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数学)》讲稿吴秀芳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269748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数学)》讲稿吴秀芳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数学)》讲稿吴秀芳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数学)》讲稿吴秀芳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数学)》讲稿吴秀芳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数学)》讲稿吴秀芳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数学)》讲稿吴秀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数学)》讲稿吴秀芳(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二五”小继教教材专业科目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小学数学)培 训 讲 稿辅导教师:吴秀芳培训时间:2013年7月第 一 课 时培训时间:2013年7月23日下午 培训地点:四楼大办公室参加培训人员:全体在职数学教师 辅导教师:吴秀芳培训内容: 话题一: 听评课的现实局限与问题一、目标举要:1、能够清醒的认识数学学科听评课中存在的现实局限与问题,了解传统听评课中的八大症状。2、善于反思和批判传统听评课制度,努力避免听评课活动出现的常见误区。二、问题诊断1、原因一:重形式,轻内涵。2、原因二:重数量,轻质量。3、原因三:重“流程”,轻“跟进”。4、原因四:重锦上添花,轻雪中送炭。三、新知导航1

2、、低效率听评课存在的症状:症状1:散漫。症状2:粗放。症状3:离散。症状4:表层。症状5:作秀。症状6:范式化。症状7:一刀切。症状8:少对话。2、我们在课堂观察中的促进、统一和追求。(1)促进三项转变。促进教师个人理论的自觉转变、教学研究方式和学校科研功能的转变,这是课堂观察的目的与成果期待。(2)实现三个统一。目的和方法、描述与诠释、建构和行动“三个统一”,是课堂观察的主要特征。(3)追求三种品质。一线的、学术的、持续的。四、案例引路略五、行动指南1、要点回放2、实践尝试第 二 课 时培训时间:2013年7月23日下午 培训地点:四楼大办公室参加培训人员:全体在职数学教师 辅导教师:吴秀芳

3、培训内容: 话题二: 走向促进发展的课堂观察一、目标举要:1、了解有效开展课堂观察对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发展、教研组建设以及数学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2、理解数学学科课堂观察的基本内涵、程序及主要特征。3、能根据数学课堂观察的基本要义组织课堂观察活动。二、问题诊断1、形式化的表现之一:重程序而轻内涵。2、形式化的表现之二:重场面而轻日常。3、形式化的表现之三:重应付而轻实质。三、新知导航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在多样化的操作中应体现其特征,应有自己的“关键点”。 关键点一:聚焦主题。关键点二:关注细节。关键点三:解析意义。关键点四:建构创新。关键点五:促进变化。四、案例引路略五、行动指南1、要点回放2、

4、实践尝试第 三 课 时培训时间:2013年7月24日下午 培训地点:四楼大办公室参加培训人员:全体在职数学教师 辅导教师:吴秀芳培训内容: 话题三: 课堂观察的准备工作 主题一、目标举要:1、了解数学课堂观察主题确立过程大、浅、乱、划一等常见症状。2、认识数学课堂观察中主题的重要性,了解主题的基本特征。3、体会如何参与可签订讨论及主题的确定,如何去寻找有价值的主题。4、掌握数学课堂观察中主题确立的基本原则及基本过程。二、问题诊断1、问题一:选择主题大,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前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或者没有召开专门会议。2、问题二:观察主题层次浅,数学观课议课的随意性现象比较普遍。3、问题三:观察主题乱,

5、数学观课议课时特别是进行专题发言时思维混乱,使授课者无法得到有效启发。4、问题四:观察主题选择缺乏个性化和层次性。三、新知导航 确定主题是课堂观察的起点,有了主题,才能考虑课堂观察的方法,、手段和形式,从而聚焦教学中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1、 聚焦问题。2、 关注对象。3、 着眼于层次。4、 着眼于多元,注重过程。四、案例引路略五、行动指南1、要点回放2、实践尝试第 四 课 时培训时间:2013年7月24日下午 培训地点:四楼大办公室参加培训人员:全体在职数学教师 辅导教师:吴秀芳培训内容: 话题三: 课堂观察的准备工作 任务 工具任 务一、目标举要:1、

6、了解数学课堂观察中角色不清、责任不明、任务不细等问题的表现。2、了解数学课堂观察活动任务分解的意义。3、认识数学课堂观察中组织者、执教者、观课者不同角色的任务。4、掌握数学课堂观察活动中任务的分解方法。二、问题诊断1、课堂观察角色不清,造成听、评课无重点。2、课堂观察责任不明,造成课堂观察效率不高。三、新知导航 课堂观察必须有一定的目的,有一定的主题和任务,在全面观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还要有一定的观察方法,将收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处理,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1、组织者的任务。2、被观察者的任务。3、观察者的任务。四、案例引路略五、行动指南1、要点回放2、实践尝试 工 具一、目标

7、举要:1、了解数学课堂观察中工具的特点、类型、功能。2、认识数学课堂观察中工具选择的原则、方法。3、能根据工具确定的原则合理选择、有效使用工具。二、问题诊断1、问题一:过泛。有教师认为,课堂观察是一种科研方法,要大量使用方法和工具。2、问题二:过深。课堂观察中的定量观察量表太深,是人为设计的,不能完全反映课堂的基本特点和现状。3、问题四:过繁。再有用的工具,如果不好好使用,就没用实际应用的价值。三、新知导航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须要根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方法与工具,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通过观察主题来确定观察行为,设计观察量表,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将数学课堂中的复杂数学情景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

8、这样的听课可不再盲目、随意。1、量表(1)利用现有的观察表,或者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设计观察量表对观察主题的行为和事件进行记录。(2)量表的一些指标必须经过深入的探讨。2、笔记笔记是来自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用书面语言的形式记录调查者在针对某个较大主题的参与观察过程中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和想到的信息,也称为实地(田野)笔记。3、图画 图画是定量观察中一种更为直观的记录方式,即用位置图、环境图的形式直接呈现相关的信息。4、摄录 摄录记录能够帮助观察者很快的了解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并且为诊断提供有启发意义的确切的调查材料。四、案例引路略五、行动指南1、要点回放2、实践尝试第 五 课 时

9、培训时间:2013年7月25日下午 培训地点:四楼大办公室参加培训人员:全体在职数学教师 辅导教师:吴秀芳培训内容: 话题四: 课堂观察的现场作业 采 集 一、目标举要:1、了解数学课堂观察中采集信息的重要性。2、理解采集信息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明确课堂观察采集信息的过程以及基本规范。3、能鉴别出采集到的有效信息,结合所有观察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4、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堂观察信息的采集。二、问题诊断1、课堂观察采集信息无明确指向。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采集信息时的对象化,主要的视角有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教学行为。(1) 采集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有以下几个维度:一是参与,二是交往,三是思维,

10、四是情绪,五是生成。(2) 采集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有以下几个维度:一是组织能力,二是注意中心,三是教学机智,四是教学态度,五是教学境界。2、课堂观察采集信息缺技术支持。 观察者要综合运用倾听、明察、筛选、速记等手段进行信息的采集。 具体操作过程的一些技巧:(1) 把握课堂细节(2) 加强分工合作(3) 利用辅助工具3、缺乏信息采集的时间意识(1)课前积极准备(2)课中采集(3)课后随机访谈三、新知导航1、量表采集观察量表的构成三个基本板块:自变量控制观察、因变量观察、数据分析归因、描述。2、图画采集 在进行数学课堂观察时,对于课堂上某些重要信息,可以用图画记录的方式。3、摄录采集 课堂教学录像

11、就是利用摄录设备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拍摄下来,以真实反映课堂教学行为及学生学习行为的过程。4、笔记采集 笔记采集是书面语言的形式记录调查者在针对某个较大主题的参与观察的过程中看到、听到、经历和想到的信息。四、案例引路略五、行动指南1、要点回放2、实践尝试第 六 课 时培训时间:2013年7月25日下午 培训地点:四楼大办公室参加培训人员:全体在职数学教师 辅导教师:吴秀芳培训内容: 话题四: 课堂观察的现场作业 访谈一、目标举要:1、了解数学课堂观察中访谈的目的、意义。2、体悟数学课堂观察中访谈的基本过程。3、能根据不同目的确定访谈对象、内容、方法,进行访谈。二、问题诊断1、课堂观察缺乏访谈意识

12、。2、课堂观察缺乏访谈技巧。(1)缺乏访谈前的准备工作。(2)缺乏访谈过程中问的技巧。(3)缺乏访谈过程中听的技巧。(4)缺乏访谈过程中激励的效应3、课堂观察缺乏访谈工具。三、新知导航1、访谈执教者 在对采集的信息作出评判之前,对授课者的访谈不仅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而且能使观察者对上课采集到的信息作出正确判断。2、访谈学生 首先,课堂观察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更有效的课堂中有效地学习。 其次,访谈学生也是观察者明晰自己观课时的模糊点的需要。3、访谈观课者 四、案例引路略五、行动指南1、要点回放2、实践尝试第 七 课 时培训时间:2013年7月25日下午 培训地点:四楼大办公室参加培训人员:全体在

13、职数学教师 辅导教师:吴秀芳培训内容: 话题四: 课堂观察的现场作业 方 式一、目标举要:1、了解数学课堂观察中常见的观察方式的基本内涵、特点、组织形式。2、理解数学课堂观察方式选择的原则、出发点。3、掌握数学课堂观察常见观察方式的实施程序、方法,有效开展课堂观察。二、问题诊断1、单一化2、呆板化3、形式化三、新知导航1、常见的观察方式(1)团队合作观察,适合校际协作组、校内学科教研组层面上组织开展。其主体是团队,方式是合作。一是比较规范的,二是比较精细的。(2)同伴互助观察,主要适用于学科备课组教师之间开展,其主体是同伴,方式是互助。(3)教师自我观察,也称个体观察,是指执教者对自己课堂的观察。2、多样的课堂观察方式(1)单个主题观察和多主题观察。(2)跟踪观察和随机观察。(3)诊断性观察和提炼性观察。(4)开放性观察和聚焦式观察。(5)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6)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7)还有对比观察、切片观察、细节观察等。3、课堂观察方式选择的原则(1)经济适用而便于操作。(2)灵活对待而综合运用。(3)以人为本而富学科特点。四、案例引路略五、行动指南1、要点回放2、实践尝试第 八 课 时培训时间:2013年8月19日下午 培训地点:四楼大办公室参加培训人员:全体在职数学教师 辅导教师:吴秀芳培训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