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吊装方案及应急措施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26579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掘机吊装方案及应急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挖掘机吊装方案及应急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挖掘机吊装方案及应急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挖掘机吊装方案及应急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挖掘机吊装方案及应急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挖掘机吊装方案及应急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掘机吊装方案及应急措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挖掘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身体健康,在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2、施工现场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监控。3、设备按要求配备319干粉灭火器1具。4、作业前按设备保养规范对挖掘机进行巡回检查,使设备 处于完好技术状态,严禁带病作业。5、操作人员作业时注意机械各部件的运转情况及周围环境,发现隐患及时采取相应措施。6、挖掘机停放位置和行走路线应与沟渠、基坑等保持足够 的安全距离,以免滑翻。7、在起重过程中,挖掘机的大臂下严禁站人。8、挖掘机作业时应尽量避免在旋转半径范围内有人员停留或行走。9、挖掘机在吊运或下放管子前,要有专业指挥、司索人员 进行吊带或钢丝绳的捆绑,确保吊具牢固固定在挖掘机的

2、铲 斗上。同时所吊管子或其他物件都必须在挖掘机承受载荷范10、山地开挖机械采用覆带式施工机械施工时,要根据天气及地质情况适当安排抗倾覆措施,保证机械人员安全施工。11、大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禁止挖掘机进行吊装和下沟作业。12、加强设备保养检查1)每隔7工作曰要对挖掘机进行保养,检查各液压系统的 工作状态,并补充液压油,对各个传动系统补充润滑油脂; 不得有泄压失稳的现象发生。2)施工作业前对使用的挖掘机和机具、吊具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挖掘机大臂和铲斗是否良好、油气路是否畅通、照明和 喇叭是否正常、液压传动与应用制动器是否完好等;检查对 使用的吊带、钢丝绳、。型环等机具和吊具,确保无破损和 性能良

3、好,只有确信完好后方准作业。13、工作结束后,应将机身摆正,将铲斗放落到地面,并将 所有操纵杆放到空档位置,关好机械门窗后,操作手方可离 开。14、装运挖掘机时,上车后应剥住各制动器,放好臂杆和铲 斗,严格按照设备转移拖运操作规程执行。、管线运、布管1)使用挖掘机吊管前,需计算出单根管道的荷载。经过计 算,本工程单根管道以12m计算,单根管道重量约为2t, 本工程采用的大宇、日立等挖掘机重量均为20t以上,吊装 重量在36吨之间,即最大臂展可吊3t,吊具采用10t吊 带,故挖掘机、吊具的载荷均大于单根管道载荷,所以保证 挖掘机、吊具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不得出现超载等安全隐患。 在吊管前必须严格检

4、查挖掘机的承载能力,吊带的坚韧性, 防止在运管、布管途中出现意外。2)管子吊装使用专用吊带,吊装过程中轻起轻放,防止损 伤管子或防腐层。3)吊具应牢固定在挖沟机吊斗上。机组为每一台挖掘机配 备转配专人一名,挖掘机承受荷载时,由其负责观察吊具是 否牢固固定,防止出现滑扣等安全隐患。4)起吊工具采用尼龙吊带,吊带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不 得出现破损和断骨现象;起吊及降落过程平稳,避免与沟壁 刮碰,管道下沟应轻放至沟底,不得排空档下沟。5)为预防在吊管行走过程中液压系统失稳酿成事故,在行 走过程中管子距离地面高度不得大于0.2-03m,同时确保挖 掘机大臂成45角,副臂垂直于地面,以保持挖掘机在最大

5、有效起重状态。6)布管时,挖掘机的行走安全距离必须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距沟边1m)。7)布管过程中有专人牵引钢管,避免管线碰撞保证人员安 全。五、管线组对、焊接1)组对焊接时,为防止因内漏、吊臂失稳导致焊道出现裂纹、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或对口间隙不均匀,应在管道下方 下设牢固的支墩,管墩高度应大于500mm,同时在焊口位 置开挖深度为0.5m的焊接作业坑,防止焊工在焊接作业时 管子掉落对施工人员可能造成意外伤害,以确保施工人员处于安全状态。2)在组对过程中挖掘机吊管的两侧不能站人,防止在移动过程中管材碰伤人,派专人观察,防止管沟塌方,产生不安 全因素。3)挖掘机在组对过程中,距沟边的安全距离应1

6、m。4)挖掘机在组对过程中应保证自身在承受载荷时不出现失稳现象,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作业。5)挖掘机在组对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人看护,防止出现滑扣 和塌方的危险。6)进行沟下组对焊接时,由于挖掘机在沟上,因此尽量选在白天进行施工,防止出现挖掘机司机因视线问题产生操作 不当的隐患。沟下组对焊接作业时,机组的安全监督员必须 在现场负责安全工作,监督作业人员劳保穿戴,并监督施工 人员做好防止管沟边坡塌方的措施。六、管道下沟1)管子下沟时派专人进行观察,防止出现滞扣、滑扣等安全隐患,并且设备离管沟在一定距离外,防止因管沟塌方而 产生不安全因素。2)下沟作业前对吊管机和起吊用的尼龙吊带进行安全检查,吊带应牢固

7、固定在挖掘机吊斗上。3)安全员仔细检查管沟内不得有其它作业人员,清沟及其 它沟下作业不得与管道下沟同段同时进行,吊管下沟时,管道与管沟之间不准任何人站立、停留,不得有任何有碍管线下沟的物品。设备移动过程中,监护人员必须到位。ill4)管道下沟作业,直线段一般不少于2台,特殊地段不少于3台。挖掘机吊点间距不宜超过20米,吊点距环焊缝距 离应大于2米,起吊高度以1米为宣。同时准备好下沟设备、 尼龙吊带等,并已经检查合格,确保使用安全。5)下沟作业由专人统一指挥,以免发生混乱,防止出现事故。管道下沟吊装时,应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指挥人员应Lil位于操作人员视力能及的地点,并能清楚地看到吊装的全过 程

8、。起重机驾驶人员必须熟悉信号,并按指挥人员的各种信号进行操作;指挥信号应事先统一规定,发出的信号要鲜明、 准确。6)下沟作业,多台挖掘机必须同时作业,严禁单机作业, 以免发生滚管事故。7)六级以上大风、雨、雪天气应停止下沟作业,任何时候 沟内作业应在沟上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8)所有施工机具、设备在行车、吊装、装卸过程中,任何 部位与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电力线路 电压1.535.15.66.77.80.01(n-50)+59)起重工每天都要对吊装用的钢丝绳、吊带、吊钩进行检查,有毛病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10)挖掘机将管道轻放至沟底。曲线段管道下沟时,在弧线项点处设1台挖掘机

9、,以使管道平稳地下至沟底,避免刮碰 沟壁,造成塌方。七、安全管理措施1)挖掘机起步前应检查环境安全情况、清理道路上的障碍物,无关人员离开挖掘札然后提升铲斗。2)准备工作结束后驾驶员应先按喇叭,然后操作挖掘机起步。3)挖掘机倒车时要留意车后空间,注意挖掘机后面盲区, 必要时请专人指挥予以协助。Lil1114)挖掘机在坡道上行走时应确保履带方向和地面条件,使 挖掘机尽可能直线行驶;保持铲斗离地20-30cm,如果挖掘 机打滑或不稳定,应立即放下管子;当发动机在坡道上熄火 时,应降低铲斗至地面,将控制杆置于中位,然后重新启动发动机。5)挖掘机工作范围内,除焊工外其他工作人员必须佩带安 全帽;旋转作业

10、前必须先鸣笛后旋转。6)观察作业环如 如发现架空线缆,应由专人指挥作业, 当架空线缆高度小于10m应移除或采用其他方式组对。7)禁止任何人在悬空铲斗下面停留或工作。8)在挖掘工作过程中,应做到“四禁止唧: 禁止铲斗未离开工作面时,进行回转。禁止进行急剧的转动。禁止用铲斗的侧面刮平土堆。禁止用铲斗对工作面进行侧面冲击。9)挖掘机动臂转动范围,应控制在4560,倾斜角控制 在3045之间。10)挖掘机通道上,不得堆放任何机具等障碍物。八、挖掘机特殊工序安全操作规程1)、起步1、起步时先观察四周,进行鸣笛收回斗杆,确认各仪表 指示正常后起步。2、挖掘机移动时,应注意前、后、上、下,以防碰到其它 设施

11、。2)、行驶1、行驶中人员不得上下机械或传递物件;禁止在上下较大 陡坡时转弯、停车,严禁使用高速档。2、不得在较大斜坡路面上横向行驶。3、严禁在铲斗内载人行驶。4、恶劣天气能见度在10m以内应停止作业。5、挖掘机行走时通过较低电力线、通信光缆、交叉道口、 简易桥和涵洞时,须有专人指挥。6、行驶时使铲斗、斗柄和动臂靠紧。臂杆应与履带平行,铲斗底部离地面1米左右。3)、进入作业现场Lil1、停机作业处的地面应平整、坚实可靠,铲斗必须降落到 地面,并且远离沟渠基坑边缘10m以上。2、铲斗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应有其它设施或人员。3、在高压输电线路下面作业时,铲斗与电线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4)、挖掘

12、作业Lil1、挖掘机作业时,应先向甲方了解地下设施,要听从现场 负责人的指挥。2、确认挖掘机周围无人或障碍物时,方可作业。3、如有两台挖掘机同时作业时,互相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臂架相互碰撞。4、铲斗落地和起升操作不得过猛,平台的回转、停止等操 作应缓慢平稳。作业时铲斗不得经越或停留在运输车辆驾驶 室的上方,铲斗不得与车辆的任何部位接触。5、挖掘机在挖掘基坑、沟槽时,应检查路堑和沟槽边坡的定情况,防止溜坡倾覆。在挖较深的基槽、沟槽时,履带 边缘距工作面边缘不应少于1m。6、铲斗没有离开地面时,挖掘机不能行驶或作回转运动。7、作业时严禁掏洞挖掘。8、严禁非工作人员在挖掘机作业区内停留。挖掘机操作室 内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不准搁置妨碍操作的任何物品9、作业过程中需检修设备时,要确保工作装置落地,按设 备保养说明书规范进行检查维修。10、车辆发动机端盖和两侧履带部位宜粘贴“小心烫伤”、“当 心机械伤人”等警示标志或安全色。5)、岗位应急1、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按照应急管理程序,认真履行岗位应急职责。2、发生紧急情况时必须首先保证操作手及周围人员的安 全。3、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抢救设备和物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