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数控技术大作业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263727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数控技术大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数控技术大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数控技术大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数控技术大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数控技术大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工业大学数控技术大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工业大学数控技术大作业(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控技术课大作业专 业 :学 号 :学 生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题目一 要完成的程序编写任务坐标原点:40圆的圆心处为工件编程X、Y轴原点坐标,Z轴原点坐标在精铣后的工件上表面。刀具补偿:刀具补偿号自定。作业中画出加工工件和坐标系。(1)编写精铣60外圆工序(仅工序5中60外圆,台阶不管)加工程序;(2)编写工序610加工程序;(3)编写工序12精铣外轮廓加工程序。加工零件图程序(1)编写精铣60外圆工序(仅工序5中60外圆,台阶不管)加工程序。N10 G92 X0 Y0 Z0; N20 G90 G00 Z50 T02 M06;N25 G43 H01;N30 G00 Y-60

2、;N40 Z-18 M03;N45 G00 G41 D01 X0 Y-30;N50 G02 I0 J0 F100 S600;N60 G00 G40 G49 X0 Y-60 M05;N70 Z50;(2)编写工序610加工程序。 N10 G92 X0 Y0 Z0; N20 G90 G00 Z50 T03M06; N30 G43 Z10 H02; N40 S400 M03; N50 G98G81 X0 Y0 Z-43 R3 F50;N60 M05;N70 G00 G49 Z50 T04 M06;N80 G43 Z10 H03;N90 S400 M03;N100 G98 G85 X0 Y0 Z-43

3、 R3 F100;N120 M05;N130 S900 M03;N140 G98 G85 X0 Y0 Z-43 R3 F100;N150 M05;N160 G00 G49 Z50 T05 M06;N170 G43 Z10 H04;N180 S500 M03;N190 G98 G81 X0 Y-60 Z-43 R-15 F50;N200 G98 Y60;N210 G00 X0 Y0 M05; N220 G49 Z50 T06 M06; N230 G43 Z10 H05; N240 S350 M03; N250 G98 G73 X0 Y-60 Z-30 R-15 F200; N260 G98 Y6

4、0; N270 G00 XO Y0 M05; N280 G49 G80 Z50;(3)写工序12精铣外轮廓加工程序。 N10 G92 X0 Y0 Z0; N20 G90 G00 Z50 T07 M06; N30 G43 X10 Y-100 Z-40 H05; N40 S1200 M03; N50 G00 G41 D02 X0 Y-80; N60 G02 X-17.7 Y-69.3 R20; N70 G01 X-46.6 Y-13.87; N80 G02 Y13.87 R30; N90 G01 X-17.7 Y69.3; N110 G02 X17.7 R20; N120 G01 X46.6 Y1

5、3.87; N130 G02 Y-13.87 R30; N140 G01 X17.7 Y-69.3; N150 G02 X0 Y-80 R20; N160 G00 G40 X10 Y-100; N170 Z50; 题目二 数控系统的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目 录第1章 序 言第2章 数控系统的发展过程和趋势2.1数控系统的发展过程2.2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第3章 国外和国内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3.1 国外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3.1.1 FANUC 数控系统63.1.2 西门子SINUMERIK 840D3.2 国内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3.2.1 华中数控HNC-210AT数控装置3

6、.2.2 广州数控GSK27全数字总线式高档数控系统第4章 国内外数控系统比较及差距分析4.1 国内外数控系统比较4.1.1 FANUC公司数控系统的产品特点4.1.2 西门子公司数控系统(SIEMENS)的产品特点4.1.3 华中数控系统的产品特点4.2 我国数控系统与国外数控系统的差距参考文献第一章 序 言数控即数字限制(Numerical Control,NC)。数控技术是指用数字信号形成的限制程序对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进行限制的一门技术。数控机床,简洁的说,就是采纳了数控技术的机床。即将机床的各种动作、工件的形态、尺寸以及机床的其他功能用一些数字代码表示,把这些数字代码通过信息载体输入给

7、数控系统,数控系统经过译码、运算以及处理,发出相应的动作指令,自动地限制机床的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从而加工出所须要的工件。因此,数控机床就是一种具有数控系统的自动化机床。它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现代制造业的关键设备。其次章 数控系统的发展过程和趋势21数控系统的发展过程为了满意多品种、小批量的自动化生产,并适应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所要求越来越高的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迫切须要一种敏捷的、通用的、能够适应产品频繁改变的柔性自动化机床。数控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极其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并为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精密困难零件供应了自动化加工手段

8、。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由此掀开了信息自动化的新篇章。1948 年美国北密支安的一个小型飞机工业承包商帕森斯公司(Parsons Co.)在制造飞机的框架及直升飞机的转动机翼时,提出了采纳电子计算机对加工轨迹进行限制和数据处理的设想,后来得到美国空军的支持,并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于1952 年研制出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用于加工直升飞机叶片轮廓检查用样板。这是一台采纳专用计算机进行运算与限制的直线插补轮廓限制数控铣床,专用计算机采纳电子管器件,逻辑运算与限制采纳硬件连接的电路。1955 年,该类机床进入好用化阶段,在困难曲面的加工中发挥了重要

9、作用。这时数控机床的限制系统(专用电子计算机)采纳了电子管,其体积浩大,功耗高。此种机床仅在一些军事部门中用于加工一般机床难以加工的形态困难的零件。这是第一代数控系统。1959 年晶体管出现,电子计算机应用了晶体管器件和印制电路板,从而使机床数控系统跨入了其次代。1965 年,数控装置起先采纳小规模集成电路,使数控装置的体积减小、功耗降低及可靠性提高,但它仍旧是硬件逻辑数控系统。数控系统发展到第三代。以上三代,都属于硬件逻辑数控系统,称为NC 系统。由于点位限制的数控系统比轮廓限制的数控系统要简洁得多,在该阶段,点位限制的数控机床得到大发展。有资料统计,到1966 年,世界上实际运用的6000

10、 台数控机床中,85%是点位限制的数控机床。1970 年,美国芝加哥国际机床展览会首次展出用小型计算机限制的数控机床,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数字限制(CNC)的数控机床。数控系统进入第四代。20 世纪70 年头初,随着微处理机的出现,美、日、德等国都快速推出了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数控系统,这样组成的数控系统,称为第五代数控系统,即MNC 系统。在近20多年内,生产中实际运用的数控系统大多为第五代数控系统,其性能和牢靠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从20 世纪90 年头起先,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个人计算机(PC)的发展尤为突出,无论是其软、硬件还是外围器件,都得到了快速的发

11、展,计算机采纳的芯片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而成本却越来越低,原来在大、中型机上才能实现的功能现在微型机上就可以实现。美国首先推出了基于个人计算机的数控系统,即PCNC系统,它被划入所谓的第六代数控系统。目前,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数控机床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其中日本发展最快。1977 年时,日本年产数控机床5400 多台,到1985 年,日本产数控机床约为50000 台,数控化率约为70%,居世界第一位。我国1958 年试制胜利第一台电子管数控机床,并从1965年起先研制晶体管数控系统,到20世纪70年头初曾探讨出数控劈锥铣床、非圆插齿机、数控立铣床、数

12、控车床、数控镗床、数控磨床和加工中心等。这一时期国产数控系统的稳定性、牢靠性问题尚未得到很好地解决,因而也限制了国产数控机床的发展。而数控线切割机床由于其结构简洁、价格低廉、运用便利,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据资料统计,19731979 年期间,我国共生产数控机床4108 台,而其中数控线切割机床就占了86%左右。2.2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从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第一台试验性数控系统,到现在已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近1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不同层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应运而生,发展很快。总体上讲,目前世界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向高速、高效、高精度、高牢

13、靠性方向发展。 向模块化、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向PCbased化和开放性方向发展。 出现新一代数控加工工艺与装备,机械加工向虚拟制造的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IT)与机床的结合,机电一体化先进机床将得到发展。 纳米技术将形成新发展潮流,并将有新的突破。 节能环保机床将加速发展,占据广阔市场。第三章 国外和国内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3.1 国外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 FANUC 数控系统6FANUC 数控系统6,是具备一般功能和部分高级功能的中级型CNC 系统,分成6M与6T 两个品种,它们的硬件部分是通用的,只变更其部分软件来获得不同功能,6T 适用于车床,6M 适用于铣床和加工中心。FANUC数控系统6 的特点主要包括:(1) 牢靠性高。由于运用了大容量磁泡存储器、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和高速微处理器,而且在制造过程中采纳严格筛选,运用自动检测器进行自动检测以及环境试验等措施,大大提高了电路的牢靠性。为了提高动作的牢靠性,该系统还备有数据奇偶校验、程序对比校验和时序校验等校验功能。(2) 适用于高精度、高效率加工,最小脉冲当量为1 m或0.001in,具有提高加工精度的间隙补偿和丝杠螺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