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陈光标优秀读后感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267775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陈光标优秀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看陈光标优秀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看陈光标优秀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看陈光标优秀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陈光标优秀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看陈光标优秀读后感春节前,我带着大陆企业家到宝岛台湾的爱心感恩之旅,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台湾“陆-委-会副主委”刘德勋先生说我高调慈善过于“我执”、“著相”,建议我多看看金刚经,星云大师还通过媒体送上一本他的著作成功的秘诀:金刚经给我。虽然我对金刚经的内容不甚了了,但还是让我非常感动。春节期间,我认真读了金刚经,虽然它语言通俗,但义理深奥难懂。我一边看原著一边看现当代其它名家的解释,比方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它读完。假如让我说说读金刚经后的感想,如今看来,还是个非常难的事。因为金刚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佛学经典,在短短的五千多字中,对宇宙人生的道理,尤其是心灵的真理,可谓看得透彻

2、。金刚经的全名叫金刚般假设波罗蜜经,这个书名就很有吸引力:“金刚”是指最为坚硬之物,能摧毁一切,却不被一切所摧毁;“般假设”是空性智慧;“波罗蜜”是指超越生死到达此岸;所谓“经”,是指途径。整个标题的总体意思是,这部佛经是引人到达解脱此岸的大智慧。金刚经内容丰富,让我理解一个人要修炼成佛,最重要的是清洁自己,把一切放下轻松走路。以星云大师的话说就是“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空观的智慧,详细说来就是凡事要无我、无相、无住,简单地说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是空观?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形相的事物都是虚妄的,假如能看出一切事物本来虚妄,就是到达了“

3、如来”的境界。金刚经对空的解释最透彻的一句话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但在现实人,总是有思想的,我们的头脑念念不离名相。假如用大智慧般假设观照实相,对一切名相采取不注不执、不取的态度,也就能到达金刚经所说的“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们就到达了空观境界,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呈现出来。相反假如过于执着于名相,就会被其遮蔽,背离事物的真-相。金刚经中屡次提到布施,并强调“无住相布施”,在布施的时候不要著相,更不要成心宣传。我想这也许是星云大师和刘德勋先生建议我看金刚经的重要原因。金刚经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叫人不要住在相上,在行慈善的时候不要认为自己在行慈善,不要认为自己是个善人。金刚经在此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低。”并认为“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一切都是平等的和性空的,所以不能执著也无以执著。这种说法进步了我的智慧,扩展了我的视野和境界。我觉得,做慈善跟的布施有联络也有区别。做慈善是现世的和入世的,而布施的目的是成佛,它们在境界上是有差异的。慈善家只能是世上的好人而不能是佛。但要成佛,总是从小事小善做起,渐渐学会普度众生,这是布施与慈善相通的地方。所以在今天的社会,假如大家能一起来做慈善,培养出一个乐于慈善的社会,人们的心灵逐渐充满慈悲和智慧,我们的世界可望成为人间的佛土。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