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分析-S-T分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275107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5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类分析-S-T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分类分析-S-T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分类分析-S-T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分类分析-S-T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分类分析-S-T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类分析-S-T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类分析-S-T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实验设计方案实验序号实验名称I视频教学分析实验时间 2011年12月5日实验室 东区1栋325宿舍1. 实验目的(1) 、根据视频对内容选取和采样(2) 、对此进行Flanders分析、计算信息熵、画类别频度图互动曲线和迁移矩阵(3) 对此进行ST分析、画出ST曲线、画出Rt-Ch图(4) 、分析其教学模式(5) 、小组讨论其分类系统2. 实验原理、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实验实验原理: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与学生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它是一种在时间轴上展开和变 化的过程。教学分析方法应基于教学过程的这种特点,有效的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各 种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到一定的信息,并将这种信息用

2、于评价 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过程。试验流程图:整体计划小组讨论,制定出初步计划.观看视频仔细观看教学视频,根据视频对内容选取和采样分配任务根据采样内容,进行分工处理,画出相应图表。图表分析根据画出的图表,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填写试验报告根据上述分析,做出实验报告.3. 实验设备及材料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视频、笔、excel软件、笔记本。4. 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步骤:(1) 、经过小组讨论,制定出此次教学分析的计划.(2) 、根据计划,全体成员观看视频并进行采样,每10秒采样一次,采样完后,把 每个人的采样结果进行对照,使其尽量无误,有偏差较大的,重新观看视频进行采样。(3) 、把最后的采样结果分

3、发给每一个人,进行分工(分为两组,一组进行是序列分 析,另外一组进行S-T分析),并计算相应数据,做出相应图表。(4) 、小组成员一起进行讨论,把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进行总结。(5) 、根据上述所做的内容,完成实验报告单。注意事项:(1) 、分工一定要明确,具体到每一个。(2) 、进行采样时不能分段采样。(3) 、采样数据要精确完整。5.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参照法、对比法、计算法、图表法。6. 参考文献1傅德荣,章慧敏,教育信息处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实验报告 1、实验现象与结果采样之后,分类分析的数据结构为:3分45秒8分45秒8分45秒一-13分45秒每格代表10秒,代表被记录的

4、行为.时间 =H J I教师学生101520253023分45秒28分45秒28分45秒33分45秒33分45秒-38分45秒教学过程中的单元行为根据行为者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这些单元行 为由行为分类表所设定。教学过程中行为记录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采样的,在这里所选取 的时间间隔是10秒,通过采样,可得到教学过程的分类型为数据系列.迁移矩阵通过观看视频,进行采样后统计出各个元素表示对应行为组出现的次数如下: 一一出现8次一一出现1次一一出现1次 一一出现1次一一出现2次一-出现1次 一一出现1次一一出现1次一出现2次 -一出现11次一一出现1次 一一出现1次 -一出现1次

5、 一-出现7次 一一出现119次-一出现5次 一-出现1次 一一出现1次教师学生计教师811101213111121111611711951113511663953学生2161101111计114115136481411由迁移矩阵图可算出(比例分析):老师和学生的行为比例为:教师行为:学生行为=218:12=109: 6由此可看出:该课堂是一节讲授课堂;教师行为:矩阵中(讲授)行为出现135次,(指示)出现53次,其他行为(制造动机)行为10次,表扬行为出现3次,批评行为没有;学生行为:学生应答行为出现10次,学生自发发言行为出现一次;有上述数据可看出:本堂课老师与学生的行为交互不是很强,而更

6、多的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讲, 学生的主动性不是很能在这个矩阵中体现出来,因为学生的应答都是老师提问引起的.根据计算:其信息熵H=0。580754(dit)时序列分析:教学fJ-】为Tin总始T5提甲问题T4c满示1T4d盅学生回答,T4e引导_ S2应答学-S4要求回答,行 3。全员回答,为S14沉航/蔼符7:0?S-Q59:)510 :t教行为七rTla总结T3提示问题/T4:演示T霍点学生回答仃州引导S2应答S4要求回答心S6全尸回答。S14沉默,工离符分析:有上述两个时序列分析图可以看出,从六至十四分钟这段时间,老师讲课的频率 特别高,而学生的行为频率却非常短;从上述两个图还可以看出:老实

7、的行为主要的 是讲授和演示;由此得出:这是一段一教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时段。S 线S-T数据记录卡片。NO:学校南昌十中备忘:教师李怡时间2011年11月20日学科物理教材波的干涉采样间隔10秒01234567890TTTTTSTTTT1TTTTTTSTTT2TTTSTTTTTT3TTTTTSTTTT4TTTTTTTTTT5TTTTTTTTTT6TTSTTTTTTT7TTTTTTTTTT8TTTTTTTSTT9TTTTTTTTTT10TTTSSTTTTT11TTTTTTSTTT12TTTTTTTTTT13TSTTTTTTTT14TTTTTTTTTS15TTTTTTTTTT16STTSTTTTTT1

8、7TTTTTSTSTT18TTTTTTTTTT19TTTTTTTTTT20TTTTTTTTTT21TTTTTTTTTS22TTTTTTTTTT23TTTTTTTTTT24TTTTT备注:Rt-Ch图分析:N=245Nt=229Ns=16Rt= Nt /N=229/245=0。9346Ch= (g-1) /N=(171) /245=0.0653从图中可以看出,Rt0.7,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为讲授型。Rt-Ch图黑色为(Rt,Ch)点存在的位置,经过与标准图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教学模式为讲授型。我对这堂课的意见:我认为这节课设置的不是很科学,整节课好像是很机械的演讲一样,每次教师 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

9、习时,老师遇到问题就总采取“点名提问”的方式,而且基本 被点名的学生都在一二排坐,好像是事先安排好的一样;这样的课程让我们看不到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看不到学生的学习气氛,沉闷的的教学氛围让我们觉得这节 课仿佛是一个排练了好几遍却没有进步的“教学表演;另外,本节课中,老师与学生 的交互也是很机械的,都采用点名提问,没有小游戏,整堂课程没有生气,没有活力, 让人觉得是老师在进行“填鸭式教学”;我觉得,这堂课中,老师不应该采用点名提问的方式引进教学探究,而是有 实验直接展示给大家,然后让学生自主回答;另外,该堂课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安培 也不是很合理,整节课下来基本上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就只顾着

10、自己讲自己 的,根本不管学生的反应;我觉得该堂课的内容安排应该减少一些,然后留一些时间 给学生思考并做练习。经过我们的A.N.Flanders分析和S-T分析,我觉得这段视频采用S-T分析更 容易分析一些,利用S-T分析,因为该堂课主要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主,学生与教师 的交互很少,利用S-T分析图就很容易看出教师与学生的交互频度,同时也很容易分 析出该课程的教学模式。2.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分析及其结论实验现象:该课程为一节以“教师教授,学生接受”为主的课堂,整堂课都是老师 在讲,学生在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很少。实验结果及结论:利用A。N。Flanders分析方法和ST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都

11、是 一致的,即该课程是讲授型课程,学生与老师的交互性不是很好;3.实验总结经过A.N。Flanders分析和ST分析,我觉得这段视频采用ST分析更容易分 析一些,利用ST分析,因为该堂课主要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主,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很 少,利用S-T分析图就很容易看出教师与学生的交互频度,同时也很容易分析出该 课程的教学模式。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从视频上看来还是挺好的,但经过上述两种教学分析,我觉得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是超出了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的,内容安排太紧凑,而且 学生基本没什么思考的时间;我认为,这节课应该把教学内容减少腾出一段时间给学 生进行自我思考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评语及评分:签名: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