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动量守恒实验(学生)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270378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验证动量守恒实验(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验证动量守恒实验(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验证动量守恒实验(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验证动量守恒实验(学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验证动量守恒实验(学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验证动量守恒实验(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验证动量守恒实验(学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对1个性化辅导星火教育一对一教案教 师:夏修理高二学生:上课时间 2014年 3 月 22 日阶 段:基础( ) 提高( ) 强化( )课时计划共 次课 第 次课教学课题: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过程的理解难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教学过程考点导航典例分析巩固提高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教案解读教师反思 验证动量守恒【考点导航】一、实验目的:验证动量守恒二、实验器材:两个小球(大小相等,质量不等);斜槽;重锤线;白纸;复写纸;天平;刻度尺;圆规三、实验原理:利用图-1的装置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让一个质量较大的球从斜槽上滚下来,跟放在斜槽末端上的另一个质量较

2、小的球发生碰撞,两球均做平抛运动。由于下落高度相同,从而导致飞行时间相等,我们用它们平抛射程的大小代替其速度。小球的质量可以测出,速度也可间接地知道,如满足动量守恒式m1v1=m1v1+m2v2,则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1图-2四、实验步骤:1用天平分别称出两个小球的质量m1和m2;2按图-2安装好斜槽,注意使其末端切线水平,并在地面适当的位置放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在白纸上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点.3首先在不放被碰小球的前提下,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从静止滚下,重复数次,便可在复写纸上打出多个点,用圆规作出尽可能小的圆,将这些点包括在圆内,则圆心就是不发生碰撞时入射小球的平均位置P点(图-2

3、);4将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上,使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能发生正碰;5让入射小球由某一定高度从静止开始滚下,重复数次,使两球相碰,按照步骤3的办法求出入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碰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N;6过ON在纸上做一条直线,测出OM、OP、ON的长度;7将数据代入下列公式,验证公式两边数值是否相等(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1OP=m1OM+m2ON五、注意事项:1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且必须保证两球“正碰”。2测定两球速度的方法,是以它们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代表相应的速度。 3斜槽末端必须水平,检验方法是将小球放在平轨道上任何位置,看其能否都保持静止状态。4入射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

4、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方法是在斜槽上的适当高度处固定一档板,小球靠着档板后放手释放小球。5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6m1OP=m1OM+m2ON式中相同的量取相同的单位即可,不一定要统一为国际制单位。六、误差分析:误差来源于实验操作中,两个小球没有达到水平正碰,一是斜槽不够水平,二是两球球心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给实验带来误差每次静止释放入射小球的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作用力就越大,动量守恒的误差就越小应进行多次碰撞,落点取平均位置来确定,以减小偶然误差下列一些原因可能使实验产生误差:1若两球不能正碰,则误差较大;2斜槽末端若不水平,则得不到准确的平抛运动而造成

5、误差;3O、P、M、N各点定位不准确带来了误差;4测量和作图有偏差;5仪器和实验操作的重复性不好,使得每次做实验时不是统一标准【典型例题】【例1】如图为实验室中验证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Am1 m2r1 r2 Bm1 m2r1 m2r1r2 Dm1m2,用轻弹簧将两小车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在同时对甲、乙两车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使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直到弹簧被拉到最长(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的过程中,对甲、乙两小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29图128A系统受到外力作用,动量不断增大B弹簧伸长到最长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C甲车的最大动能小于乙车的最大动能D两车的速度减小到零时,弹簧的弹力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