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273393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效应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理效应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理效应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心理效应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心理效应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效应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效应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效应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福建北路小学 卢益敏一、问题的提出:心理效应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人、物、境诸因素相互作用下人们心理所产生的效应与引起人们心理反应方面的理论。虽说心理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但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它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心理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学中的心理效应是指师生相互交往的心理互动对课堂教学活动与效果的

2、影响和作用,它是一种规律性的心理现象。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改革目标,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合作意识和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向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是学科教师传递知识、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之一,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教给他们自主探究的方法,使之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思想和方法。为此,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中灵活、适时、合理地运用各种奇妙的心理效应,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二、课题的研究:1、课题研究的目标:在现实条件下,我们教师如果能了解导学育人中每一个心理效应的特点及其作用,并按照认识结构和知识结构相一致的策略思路运行,则将

3、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主动性,并促进其思维及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主要达到以下目的:1)正确认识、解读心理效应的内容和作用;2)实践于课堂,巧妙设计心理效应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学。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首先我调查了学生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认知情况,了解学生对其的要求或期望;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班中学生期望的心理效应模式,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确定实验的自变量。我还多方面的寻找资料,上网、借阅图书、做笔记,以达到能真正认识、解读心理效应的内容和作用;结合心理效应,分析语文教学的学习目标,并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与整合。分析

4、这些资料后,再来确认语文教学中适合运用的心理效应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试验。3、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准备阶段(2008年2月至2008年7月)(1)在确定课题后,多方学习资料,制定了实施方案;(2)制定前期测量工具,调查学生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认知情况,了解学生对其的要求或期望。(3)分析资料,初步确认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效应的形式和内容。(4)结合心理效应,分析语文教学的学习目标,并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与整合。(二)实施阶段(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1)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班中学生期望的心理效应模式,对准备阶段收集的 材料进行对比,筛选,确定实验的自变量。(2)联合学生、家长、教师的力量

5、,构建支持性的学习网络。以“沟通”为中心,为学生的学习语文营造良好、丰富的、支持性的心理效应环境而奠定良好的基础。(3)总结阶段实施的经验,记录课堂个案。(三)总结阶段。(2009年5月至2009年7月)(1)抓住重点突破,调整、充实研究计划;(2)实践、总结由经验上升为理论,结题,撰写研究报告。三、课题研究成果:心理效应是指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由于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所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反映效果。心理科学告诉我们,心理效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的今天,作为新世纪的一名语文教师,面对机遇和挑战,要有意识地按照心理效应的启示来组织、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堂学习,以促

6、进学生积极、主动、和谐地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一、 运用“共生效应”,营造主动学习氛围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在英国有一所举世闻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在1901至于1982年间,这个实验室里的科学家先后有25位荣获诺贝尔奖,从而使这里成为各国莘莘学子向往的“圣地”。为什么卡文迪许实验室能出现这么多的优秀人才呢?这就是因为这里的科学家们倡导并养成了密切合作的风气,打破了“文人相轻”的怪圈,“共生效应”在其中起着积极作用。“共生效应”启示我们:引导

7、学生“共生”中学习,在学习中“共生”,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潜能开发的心理环境和精神氛围。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有这样两条途径:(一)教师要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勤勉培育勤勉,用爱心拨动爱心。”这是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一条座右铭。他用自己的智慧总结出成为一个好教师要靠熏陶、感染,达到教育的的效果。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教师应率先垂范,用自己创造的智慧启迪学生创造的智慧,用自己创新的教学激发起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唤起学生探究的热情。教师要不断学习,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夯实理论根基;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把握教育理念;学习名师经验、经典课例等,修炼课堂教学的技

8、能。教师不仅要勤于学习,还要反复的诵读教材,通过诵读和文本进行精彩的对话,把读时的瞬间感悟凝炼精彩的教学思路,更要勤于思考,勤于反思,这样才能做到:教学方法活,教学结构多变,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相机进行引导,教学中语言凝炼、优美。这样的教师的教学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创造的热情,学生才能主动地学习。(二)建立主动学习的“共生圈”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不仅仅是指老师的熏陶感染,学生间的互相感染、互相学习是主动学习氛围形成的决定因素。如教学画风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学了解课文讲了陈丹、赵小艺和宋涛想办法画风的事。然后提问:“咦?风呢?他们怎么画风的?”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当学生交流后老师就出示这

9、三位小朋友画的画,再引导学生自主读懂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几段话:“你最喜欢和谁交朋友,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写画风的这几段课文。”学生按自己的方式有的自己反复读,有的读读课文看看插图,有的读了一遍就和伙伴交流起来方式不同,但学生都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营造“共生效应”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选择喜欢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可以让优秀学生充分发挥帮、带作用,使学困生燃起探究欲望,克服畏难心理,努力追赶先进,从而促进学生群体在“共生圈”里共同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和群体整体优化。二、运用“暗示效应”,调动学习动力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储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10、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企望的相符合,罗森塔尔效应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将暗示效应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无疑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力。 (一)营造利于暗示成功的课堂暗示效应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年龄。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更为有趣的是,这种效应的产生还与暗示者的权威有关。这种暗示者的权威将使被暗示者产生一种信任效应。就是说声望高、有地位的权威,其暗示作用大。这里所指的权威,是指经一定实践验证后获得人们尊敬而产生的信任感。作为暗示的实施者的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中树立较高

11、的威信,和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让学生在亲切、信任、敬佩的情感体验中产生崇拜感,从而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暗示信息一旦打上权威的烙印,就容易引起崇拜者的敏感反应,有利于增强暗示信息的穿透力和有效性。(二)有效用好课堂中的心理暗示课堂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要用亲切、热烈的面部表情,关注每一个人的温和、宽容、热切的目光,配合教学内容自然生成的得体而富有表现力的体态动作,吸引学生;幽默是一种艺术,教师要用具有幽默、睿智交际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愉悦,感受到善意的关怀,而且能欣赏到充满睿智的思想;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极富艺术性的教学技巧以多种多样含蓄、间接的方式有效地影

12、响学生,具体为:1语言暗示 语言暗示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给学生的暗示。教师语调的轻重缓急、快慢节奏往往藏有丰富的潜台词,传递给学生某种附加的信息。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要不失时机地启发和鼓励。如:“你已经快接近正确答案了,相信自己,一定行!”“哎呀,比昨天棒多了,重来一遍一定会更好!”富有人性化的鼓励暗示让学生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体会到了进步的喜悦。当学生的意见不大恰当时,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多理解少批评,才能发挥良好的语言暗示作用,引导学生课堂上积极探究。2体态暗示一个得体的手势、一个鼓励的眼神也会受到鼓劲加油的效果。体态暗示是最基本的暗示方法。体态暗示就是教师用体态语言(即眼神、表情、姿势、

13、手势等非语言行为)对学生加以暗示。每天清晨,教师走进教室,开口说话之前,从教师是否得体的衣着中传达出来的个人综合信息就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同程度,也决定了学生对教师随带来的所有欣喜地接受程度,如果老师今天的服饰有了很大的变化,那就应该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熟悉一下,不然学生只顾注意老师的变化,不会注意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再如教师和学生对话时,教师蹲下来倾听的话,比高高在上地站着,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见,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体态暗示手段在课堂语言交际中具有特殊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能起到感染、传递、调控、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3环境暗示学生许多学习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无疑是地对来自环境的各种之所作出的反应

14、。教师创设特有的教学外部环境,使学生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在学习中同时发挥作用。如美丽的情境,可爱的孩子,这一切构成了雨后这篇美丽的课文,值得细细体味的课文。上课时,教师用图片、音乐创设出课文特有的教学环境。师:(指导学生看图)孩子们在广场上玩水时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纷纷发表意见) 生1:小女孩肯定会想:即使滑一跤也是挺好玩的。生2:摔了跤的女孩会拍拍屁股继续无忧无虑地玩耍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当时那欢乐的氛围。朗读课文。学生进入了课文情境,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在学习中同时发挥作用,体会出了各自不同的感受,朗读是富有情感的,这就是环境暗示所发挥的强大功能

15、。4角色暗示角色暗示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体带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暗示方法。让学生把自己置于他人位置上,展现相应的行为特点和内心感受,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课文中角色的体验和内心感受,按角色的要求行动,从而达到心理暗示的目的。如:上会摇尾巴的狼时,课堂上让学生演一演。小组内分角色的扮演狼和羊,我鼓励学生其中的台词可以自己修改。这样的角色暗示帮助了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展示后发现,学生的想象越来越大胆,表演得越来越投入。教师灵活巧妙让学生进行课文中的角色扮演,可以把课文内容活化为语言交际的素材,模拟现实生活演练,把课文情感的体验寓于自我感受、自我体会的表演中,这就是通过角色扮演所发挥

16、的角色暗示作用。5自我暗示心理暗示根据信息的来源,可以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种种手段暗示学生,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要坚持正面引导和鼓劲为主,这正如美国一位拳王每次回答记者的提问后,总忘不了说一句:“Im best!”(我是最好的)“我是最好的”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事实也许并非如此,但又有什么关系?经常让学生跨自己“我能行!”“我是最棒的!”让学生鼓掌、竖大拇指夸夸同学。课堂的气氛因为互相夸奖而变得活跃,学生的会变得愉悦而自信。反复运用经常暗示学生就会接受这种观点,而永远充满自信!“事实”也会向你所想象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自我暗示的魅力所在。三、运用“门坎效应”,讲究主动学习的引导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做过一次压力屈从实验:先向一组实验的对象提出一个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