了很多美元,又像当时中英之间的昨日重现。那这样的贸易失衡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呢?是美国人再跟中国人打仗吗?显然没那么简单了,美国的办法之一就是逼迫人民币升值,之二就是发动新一轮贸易规则竞争,例如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 )来迫使中国二次入世(

6、其实本质就是提高中国制造的成本和价格) ,之三就是通过再工业化和新能源革命来再定义美国的国际地位,这都将对未来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但这轮失衡最终究竟用什么办法解决,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每次失衡的解决都不会特别的顺畅。为什么会有最新的一次重大失衡呢?是因为存在着所谓“三个世界”的贸易和货币结构。其实全球化在过去30 年里面带给中国巨大的红利,必须承认中国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但是这样的全球化,准确的说应该叫做美式全球化或者是美元全球化,也就是全球化3.0 。它由两个维度构成。第一个维度是在贸易方面,全球形成三元结构,分为资源型国家,比如中东石油国,俄罗斯、巴西

7、、澳大利亚,他们主要出产的出口品都是大宗原材料。第二类是消费类国家,高居全球食物链的顶端,只要他们经常账户的赤字占到GDP 的4% 以上,我们就把它定义成消费型国家, 除了美国,南欧的葡萄牙、西班牙就属于这种国家,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花起钱来大手大脚, 同时喜欢印钞票。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就是比较苦逼的生产国,像是中国, 经常账户的盈余占GDP 的 4% 以上,就是制造型国家,制造型国家也分369等,性价比更高,比较成功的例如德国、日本,他们在汽车、数控机床等精密制造上具有优势,比较难受则是中国以及东南亚等较为低端的制造经济体。由于中国的制造型经济体的定位,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买什么什么就贵, 卖什么

8、什么就便宜, 因为中国是个夹心层, 它必须要到资源国把原材料买回来, 买得越多自然就会越来越贵, 不光是由于资源是稀缺的, 同时跟风炒作的投资者也会跟上,把它们炒得越来越高,例如石油从48 元炒到 148元。为什么卖什么什么就越便宜呢?因为这些经济体辛辛苦苦,好不容易赚了一点美元,又重新投资到产能建设中去,为了可以赚更多的美元,所以产能越来越过剩,产品生产得越多,就只能打折销售, 自然非常便宜, 这也是中国制造业陷入困境的一个根本原因,夹心层就意味着你的利润肯定是越来越薄的,除非能够在产业价值链上快速跃迁。第二个维度就是在货币方面,中国目前积累有4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都会结售成为

9、人民币,这些货币被称为基础货币或者高能货币,高达27 万亿人民币以上,而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品文档你我共享广义货币存量M2 也接近 120 万亿人民币, 这 120万亿的 m2 就是由 27 万亿的基础货币膨胀而来, 这是通过货币乘数和商业银行体系的贷款投放来实现的。理论上货币乘数就是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我们目前的商业银行体系整体存款准备金率是20% ,倒数是 5 ,那么 27乘上 5 ,考虑一些漏损,差不多就是 120 万亿。而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高企的房价,以及人民币为什么会对内贬值的来源,它释放出人类历史上最高幅度的广义货币和购买力。根据粗略计算从1985 年到 2012 左右,中国年均广义货

10、币的增长率接近20% ,这意味着印钞机每年要多印20% 的钞票出来,所以居民财富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怎样投资可以打败印钞机, 估计除了冬虫夏草, 上海的车牌, 还有腾讯的股票等为数极少的几种投资标的以外,应该不会有太多选择。再有就是核心城市和核心区域的房地产,十年差不多翻了十倍,但是拉到二十年的时间长度,每年升值速度也就5 、 6% 左右,但是由于不少房地产购买是通过 5 倍杠杆,即首付两成,再到银行贷款80% 实现的,所以每年5% 的收益再乘上5 的杠杆,每年收益是 25%差不多可以追上印钞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房产投资始终不败的原因, 因为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中国居民其实没有太多

11、的其他的办法可以打败这台印钞机。这个故事还有更加诡异的另一面,4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中国确实创造了巨大的泡沫,因此不少著名中国经济学家就建议把它分给全体民众。如果说它是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的话,笔者打心底想举双手双脚赞同,但问题是这些美金真的属于中国人民吗?回忆一下,当你拿 1 美金到商业银行换汇时,银行给你相应的人民币,有可能是6.2 ,也有可能是6.5 ,早年就是 7 ,就是说银行给了你对价(商业银行同理去中央银行换钱)。现在 6-7 元人民币属于你,你又跑到商业银行说你还得把这1 块钱美元再还给我,那不是打劫银行吗?所以理论上这些外汇储备仅仅属于中央银行。但这4 万亿美元并没有凭空消失,

12、它们去哪里了呢?去买了美国的国债,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并非富裕还借钱给美国人,如此大的外汇储备如果买不到一定量级的资产是根本没有流动性的(美国人也不让你买核心资产),所以买了美国国债,当国债买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它的收益就会越来越低,中国买了1.2 万亿的美国国债,日本也买了1 万亿,再加上中东石油国,还有其他有美元储备需求国家,都在大力买入美国国债, 这必然在边际上导致美国长期国债收益越来越低,趋近于零,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大家齐心合力在为美国作着量化宽松( QE ),这就制造了泡沫狂欢。伯南克等有选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品文档你我共享择的把危机的源头归结于中国的过剩储蓄和外汇储备,这无疑对他

13、们在政治上是正确的,但这完全罔顾了包括日本等制造国和石油美元等最早也是最大的贡献者角色,因为在时间序列上看,中国的疯狂外汇积累仅仅发生在2001年以后, 尽管在边际力度和速度上中国的贡献确实是其中的最大者。所以货币面上最诡异的就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居然用第一大经济体发行的货币(债务),作为自己的货币发行基础!其实这是个愿打愿挨的传统G2 结构,确实现在出了状况以后,他们反目成仇。当年爽的时候,眉来眼去不知道有多甜蜜,美国得到廉价资金,可以对中国进行外商直接投资(FDI) ,买房子买车子,买中国制造的产品,买各种资源,实现美国梦穷人都可以住豪宅;中国则得到滚滚而来的FDI 和贸易盈余,然后去进行产

14、能的再投资和发动城市化,进行和平原始积累。如果把中国和美国的整体经济活动拼在一起看,结论就是完美, G2 可谓是相濡以沫。这样一个循环(再带上资源国一起玩)就使得全球经济一同高速增长,所以我们看到同样一个美元在美国和中国(和其他的盈余积累国)创造了双重的泡沫,直到08 年这个泡沫由于美联储加息而导致最终崩溃,大家一块完蛋,这才是全球经济失衡的真相。英谚说“ 7% 的回报能把黄金从月亮上给弄回来”,从2005年开始,中国允许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各种热钱都冲了进来, 这就加速了这种循环和泡沫积累。 由于人民币对外是升值的,因此这时只要做一种投资就能赚到钱, 只要借美元 (或者日元) 买人民币资产就对了,借越多的钱过来买房子(买股票 2006-2008),就能不断地赚钱,这就是叫做广义套息交易。傻瓜都能挣到钱,做这样的交易是永远不败,一直到一个月之前人民币开始大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