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生态县建设工作汇报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274809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生态县建设工作汇报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生态县建设工作汇报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生态县建设工作汇报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生态县建设工作汇报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生态县建设工作汇报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生态县建设工作汇报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生态县建设工作汇报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环县2011年生态县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中共环县委 环县人民政府(2012年2月21日)2011年,我县生态县建设工作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依据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以及庆阳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9-2020)、庆阳市2011年生态市建设工作计划、庆阳市生态县建设重点建设达标阶段实施方案、环县生态县建设规划(20092020)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现状,坚持以生态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绿色”创建为切入点,强化各类污染综合防治,精心组织,

2、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生态县建设年度工作任务。在具体工作,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强化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县委、县政府将生态县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4月初专题召开了环县“九城同创”动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生态县创建工作,县政府与生态县创建成员单位及各乡镇签订了生态县建设目标责任书。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县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各乡镇、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生态县建设联动机制。在县环保局设立“生态县建设办公室”,由环保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确定了创建工作联络员,专门负责创建工作的

3、联络协调。同时,制定了环县生态县建设重点建设达标阶段实施方案、环县2011年生态县建设工作计划、环县生态县建设考核办法,将指标任务逐项分解下达,明确任务,靠实责任,将生态县建设工作纳入对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分年度实行单项考核。 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为了提升生态县建设的公众参与度,营造生态县建设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县建设,推动生态县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我们及时制定了宣传工作方案,各个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在县城区、乡镇街道、行政村主要集市建立了固定宣传栏,在辖区主要交通干线建设高立柱广告牌,宣传生态县建设相关内容。共编写生态简报22期,悬挂横幅

4、45条,刷写生态保护宣传标语280多条,在211国道二十里沟口处制作安装三面大型宣传板,发放环保知识宣传手册、环保生活小常识、低碳生活宣传册等宣传资料3万余份,在机关单位、学校组织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美化机关”、“美化校园”等主题实践活动。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辟了“生态县建设”专栏,播放生态县创建宣传片70场次,利用甘肃水土保持网、市县电视台和省市报刊等宣传平台,先后编发梯田建设图片和新闻稿件4期,县电视台制作播放梯田建设专题片2期,市电视台对我县梯田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最近,甘肃经济日报刊登了题为做好山文章,修好饭碗田的文章,对我县梯田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广泛

5、宣传,提高了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扩大了覆盖面,提升了知晓率,形成了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重点,确保创建成效 (一)抓整治,促减排,生态环境稳步好转。我们积极开展了 “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遏制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落实环保准入制度,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2011年度共完成环保竣工验收项目17项,环评率、“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持续加大,饮用水源保护措施更加完善,石油开发“两废”安全处置工作正在落实具体措施,老污染源治理工作步伐加快,城区分散采暖锅炉计划全部取缔,县城区医疗废物均运至市医院处置中心规范处置,对粘

6、土砖瓦生产进行了限制,倡导行业实行技术改造,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同时,采取加快治理遏制超排、严格整治取缔高排、加强监管杜绝偷排等一系列措施,强化污染治理工作,削减污染物排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序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重点村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拉运处理,畜禽养殖废物实施堆肥综合利用,禁止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态环境压力,辖区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好转。(二)抓项目,带发展,创建工作扎实推进。2011年以来,我县共实施生态项目17个,投入资金2.8亿元。完成人工造林60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24平方公里;建设梯田4132.32公顷;完成水保造林种草625

7、.26公顷;廉租住房项目已建成256套,已立项216套,总面积15988平方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共投资1590万元,现已实施库口削坡,坝底整平和截洪渠基础工程建设;环县荣发农副产品工贸有限公司葵花种植、加工综合利用项目,2011年完成投资300万元的3万亩葵花种植基地,年可利用废弃葵花秸秆、皮壳一万吨,按单位热值计算,年将节煤约在5940吨以上;县城北区集中供热项目已完成地质勘察和锅炉、除尘器招标,省发改委已批准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和土地征收工作;农村电网省级改造工程完成投资2100万元,2011年6月完成了10千伏线路,9月份通过验收;盐环定扬黄一期维修改造工程于20

8、11年5月批准立项,7月份完成初步设计;盐环定扬黄续建工程新招标的17个标段已做好前期施工准备工作,于3月份完成主管线剩余配套工程;农村学校饮水安全项目完成投资130万元,目前新建30立方米蓄水池48座,50立方米蓄水池1座,100立方米蓄水池1座;银川至西安高速铁路项目,中铁一院正在编制上报可研报告,待国家发改委批准;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50万元,目前建成沼气池1000座;苦咸水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18109.81万元,7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机井49处;污水处理厂项目总投资4900万元,日处理污水0.7万吨,主体工程及在线监控设备安装完成,已于2011年8月投入试运行;山城

9、堡战役纪念园园林绿化7100平方米,栽植大树200棵,灌木200平方米。(三)抓落实,保创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切实抓好“绿色文明”创建工作。以点带面,狠抓落实,全面促进环境质量改善,目前,县电力局、县财政局创建为市级绿色单位,罗山川初级中学、红星小学创建为市级绿色学校。电力局和财政局共筹资200多万元,在机关院内、办公楼内制作安装了绿色宣传展板,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全面开展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纸的“三节约”活动,大力推行现代化办公手段。罗山川初级中学和红星小学共投资20万元对学校整体环境做了规划、绿化,栽植松柏树180多棵,绿化面积达到100%,购置环保图书及各种盆花,增设垃圾

10、果皮箱,引导每个学生都做环保小卫士,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环保理念。二是努力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坚持走新型生态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切实加强甜水、曲子、西滩3个工业集中区规范管理,严格落实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入园项目环评率、“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三是创建省市级生态村工作顺利开展。按照省级生态村的创建标准切实抓好落实,2011年,曲子镇双城村创建为省级生态文明村,演武乡路家塬村、樊家川乡樊家川村、洪德乡肖关村、环城镇十八里村、环城镇西川村等五个村创建为市级生态文明村,其中环城镇十八里村、环城镇西川村为我县超额完成创建任务的两个生态文明村,目前已经完成前期的规划基础建设和相关

11、材料的申报工作。通过创建,提升了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文明素养,树立了符合“绿色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弘扬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美化环境的道德风尚,推动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县生态县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并取得一定进展,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生态县建设的工作任务相比,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生态村建设规模较小,布点分散;二是由于我县气候干旱,地理条件较差,森林覆盖率、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任务欠账较大;三是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今后,我们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全面落实各位领导的指示要求,紧盯薄弱环节,加大整治力度,全面落实任务,推进

12、生态县建设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重点项目领导全程负责制、完善决策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等五项生态县创建工作机制,推动生态县建设顺利实施。二是严格考核奖惩。把生态县建设作为评价和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形成考核激励机制。对各创建单位实施生态县建设单项考核,对工作力度大、创建工作进展明显的,予以重奖;对工作滞后的,予以通报批评;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严肃追究责任。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投入,在县财政预算中列支生态县建设专项资金和以奖代补资金;紧抓国家对生态建设项目的投入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把生态保护与建设纳入基础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中,做到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工业污染防治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农村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整合项目,加大投入。四是强化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争创意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促进创建工作有效开展。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