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27847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国学篇:第1课 勤奋与志向第2课 读书与情趣第3课 人际交往古诗词篇:第4课 观沧海第5课 己亥杂诗第6课 雨霖铃第7课 龟虽寿第8课 渔家傲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现代诗词篇:国学篇传承古训(增广贤文)内容提要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增广贤文最能征服人心的是它的内容。这部数千字的妙文,以格言的形式讲述了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介绍了待人接物的经验、读书的情趣,告诫后辈勤奋有志向。书中那些精辟的语句绝非凭空而谈、信口雌黄,而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因此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第1课 勤奋

2、与志向 品味经典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而不学。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样深. 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 作等闲看。 文意详解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眼前就一定有麻烦。已经枯萎的树木等到了来年的春天还会再次发芽,可是人生只有一次,年轻的时光虚度了,就再也弥补不了了.不怕老的时候一事无成,就怕少年时代不发奋刻苦。当初若不是去登高望远,后来怎知东海的浩瀚。看着容易,学起来就难了。不要以为容易得到,就把它视为等闲之物。 心灵驿站 你知道陈胜是谁吗? 爱迪生说:“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孔丘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

3、可夺志也。”看来志向与勤奋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奠基石。 故事长廊 陈胜的鸿鹄之志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胜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不会(互相)忘记。”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第2课 读书与情趣 品味经典 学在一人之下,用在万人之上.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文意详解学习可以让我们的地位显赫,居于一个人的地位之下,千万人的地位之上。看

4、书多了,就会有很多的知识,我们可以让知识成为财富,也可以用才情赢得美人的芳心。 形容十年苦读历经艰辛,一举成名后身价倍增。读书的时候必须专心一意,不要放过以一个字,有的字非常重要, 真是可以说价值千金。 心灵驿站 “读书不能改变一个人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终点。”书香里的金戈铁马,书香里的云卷云舒,书香里的悲欢离合,书香里的恬静自如. 读书,是一件富有情趣的事啊! 故事长廊 锥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

5、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晨起来,再坚持读书。 如此苦读,一年以后出山,说服六国,联合抗秦,完成了合纵大计,自己也腰挂六国相印,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纵横家。 第3课 人际与交往 品味经典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眼见. 路逢侠客须呈剑,不是才人莫献诗.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文意详解 是非是天天有的,不把它当回事自然就没有是非。宽以待人是通晓事理的人,不通晓事理的笨人是不会宽以待人的。用嘴说不如亲身做,耳朵听的远不如亲眼所见。接物待人要看

6、对象,在路上遇到了侠客应该呈上宝剑,如果对方不是才子,就不该献上诗。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 心灵驿站人与人之间需要真诚、尊重与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会让你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获得援助,在你需要安慰的时候获得鼓励,好好学会交往和相处,生活的幸福指数会令你觉得人生很美。 结合最近的一次不开心想想! 如果你发现,自己好像有点自我,或者有点儿孤单,请停下脚步想想:我需要做些什么呢? 故事长廊 击鼓骂曹 三国时,有一位非常出名的才子,名叫祢衡。曹操请祢衡,想让在军务上助自己一臂之力,曹操请来祢衡之后,没有请他坐。生性高傲的祢衡觉得自尊心受到

7、了伤害。 祢衡自夸自己的才能,并挖苦曹操手下无能人。曹操也不甘示弱,他觉得自己大权在握,就要祢衡给他击鼓以羞辱祢衡,祢衡也不拒绝。击鼓应换新衣服,按规定仪式进行,可祢衡只穿随身衣服。祢衡到底是才子,尽管这样,他先是击了一曲渔阳三挝,曲子哀婉动人,感动得在座的人都掉下眼泪。 这时,曹操手下人坚持要祢衡换衣,这样的情况下,祢衡干脆裸体击鼓,以此羞辱曹操是国贼。此时,一片喊杀声响起,但曹操却很冷静,他容忍了祢衡,因为他觉得自己不能杀一个手无寸铁的人,也不愿背上忌才害贤的罪名,使天下人对他望而却步。他还给祢衡派了一个差使,去劝说荆州牧刘表前来投降,并派他手下的重要谋士荀给祢衡送行。 因此我们说:要学会

8、忍耐,要不然你会头破血流。吟诵诗词篇执着追求内容提要 朦胧美丽的诗词, 把力量输入单薄的身体, 从陷入污泥的脚踵, 到视野迷茫的内心。 在绵延五千年的文明长途中, 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铸就了 一代代华夏子孙的共同品行 与操守执着追求。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将走近观沧海、己亥杂诗、龟虽寿、渔家傲及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起去领略诗人们坚定的信念、 顽强的意志及至死不渝的追求。第4课 观沧海 品味经典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在我诵读诗歌时,我会这样做: 1、 找出文中的生字难字,读通顺

9、。2、 划出节奏,读出韵律和情感。3、 反复读,熟读成诵。 【注释】 (1)沧(cng)海:大海。沧,水青绿色。大海因为水深而呈青绿色,所以也叫沧海。(2)临:来到。碣(ji)石:山名,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现已沉入大海。(3)以:语助词,没有实际意义。(4)何:多么。澹(dn):水波动荡的样子。(5)山岛:指碣石山。竦峙(sn zh):高峻挺拔的样子。竦,同“耸”,高。(6)丰茂:丰美茂盛。(7)萧瑟:秋风吹树木发出的响声。(8)洪波:大波浪。(9)若:好像。(10)汉:银河。(11)幸:庆幸,幸运。至:极。哉:感叹词。“幸甚”两句,本是合乐时所加,与正文无关。不过,在这首诗中却与正文有一种

10、和谐的联系。【古诗今译】 东征登上了碣石山,正好来观赏茫茫渤海的景象。大海被微风吹拂,海水是那样的动荡不定;海边山岛挺拔竦立。树林密密层层地生长着,遍山的野草长得丰满茂盛。清冷的秋风多有力,滔天的巨浪涌起。日月升沉,如同从大海的怀抱中出入;银河灿烂的光辉,好像从大海的心窝里放射出来。庆幸得很,好极了,于是作歌来歌咏我的志向。 读思行囊观沧海中所写的景物可分成哪两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和气概?请你说说看看“观”字统领了下文哪些景物?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广角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沛(pi)国谯(qio)县(今安徽亳b县)人,是三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第5

11、课 己亥杂诗 品味经典 乙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我诵读诗歌时,我会这样做: 1、标出不理解的字词。 2、对照注释自主疏通文意。 3、翻阅资料,同桌交流想法。【注释】 浩荡:广大无边,这里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白日:太阳。吟鞭:诗人的马鞭。落红:落花。 【古诗今译】 离愁满怀,正对着白日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化作春泥愿培育出更多新花。 读思行囊 全诗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有人认为全诗移情于物,寓意深刻,你认为作者移情于何物?说说自己的想法。 阅读广角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zu),字璱(s)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学者、文学家和爱国主义者。 【作者简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