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10_T 085-2023牡丹江地区红松果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283840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10_T 085-2023牡丹江地区红松果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2310_T 085-2023牡丹江地区红松果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2310_T 085-2023牡丹江地区红松果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2310_T 085-2023牡丹江地区红松果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2310_T 085-2023牡丹江地区红松果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2310_T 085-2023牡丹江地区红松果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310_T 085-2023牡丹江地区红松果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65.020.20CCSB 652310牡丹江市地方标准DB 2310/T 0852023牡丹江地区红松果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2023 - 03 - 09 发布2023 - 04 - 08 实施牡丹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中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提出。本文件由牡丹江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2、。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晓军、祝旭加、杨燕超、王琦、王创业、梁凤山、张顺捷、张良、谢晨阳、吴迪、张丹、邢少博、付静、于弘远、刘炳旭、王凯滢、孟宸、刘晓林、么宏伟、高敬武、田树新。牡丹江地区红松果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牡丹江地区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果林病虫害防治的适用区域及相关调查、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档案管理等。本文件适用于牡丹江地区长白山余脉张广才岭、老爷岭区域红松果林病虫害防治作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

3、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27722016 红松人工林松梢象甲防治技术规程LY/T 168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LY/T 19152010 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调 查4.1 调查范围红松人工林及天然林。4.2 调查内容4.2.1 对红松及其产品造成危害或威胁的有害生物。4.2.2 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4.2.3 红松果林的受害程度。4.3 调查时间在有害生物发生期调查。4.4 标准地调查4.4.1 林分调查时,以小班为单位,记录林地面积、林分类型、树

4、种组成、林分密度、郁闭度、林龄、树高及胸径,调查有无病虫害发生,并做好记录。(林分调查登记表见附录A)4.4.2 在调查中发现有害生物的,应设标准地进行详查并做好记录。调查内容为:有害生物名称、被害部位、调查株数、被害株数、被害株率。(红松果林受害情况表见附录 B)4.5 发生程度指标4.5.1 被害株率(%),分为轻度发生、中度发生、重度发生三级。轻度发生:2%危害率5%;中度发生:5%危害率10%;重度发生:危害率10%。4.5.2 种实被害率(%),分为轻度发生、中度发生、重度发生三级。轻度发生:5%危害率10%;中度发生:10%危害率20%;重度发生:危害率20%。5 防治技术5.1

5、防治原则5.2 防治措施5.2.1 物理防治5.2.1.1 营林措施防治改造红松纯林。采取“栽阔保针”、“冠下造林”措施,营造针阔混交林;加强林分抚育和留阔管理,促进形成针阔混交林;对立地条件差或林相不整齐的林分,实行封山育林,改变林相,增强树木生长势,提高林分抗虫性。5.2.1.2 机械防治人工剪除带有虫卵、幼虫的受害部位,集中烧毁,消灭虫源;及时、彻底清除造林地及周边病菌的转主以及果林内的灌木和杂草等,使林内通风良好,消除病源。5.2.1.3 灯光诱杀按照LY/T 19152010中5、6、7、8条,根据不同昆虫种类,选择不同波长的灯管,诱补昆虫,然后直接用红外干扰系统的灯具,将昆虫烘干致

6、死,于成虫始见期3 d5 d开始,终末后3 d5 d结束。5.2.2 生物防治保护天敌,保护好林内各种有益生物,并有计划地进行繁殖和培养,发挥生物防治作用。5.2.3 化学防治5.2.3.1 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人工、物理及生物防治,必须采用化学防治时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1276的规定。a) 红松疱锈病在锈子器始现期疱囊被膜未裂之前,用松焦油、2%粉锈宁、0.5%多菌灵硫磺胶悬剂及柴油原液涂抹锈子器病斑。b) 红松烂皮病选用2 度石硫合剂和50%蒽油乳膏1:5的乳剂进行喷干和涂刷患部。c) 红松落针病采用代森铵500倍液,将其均匀喷洒在针叶上;或者采用0.65

7、代森锌500倍液等进行防治。d) 红松根朽病发病较轻的红松苗木,可使用硫酸铜200倍液灌根消毒;发病较重的个别单株,要及时挖除,定点烧毁;病穴要采用7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5%百菌清800倍液消毒后再换植新苗。5.2.3.2 虫害防治a) 红松球蚜5月中上旬新梢出现若虫时,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10%烯啶虫胺可溶性液剂3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或5%噻螨酮乳油20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b) 松蚜当松蚜刚孵化时,采用40%乐果乳油1000倍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000倍液喷洒。c) 松黄星象虫早春成虫出现时

8、期,喷洒40%乐果乳油250倍液、50%杀螟松乳剂500倍液、氟乙酞胺500倍液防治成虫。卵或幼虫期,可用氟乙酞胺100倍150倍液涂抹被害局部,防治卵及幼虫。d) 松梢螟幼虫转移危害期间喷洒40%乐果乳油4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500倍液;成虫出现后,每隔7 d喷一次25%滴滴涕200倍液,毒杀成虫或初孵幼虫。e) 球果螟幼虫转移危害期间喷洒40%乐果乳油400倍液;成虫出现后,每隔7 d喷一次50%杀螟松乳剂800倍液, 毒杀成虫或初孵幼虫。f) 松梢象甲按照GB/T 327722016中5.4的规定,采用2.5%-百树菊酯乳油的1500倍2000倍水溶液,或氯氰菊酯2000倍水溶液

9、进行毒杀。g) 松毛虫春季越冬幼虫上树之前,用10%拟除虫菊酯乳油制成的毒绳缠绕于树干上进行阻杀等。h) 松干蚧可用11.5波美度石灰硫磺合剂,喷杀雄茧蛹;或喷施50%杀螟松油剂200倍300倍液。i) 松材线虫7月初天牛羽化期,在林内喷洒50%杀螟松油剂200倍300倍液;4月中旬使用2%甲维盐注干进行预防和治疗。6 防治效果调查防治后被害株率,并记录。(病虫害防治效果调查表见附录C)7 档案管理应建立技术档案,存档备查,内容包括: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调查时间、调查情况、防治措施、防治效果等项目。AA附 录 A(规范性) 林分调查登记表林场名称:样地编号林班小班面积hm2林分类型及树种组成林分密度株/hm2郁闭度林龄年树高m胸径cm病虫害注:有病虫害划,无病虫害划调查人:调查日期:BB附 录 B(规范性)红松果林受害情况表林场名称:样地编号有害生物名称被害部位受害情况备注调查株数被害株数被害株率%调查人:调查日期:CC附 录 C(规范性)病虫害防治效果调查表林场名称:样地编号防治前被害株率(%)防治后被害株率(%)样地编号防治前被害株率(%)防治后被害株率(%)调查人:调查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