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的分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269640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的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的分析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的质量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是需要被深度关注的关键性问题。因为建筑的质量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建设,所以,提高工程的质量是我国在建筑业上的重要战略方针,长期而不变。文章对民用建筑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引入了新的研究思路,从宏观和微观的管理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 加大对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力度 1.1 重视岗位责任制的实施 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中的各种管理制度,为提高工程的质量,首先要求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而岗位责任制度和工程中相关的规章制度又是企业管理中最需解决的任务。对于管理制

2、度方面的控制需要项目经理全心的投入,在施工的现场必须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另外,项目经理应该根据工地中的实际情况,在原来的规章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建立高度有效的岗位责任制,要求相关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并且,准确明晰施工场地中的机械设备和外墙脚手架、井字架等设备的维修和使用制度,通过责任到人的管理方法,由专门人员进行控制,保证工作的高效和准确到位。 1.2 强化制度化和网络化的公司管理制度 企业中的管理必须实现制度化,使管理制度顺理自然,特别要强调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通过挂牌施工的施工管理办法,使每个工作人员高度集中精力,保证思想到位,并且对于解决质量管理上的缺陷有着行之有效的作用。一般情

3、况下,在制度化和网络化的管理制度中,常采用提高产品的质量,将产品质量隐患消除了,工程施工质量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并且在工序间设置质量验收环节,从而提高产品成功率。对于安全管理,则通过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来实现,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而公司要全力搞好所有的安全设施,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性,管理人员则必须尽职尽责,提高安全警惕意识。对于技术资料的管理,要求专门人员每天填写施工日记,详细记录建筑施工的情况,便于建筑前后取得联系。 1.3 严格管理资料的整理工作,加强对一线工人的管理 要求同步进行对施工技术资料和工程进度情况的分析整理,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存放在资料库中,保证工程完成后的验收工作能够准

4、确高效的进行。另外,高度重视对一线工人的管理。因为建设工程是一项工人流动量很大的施工操作程序,同时,生产工人的技术素质普遍较差,他们往往只是追求工作的快速,而忽视对工程质量的保证,在大部分工人一味追求工作进度,严重缺乏责任心的现状中,就要求管理人员加大对施工一线人员的管理,彻底改变他们贪图方便而忽略工程质量的意识。在提高管理人员质量意识的前提下,加强对生产工人的管理是目前重要的一种解决施工问题的管理措施。 对各个项目的主要操作人员实行定期的岗前培训,对生产工人实行选优除劣的办法。在施工进行之前,对生产工人做好必要的技术交底,在施工进行中,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控制,从技术到实际操作实行监督、记

5、录和抽查追踪的形式,做好对质量的控制。同时,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对于安全意识极差,技术综合素质低劣而又不服从管理的人员必须开除。然后对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辅导,无论是进场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签证还是在施工中实行奖惩制度,都必须以调动工人积极性为目的,不断发挥施工人员的主导作用。 1.4 做好各项检查工作之间的结合 高度做好各项工作之间的连接是保证管理有效进行的关键,在自检和互检中加强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保证不把低质量的施工工序运用到下一个工序中去,尤其是那些较为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工程更应该做好检查工作,使每一个程序做到最好的衔接,完善施工手段,优化施工规范措施。另外,加

6、强控制建筑施工的全过程,投入标准化的施工方案。往往高质量的工程项目来源于高标准的施工过程,相关的工作人员如施工员和质量安检员等必须对施工中的操作方法以及作业的流程等程序做好有效的检查和监督,尽最大的可能降低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发生。在土木建设的装修阶段,要求做好进场前的准备工作,根据要求做好样板,直到样板验收合格后再开始正式投入施工。在主体砌筑阶段则要求根据一定的规格尺寸进行放线定位工作,并且,及时有效的调整工序以保证外墙的工整。当然也可以按照现场要求进行工序的调整,但必须保证工程的质量。 2 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保障 2.1 加强施工合同审查 资格审查是建筑工程审查最基础的内容,也是保

7、障施工质量最基础的条件,因此必须严格审查,坚持严格的审查制度。而随着建筑施工行业不断进步,合同管理在施工质量保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想要继续提高合同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行业中的作用,就必须在实际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找问题并予以解决,不断探索引进新的科学化管理经验,以此扩宽发展道路。建筑施工行业的工作全都以规范性合同作为基础,因而质量保障的最基础要件便是审查合同,尤其审查资格。只有保证施工方资格符合施工要求,才能有效推进工程,实现高质量建筑。审查工作主要对合同的合法性、是否条款详尽明确、是否存在漏洞、施工所需技术等级是否符合法律要求以及合同手续是否完备进行审查,从而为施工打下基础,成为建筑施工

8、质量的第一道保障。 从这一点看来,建筑质量管理工作中,合同审查制度的推广具有一定意义。除此之外,工程招标过程中,针对施工企业的履约能力、经济状况以及信用状况等都应当进行详尽的审查,从而确保施工企业的执行资格,另外还应当确保监理队伍专业性,从而实现高质量合同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合同管理是指对工程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进行监督检查的考核,对合同争议和纠纷进行解决和处理,以保证合同依法订立和全面履行。 2.2 完善合同管理体制 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而管理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制度,只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管理才是规范的管理,因而想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体制就需要进一步完

9、善管理法制。只有这样管理体系才能够全面、准确。因此针对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体制不畅,权责不清,要进一步改革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体制,完善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机制,以此为施工质量保障保驾护航。并加大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违约处罚和责任追究的力度,合同管理行政部门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将执法的权利义务分解细化,层层落实到具体的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监督是最基础最直接的监督,实行合同管理监督可以使得有效执行的保障。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面临众多问题,对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部门是一个挑战,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要做到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应建立和完善绩

10、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开展绩效的探索和实践,在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中创立符合实际需要的管理。 3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保证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加大对施工管理质量的重视程度,从上级到一线工作人员都需要高度重视质量关,同时加强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以确保所建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满足社会和人民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胡爱萍.建筑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8(2):164-165. 2孙翠兰.施工员专业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12. 3王青斌.谈如何搞好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J.工程质量,2006(7). 作者简介:李博,身份证号:202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