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双重性瘫痪或轻度痉挛性四肢瘫的脑瘫康复训练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27836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痉挛性双重性瘫痪或轻度痉挛性四肢瘫的脑瘫康复训练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痉挛性双重性瘫痪或轻度痉挛性四肢瘫的脑瘫康复训练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痉挛性双重性瘫痪或轻度痉挛性四肢瘫的脑瘫康复训练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痉挛性双重性瘫痪或轻度痉挛性四肢瘫的脑瘫康复训练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痉挛性双重性瘫痪或轻度痉挛性四肢瘫的脑瘫康复训练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痉挛性双重性瘫痪或轻度痉挛性四肢瘫的脑瘫康复训练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痉挛性双重性瘫痪或轻度痉挛性四肢瘫的脑瘫康复训练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痉挛性双重性瘫痪或轻度痉挛性四肢瘫的脑瘫康复训练方 转载自 熊利娟 转载于2010年05月05日 20:35 阅读(4) 评论(0) 分类: 个人日记 举报 痉挛性双重性瘫痪或轻度痉挛性四肢瘫的脑瘫康复训练方(2010-01-22 15:07:39) 痉挛性双重性瘫痪或轻度痉挛性四肢瘫的脑瘫康复训练方法与步骤A患儿的主要特点:B治疗目的:C.治疗方法:图579594。图579 病型训练手法图580 病型训练手法图581 病型训练手法图582 病型训练手法图583 病型训练手法图584 病型训练手法图585病型训练手法图586病型训练手法图587病型训练手法图588病型训练手法图591 病型训练

2、手法图592 病型训练手法图593 病型训练手法图594 病型训练手法 患儿髋关节屈曲内收,脊柱过度后弯或前弯,双肩部、体干部和骨盆呈明显的非对称性姿势,上肢内旋,肘关节屈曲前旋,膝关节屈曲或过度伸展,踝关节呈底屈姿势。 尽可能地使患儿髋关节伸展、外展外旋,提高患儿髋关节、体干的抗重力伸展的活动能力,促进其对称性发育,并通过对本体感觉的强化,提高患儿对自己身体的认知能力,提高患儿上下肢的可动性和支持能力,促进患儿上下肢的分离运动与选择性活动。 图579:训练者采取正坐位,患儿采用仰卧位,双下肢置于训练者两侧呈屈曲立位,双脚底紧贴地面,双侧上肢尽可能上举,训练者用双上肢用力向下方压迫患儿的两膝,

3、使患儿两足保持背屈,同时双手扶握住患儿的骨盆使之稳定。训练时训练者用口头提示患儿上举上肢,上抬臀部。 图580:在患儿进行上抬臀部的活动中,非常容易因腰背肌的收缩造成“挺肚子”样的代偿性动作,引起骨盆前倾,因此,训练者可以利用两腋用力压迫患儿的两下肢来抑制这些代偿性动作的出现。患儿训练时,臀部上抬的训练时间长就能促进臀部肌肉和腹部肌肉的同时收缩,如果患儿臀部上抬的幅度小,应该让患儿自己努力持续保持上抬姿势,必要时,训练者可以轻轻叩打刺激患儿的臀部和上腹部,促使患儿努力提高这一控制的能力。 图581:为了进一步改善患儿脊柱的伸展和髋关节的可动性,让患儿跨在倾斜的滚筒两侧,双手支撑在滚筒上,训练者

4、处在患儿的后侧,用双手扶握住患儿的两膝,让下肢呈外展外旋位,再用自己的肩在患儿的臀部进行支持。 图582:让患儿保持图581的基本姿势,双手在滚筒上反复进行向前然后向后的交替性的爬行训练。患儿向前方运动时可以抑制膝关节屈肌的痉挛,此时,训练者用肩部支持患儿臀部,可以促使患儿脊柱的伸展。当患儿双手向后运动时,训练者双手要扶握住患儿的膝关节,抑制双下肢内收内旋的肌肉痉挛和踝关节底屈的肌肉痉挛。此时,训练者用肩部对患儿的臀部进行抵抗,可以促使患儿整个体干的肌肉同时性收缩。 图583:让患儿用一侧上肢支撑在滚筒上,另一侧上肢向侧方上抬,这样可以诱发体轴性的旋转。患儿在做这个动作时,很容易引起膝关节和肘

5、关节突然性地屈曲,阻碍身体重心向侧方移动,所以训练者要保持患儿的臀部与双侧膝关节稳定。 图584:一侧上肢上抬的动作要交替进行、要鼓励患儿用一侧上肢进行支撑,另一侧上肢尽可能抬高并向侧方外展,以进一步提高体轴性的旋转能力。通过体轴性旋转能力的改善,可以使骨盆、双下肢、双膝及双脚的肌肉收缩得到改善,从而使各关节的活动性得到提高。 图585:在患儿两下肢内收内旋肌痉挛程度减少,体干能够伸展的情况下,训练者此时继续用肩部支持患儿的臀部,并让患儿的身体重心向后移动,并训练患儿进行双下肢的外展、外旋、伸展的姿势控制。 图586:接着让患儿重心继续后移坐在地上。坐下时,尽可能让患儿双下肢保持外展外旋和膝关

6、节的伸展姿势;患儿双手仍伸直置于滚筒上。该训练动作要慢慢进行。训练者在患儿的后侧,帮助患儿矫正骨盆呈直立位,使患儿得到正常儿长坐位时的姿势和感觉。该训练对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由于异常发育造成的“W”型坐位姿势有很好的矫治效果。图587:在长坐位训练患儿获得上肢多样性的活动并掌握好坐位平衡后,就要尽可能早地对患儿进行立位训练。将滚筒斜靠在墙壁上,让患儿立位斜靠在滚筒上,训练者在患儿的前方,用双手扶住患儿的骨盆保持稳定,帮助患儿伸展体干、髋关节及膝关节。让患儿努力学习向上的伸展运动,防止后伸活动。 图588:随着患儿训练的深入,患儿借助的外物就应减少,此时,训练者站在患儿的身后,用双手扶住患儿的双肩

7、进行控制训练,患儿的双手从后方支撑在桌面上,进行髋关节和体干充分伸展的训练和双下肢脚跟部时负重训练。 图589:训练者在患儿身后,扶握住患儿两肩,诱导患儿将重心向侧方移动,当患儿将重心移向一侧,要让患儿这一侧的上肢和体干充分伸展。 图590:对于年龄较小,恐惧感强的患儿可以利用充气的皮球进行图588,图589的训练。图5一89病型训练手法 图590病型训练手法 图591:当患儿自身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后,训练者可以在患儿身后,让患儿支撑在训练者的双手上进行立位和重心移动训练。 图592:训练者在患儿的后侧,用手向上推压患儿一侧的手,让患儿用另一侧的手支撑体重,此时患儿支持体重的一侧上肢就会增加外

8、旋的程度,下肢及体干也就会自动性伸长。如此反复向左右进行身体重心的移动,会使患儿体会到负重与非负重下肢的相互变化。 图593、594:接着训练者站在患儿前方,从前方对患儿进行训练。让患儿一侧下肢向前踏出,此时患儿很容易再出现身体前倾和全身性屈曲内收痉挛的姿势,训练者训练时,抓住患儿两手,让患儿两上肢上举,在伸展姿势下进行一侧下肢负重,另一侧下肢向前迈出的训练。该训练要反复进行。治疗模式?家长参与?(2010-01-22 13:40:33) 标签:宝宝 儿童康复 儿童脑瘫 患儿 健身 康复治疗 脑瘫 小儿脑瘫 育儿 分类:&脑瘫&*宝宝*Q1:什么样的治疗模式最好?小儿脑瘫的基本障碍多而复杂,治

9、疗必须是多渠道、全方位的综合康复治疗模式,才能取得较满意的康复效果。由于小儿脑瘫康复又是一个漫长的恢复过程,因此,还必须实行“医院制定全面康复计划及目标,社会康复站进行康复指导,家庭、家长对患儿实施完成”的康复模式。Q2小儿脑瘫的康复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家长参与?脑瘫患儿的运动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医师在训练患儿时,许多动作都必须在一对一,甚至二对一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经验告诉我们:光靠医师每天12小时的训练不可能解决患儿的全部问题。因此,必须致力于将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患儿的日常生活之中。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强调家长在治疗中的直接参与。家庭是儿童最熟悉的环境,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从心理学

10、的意义上说,家长对自己的孩于具有特殊的情感和深沉的爱,也最了解孩子的个性、嗜好;孩子对自己的父母最亲近,也最能领会父母的话意。这样,如果父母对患儿作训练时,最易解除患儿的各种心理障碍,使患儿积极配合取得较理想的训练效果。因此,医师的工作重点不仅仅是治疗患儿,而且必须注意训练家长,教会家长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原则,让患儿能在家庭中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医师与患儿家长密切配合的方法,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常见异常姿势的纠正一在脑瘫小孩的训练中,由于肌张力和肌力长时间不正常用力,造成很多异常的姿势。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对异常姿势及其纠正方法进行系列解说:一、 臀大肌无力1、解剖结构:臀

11、大肌呈四边形,起自髂骨、骶、尾骨及骶结节韧带的背面,肌束斜向下外方,以一厚腱板越过髋关节的后方,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2、作用:后伸并外旋大腿;3、臀大肌无力时的表现:臀大肌作用后伸并外旋大腿,拮抗肌作用是大腿内旋。当臀大肌无力时髋关节后伸无力,在两者的作用下,足跟着地经常是将胸部后仰,重心落在髋关节的后面,以维持身体的平衡。4、训练方法:下面介绍两种方法。1).四点跪位方法。让患儿成四点归为的姿势后让他一条腿抬高并坚持5秒钟要点是抬高的腿要与躯干水平如图:同时在抬高的大腿上绑上沙袋来增加负重2).立位腿后伸方法。让患儿成立位,双手扶墙,大腿用力向后伸,坚持5秒钟。要点后伸的大腿用力绷直5、辅助器材可选择一种香港矫健公司旗下的矫正鞋,可以有效的预防及矫正宝宝在练习站立、学步时候的出现的尖足、膝屈膝反张等异常姿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