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苏科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272463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苏科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物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下列各题中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试卷相应的空格内,不选、多选或错选的均不给分。)1夏天的早晨,仪征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A0 B25 C50 D75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3.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4.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A水的凝固过程 B海波的凝固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 D蜡的凝固过程第4题图第

2、5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5.如图所示是海螺形超声波加湿器,关于加湿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B加湿器的工作过程利用了声音的能量特性C加湿器工作过程中,人听到的声音是超声波D超声波的传播也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6.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l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l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B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C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D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7. 在隧道的地面白线和两边墙壁上,安装

3、了一种凸起的纯玻璃元件,这种元件叫“夜精灵”。晚上只要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如图所示。下面几种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完全不同的是()A高速公路反光标志牌 B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C自行车的尾灯 D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8. 在暗室里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小明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戳了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和五角形四个小孔,则在墙上可能()A出现一个蜡烛的火焰的实像 B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实像C出现四个和小孔形状相同的清晰光斑 D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虚像9.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朝南开),为子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A朝南B朝北 C朝西 D

4、朝东10.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屋之间有一平面镜M,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面向平面镜张望,如果AOCBOC,则()A甲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B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第10题图第11题图11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二维码是光源B扫描时手机接收到二维码发出的次声波C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D扫描时的噪声容易引起扫描的分析错误,所以扫描时要去噪12玻璃杯从某一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老师要求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

5、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B“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3. 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某人脉搏的频率是1.2 ;(2)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是0 ;14.如图,左手握住塑料管的一端,右手抓住塑料管中部,甩动塑料管使其另一端以左手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可以听到管中发出声音,这是由于 的振动产生的,要使得听到的声音音调变高,我们可以采取的一项措施是: 。第

6、14题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第21题图15.光的三原色是由红、绿、蓝,把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黄光,那么将黄光和蓝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色;舞台上某演员穿白上衣蓝裤子,当只有黄色的灯光照到该演员的身上时,该演员的上衣呈 色,裤子呈 色。16.上周学校通知各班:由于天气较冷,各班早上暂停拖地,尤其是门外的走廊.目的是防止水发生(填一种物态变化),避免使同学们摔倒受伤。冰糖葫芦是许多小朋友的最爱。它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再把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

7、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17.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造成的;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使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如果要使金属盘底部更容易出现水滴,你的办法是 。小半壶自来水,放到煤气灶上用大火加热几分钟后,水开了,壶口处冒出大量“白气”。小张关掉煤气灶后取下水壶,水逐渐停止沸腾当向水瓶中灌水时,壶口处的水忽然又“沸腾”了。原来已经不沸腾的水在灌入水瓶时再次沸腾的原因是什么? 18.大家爱吃蛋清完全凝固而蛋黄还没完全凝固的溏心蛋,你可听说过蛋黄凝固而蛋清还稀溜溜的“温泉蛋”?原来蛋黄超过60即可凝固,蛋清在80以下

8、不会凝固,所以控制在水温 之间即可做出温泉蛋,未必非得使用温泉水了。19.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250,则反射角是 0,若入射角减小5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0 。若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则反射角是 0。20.身高为1.5m的小明站在高1m的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像高为 m;若人以 0.5 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2s后人与像之间的距离为 m,此时像的大小 (变小/ 不变/变大)。21.如图所示,桥通过平静的水面成像,半圆形桥孔与其像合在一起构成圆。桥长45 m,则桥的像长 m。正中大圆直径为10 m,则大圆顶部到水面的距离为 m。22. 某个卧室的门突然自动打开,房间里燃烧

9、得好好的蜡烛莫名其妙地熄灭这是恐怖电影的某镜头,人之所以在观看时感觉可怕,是因为在拍摄制作时录入了 (选填“超声波”或者“次声波”);电影院的墙壁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这是为了 ;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 (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三、解答题(共48分)23.(1)(2分)如图所示,a是一个魔术箱,顶部中央有一条窄缝,使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的小孔射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

10、缝插入箱中,并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请根据提示,猜想魔术箱内部结构并完成b光路图。(2)(2分)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B处,如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3)(2分)请在图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保留作图痕迹)第23(1)a题图第23(1)b题图第23(2)题图第23(3)题图24.(2分)以下三幅图片(图)表示的都是生活中声的应用实例,其中:(1)主要应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图.(2)主要应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图.甲(超声波测速)乙丙25.(5分)如图,是某班物理兴趣小组成员探究声

11、现象的一些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某同学耳朵紧贴在课桌一端的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轻轻敲击;再使耳朵离开,用手以同样大的力度敲击桌面,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大小,发现第一次较大,说明 ;(2)乙图用塑料袋把闹钟套好,然后放入水中,把水管伸入水中,可以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说明 ;(3)丙图中当不断抽气时,手机播放的音乐声在逐渐减弱,推理可得 ;明明看到老师竭尽全力向外抽气了,可小虎觉得隐约还是能听到瓶子里的铃声,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4)丁图中,将一个矿泉水瓶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着火焰用力敲击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说明 。26.(4分)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

12、乐器,它发出的悦耳声是由于它的 产生的;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能发出不同的 (响度/音调/音色);它发出声音的 与其它乐器是不同的(响度/音调/音色)。形如杏仁状柱体,扁如“盒瓦”的编钟,其截面如图乙所示,分别快速和慢速敲击钟的A部位,则编钟可发出 个固有频率的音调。第26题图第27题图27. (3分)“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真的吗?在两个相同的量筒(50mL)A和B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等温度的冷水(如图所示),并用温度计测出A和B中冷水的温度,然后直接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量筒A的冷水中,可以看到A中的水面慢慢上升,温度不断 (选填“上升”或“下降”),说明水蒸气在A中发生了 现象(填写

13、物态变化)。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并测出此时A量筒中水的温度t1,然后将烧瓶内沸腾的开水慢慢倒入B量筒中,使之与A量筒中上升后的水面相平,稍作摇晃后,用温度计测出B中水的温度t2,并与A量筒中最后的水温t1相比较。通过比较发现 ,由此可见,A量筒中通入水蒸气要比B量筒中倒入同温度同质量的沸水放出更多的热量,从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能放出大量的热。28.(4分)一个冬日的早晨,小刚的妈妈手持小镜子正梳妆打扮,突然她呼出的热气碰到镜面,镜子里的像没了她赶紧叫来读初中的儿子小刚,让他说说其中的物理知识(1)小刚发现镜面上有无数非常细小的水珠,这是因为 (2)此时的镜子不能照人了,因为 (3)要想使

14、镜子恢复,建议两种办法: 29. (3分)生活中有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甲乙两幅图就是为了使物体快速变干而常用的做法。请根据图片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甲中做法的道理是 ;(2)图乙中做法的道理是 。(3)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丙丁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 图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甲乙丙丁30.(6分)小明同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他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纸。(1)小明把易拉罐正对着点燃的蜡烛(如图所示),则在半透明纸上会看到蜡烛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这现象可用光的 知识解释(2)小明实验时发现小孔成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物体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于是他用同一支蜡烛实验,且保持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在多次改变小孔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时,他测出了像的高度(见下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