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心”的追问及相关错解实例分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263020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重心”的追问及相关错解实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重心”的追问及相关错解实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重心”的追问及相关错解实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重心”的追问及相关错解实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重心”的追问及相关错解实例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重心的追问及相关错解实例分析 李鸿彬一个物体的各局部都要受到地球对它的作用力,我们可以认为重力的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也即物体各局部所受重力可等效于集中作用在重心处。追问一:物体重心的位置如何确定?追问二:此处是什么等效?在物体的线度与它们到地心的距离相比很小时,重心坐标与质心坐标相同。以质点组为例,对于质点组,其重心C的坐标公式为:璫=im璱璱適,由此可确定质点组重心的位置,同时可见,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情况有关,对于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那么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物体各局部所受重力等效于作用在重心,可理解为物体各局部所受重力与集中到重心处重力作用效果等效

2、,即各局部所受重力与集中到重心处的重力做功、冲量等时间、空间累积效应等效,但重心并不能完全代表该物体。实例1一根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铁链对称地悬挂在一光滑的小定滑轮上,如图1所示,现轻轻扰动铁链使其下落,求铁链刚离开滑轮时的速度大小?分析此题可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分析,当链条刚离开滑轮时,重心位置在O处,如图2所示。在链条未受扰动时,O位置在滑轮的最高处,如图3所示。设链条的质量力m,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l2=12mv2,得v=gl。上述解法是错误的。链条刚离开滑轮时,重心的位置在O处,但在链条未受扰动时,重心的位置应在O处。因为当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时,重心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因此,由机械能

3、守恒定律:mgl4=12mv2,得v=gl2。实例2如图4所示,直立容器内部有被隔板隔开的A、B两局部,A的密度小,B的密度大。抽去隔板,加热气体,使两局部气体混合均匀,设在此过程中气体吸热为Q,气体内能增加为E,那么A.E=QB.EQ比较分析许多同学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得到,因气体的总体积未变,气体吸收的热量Q等于气体内能的增加量E。其实,在开始时,由于A局部密度小,B局部密度大,所以两局部气体的总重心位于容器中心位置的下方。在抽去隔板,两局部气体均匀混合时,两局部气体的总重心位于容器的中心位置,总重心位置升高了。因此在此过程中,由于气体的重力势能增大了,由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的

4、热量Q大于气体内能的增加量E。因此正确选项为B。应注意,当物体内部质量分布发生变化时,物体重心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导致重力势能发生变化。实例3如图5所示,半径为r,质量不计的圆盘盘面与地面互相垂直,圆心处有一个垂直于盘面的光滑水平固定轴O,在盘的最边缘处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在O点的正下方离O点r2固定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B,OA与OB垂直,现放开盘让其自由转动,问:放开后两球的最大速度为多大?分析先求得A、B两球的重心位置C,C位于AB连线的中点,如图6所示。当OC位于竖直方向时,两球的速度同时到达最大。rC=12r2+(r2)2=54r,设两球速度最大时重心转动的角速度为,由机械能守恒

5、定律:2mg(rC-12rB)=122m(rC)2,得:=85r(5-1)g,再求得:A球的最大速度为:v瑼=r=8(5-1)gr5,B球的最大速度为:v瑽=r2=2(5-1)gr5。上述分析是错误的。由A、B两球角速度相等,可知A球速度大小是B球的两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2mg(54r-14r)=12mv2瑼+12mv2瑽v瑼=2v瑽由可得:v瑼=4(5-1)5gr,v瑽=(5-1)5gr。错因在于A、B质点组重心C的角速度与A、B球转动的角速度是不相等的。实例4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的一

6、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轨道运行,如图7所示,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每两颗之间的距离为L,试求:星体转动的角速度为多大?分析三颗星绕圆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A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B、C两颗星的引力的合力提供,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33L。在计算A星所受的引力时,有学生先求出B、C两颗星的质心位置P,P位置位于BC的中点,如图8所示,LP=32L,由F引=F向,G2mm(32L)2=mr2,可得:=833GmL3。上述解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解法应为:B、C两颗星分别对A星的引力大小为F1=F2=Gm2L2,因此A星受到B、C两星引力的合力大小为F引=3Gm2L2,如图9所示。由F引=F向,3Gm2L2=mr2,可得:=3GmL3。错解原因在于:由mB+mC=2mP撸P=B+C2,假设用i弑硎惊B叻较虻牡皇噶浚用j弑硎惊C叻较虻牡皇噶浚由错误方法求出的引力大小为F引=Gm2m(P)2=2Gm2(B+C2)2(*),实际上引力为:F引=Gm2L2(i+j),其大小与*显然是不相等的。由此可见,一个物体受到其它物体的引力,在通常情况下,即物体的线度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相比不是很小时,各局部所受引力的合力不能等效为质量全部集中在质心处来计算。参考文献:1赵凯华、罗蔚茵编.?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